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一个瑞士家庭延续了三代的“中国情”

喜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
喜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 刘军

2013年夏,24岁的瑞士女大学生萨拉和同学博拉来到北京,这是她们第一次来到中国旅游,而且10天时间全部花在北京,照她们的话说是“自费北京深度游”。

说到萨拉的北京之行,和她的奶奶玛尼娅有直接的关系。上世纪70年代,玛尼娅的儿子克洛德是瑞士冰球队的队员。有一年,受瑞士联邦政府之邀,中国冰球队和瑞士冰球队在日内瓦举行了一场友谊比赛,玛尼娅恰好和时任新华社驻日内瓦记者坐在一起,并和这位中国记者交上了朋友。当时“冷战”正酣,鉴于西方和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西方人敢于和中国人打交道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从那次冰球比赛开始,新华社驻日内瓦分社的记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每个离任的记者都将后任介绍给玛尼娅老人,老人总是热心地为每位新来的记者办理各种手续提供咨询和帮助,甚至亲自驾车陪同。后来,玛尼娅还和中国常驻日内瓦的其他新闻媒体记者成了朋友,每逢节假日就邀请中国朋友到她在日内瓦的家或到她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别墅做客。玛尼娅是位十分细腻的老人,每当邀请中国朋友做客,她甚至知道每人对食物的偏好和口味,而中国朋友则给她介绍中国的最新的发展变化。从40多年前首次到中国旅游,玛尼娅每隔一、两年就要来中国“寻亲访友”。她曾告诉笔者,有位住在附近的中学生为了在班级做关于中国的演讲而上门向她“请教中国知识”!2009年,已进入耄耋之年的玛尼娅摔伤了腿,但刚能下地走路就马上来到北京。她说,岁数大了,趁还能自主行动,多和中国朋友见见面。友谊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淡漠,而似陈年老酒,愈久迷香。玛尼娅对中国的友谊持续了几十年,直到她2015年去世。

玛尼娅的儿子克洛德在医院工作,是位麻醉师。克洛德日常工作非常繁忙,连玛尼娅都时常抱怨儿子长时间无暇回家看看。但克洛德只要有空,就会参加玛尼娅组织的“中国聚会”,对中国情有独钟。

萨拉是奶奶最疼爱的孙女。耳濡目染,萨拉打小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西方媒体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对中国存在较大的偏见和误解,对中国的报道缺乏客观公正性。萨拉坦言,她从当地媒体中读到的中国与奶奶“说”的中国并不一致。到底哪个中国是“真正的”中国呢?为什么中国让奶奶如此痴迷?萨拉决定亲自到中国看看,解开心中的谜团。就这样,2013年夏,萨拉和同学博拉提前预定了机票和酒店,期末考完一结束就飞到了中国。

萨拉告诉我,在北京生活了几天,“完全颠覆了从西方媒体中读到的,以及自己想象中的中国形象”。她说,北京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城市面貌可以与世界任何大都市相媲美;在公园里见到的人们充满活力和生活的热情,表明大家心情愉快,活得有尊严;旅游景点和餐厅里都是食客,说明中国普通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好;乘坐地铁和公交虽然人比较多,但非常快捷、安全、而且井然有序。此外,北京文化古迹非常多,让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有由衷的敬意。萨拉说,虽然北京不能代表全中国,而且对中国的整体了解还比较肤浅,还存在着环境污染等问题,但通过北京这扇窗口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的整体发展趋势,真正体会到了中国人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的含义。

萨拉说,此次北京之行使她对中国有了感性的认识。她会像奶奶那样经常关注中国,有机会再来中国,到其他地方看看。

本文为参加“遇见瑞士”- 瑞士资讯有奖征文、征图、征视频竞赛作品,如果你喜欢,请在下面点赞。


外部内容

相关内容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