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是時候了-亂扔垃圾該重罰

瑞士资讯编辑

今年7月1日,上海成為率先實施垃圾分類的中國城市,據說大家的問候語已經從“你吃了嗎?”改成“你扔垃圾了嗎?”瑞士實施垃圾分類已逾二十載,近年來,不少行政區推出收費垃圾袋或者垃圾袋貼紙,瑞士居民對垃圾的分類工作做得也更細緻了。但是,瑞士有個“胸口永遠的痛”-亂扔垃圾。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在觀察和親自動手清潔了自家附近的工業區垃圾後,瑞士居民保羅·道格拉斯·洛威爾(Paul Douglas Lovell)認為,瑞士需要實施全國性的罰款制度,以處罰亂扔垃圾的行為。

隨便拉過一位遊客問問,他們都會把瑞士描繪成一個非常乾淨的國家。他們可能還會加一句“瑞士東西也特別貴”。我來自有著灰色混凝土環境的倫敦,因此我從不隨便看待這個國家的美景,而是真正為在這裡生活感到慶幸。這個被我稱為“家園”的地方令我感到自豪。但有件事讓我很不愉快:工業區亂扔的垃圾。

我家被小山與樹林環繞,一條小溪汩汩淌過村子中央,村邊還有一小片工業區。只要推開屋門,一片未經破壞的典型瑞士風景便立刻映入眼簾。所以當我出門遛狗、看到路邊樹籬上被人亂扔的垃圾時,就會怒火攻心。如果不撿吧,那每次經過我都要衝著它怒視一番,直到垃圾被我或其他人撿走,要不就是被風吹走。

這些垃圾往往是自動售賣機的塑料咖啡杯、香煙包裝或諸如此類,大多來自工業區附近的停車場,村里人平時很少去。更糟糕的是他們的垃圾桶,塑料垃圾多到已經裝不下了。這些垃圾桶離小溪只有數米距離,溪水會流進萊茵河,最終注入大海。

如今人們都看到過世界各地漂滿塑膠的海洋照片。這些令人不安的照片使許多人團結起來採取行動,這是件很好的事。很多城市正在實施各種規模的倡議行動;很多地方也開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並對亂扔垃圾行為就地罰款。平心而論,普通消費者都意識到塑料垃圾給世界造成的困擾,也願意為此做出自己的微薄努力。然而我們要想在這個問題上採取主動,就一定要提高要求。

我認為,錢才是拯救地球唯一一個真正的解決辦法:對亂扔垃圾的人罰款,罰到他們手軟為止。儘管個別州已做出自己的處罰規定,但令人遺憾的是,2016年瑞士議員們否決了在全國範圍對亂扔垃圾者就地處以最高300瑞郎(約合304美元)罰款的提案。這個提案得到96票否決,86票贊成,正反兩方的差距其實很小。我猜想這個條款若能通過,受處罰的主要是普通大眾而非企業商家,但多數的反對聲卻來自農民和右翼黨派。

要想奏效,就得重罰。我姐因為在街上亂扔煙蒂被罰了款,從此她再沒這麼做過。美國某些居民社區還建了犬類基因數據庫,專門用來罰那些寵物當街拉屎卻不撿的狗主人,自實施之日起這種不良現像已大幅下降。要我說,這些做法對我們的環境大有裨益。如果人們事先知道會面對高額罰款,他們就不會這麼做了。

A bag neat a stream
Paul Douglas Lovell

為寫這篇文章,我專門出去拍了幾張照片。在我拍照和撿塑料垃圾時,一名工人厚顏無恥地一直在那兒旁觀。他就是聳聳肩,承認垃圾是從旁邊的垃圾桶裡掉出來的,卻沒有從我手裡接過去。一小時後我再次經過,他依然什麼也沒做,任由垃圾桶裡的垃圾多得溢出來。要是有公司罰款的話,也許他就撿了。因為我住這附近,就不把這些公司一一點名了。但我私下確實希望他們能看到這篇文章,採取相應的行動。


Industrial litter
Paul Douglas Lovel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瑞士資訊swissinfo.ch的觀點。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會發表由投稿人撰寫的專欄文章,內容涉及瑞士問題或影響到瑞士的方方面面的話題。選中發表的文章呈現出各種各樣的觀點,旨在充實圍繞所談話題的討論。


相关内容

(翻译: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