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公司密切關注香港的抗議活動

6月初香港掀起民主抗議浪潮,本週初,抗議活動升級,抗議者與鎮暴警察發生衝突,導致大規模交通癱瘓。
6月初香港掀起民主抗議浪潮,本週初,抗議活動升級,抗議者與鎮暴警察發生衝突,導致大規模交通癱瘓。 Keystone / Miguel Candela

香港的抗議活動導致眾多航班取消,商店關門,全球目光都投向這片中國領土。瑞士公司正在密切關注局勢,擔心動亂會影響企業利潤。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最近數月香港經濟增長陷於停滯,表面上看,近期的動亂影響似乎並不深遠,至多影響了部分人的衣著打扮。

本週初,一名現居瑞士的華人高階主管Sally Yan穿著粉色上衣經過香港國際機場,以表明自己與衝突雙方都沒有關聯。 “我不想被誤認為是黑衣人或白衣人,”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抗議活動始於6月初,本週初,抗議者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導致大規模交通癱瘓。包括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在內的至少五個主要貿易夥伴國已經針對赴港人員發布旅遊警告。

瑞士政府尚未發布旅遊警告,但政府建議赴中國旅行的人員(多語)外部链接盡量避免捲入香港的示威活動。

對瑞士公司而言,香港是進入廣闊的中國市場的重要門戶。瑞士官方貿易數據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瑞士向中國出口了價值290億瑞郎的商品,雖然香港只是一個人口不到800萬的彈丸之地,但對這一地區的出口額(多語)外部链接佔瑞士對華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達到150億瑞郎左右。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的霍華德·餘(Howard Yu)教授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告訴瑞士資訊swissinfo.ch:“抗議活動引發的社會動盪直接挫傷了投資者信心。” 然而,他沒有聽聞任何公司撤出該地區。

總部位於蘇黎世的瑞銀集團給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要求他們密切關注局勢,並做出合理的決定,避免受到波及。

瑞銀駐香港發言人馬克·潘迪(Mark Panday)對瑞士資訊表示:“我們始終將員工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潘迪表示,瑞銀將繼續正常營業,但會“為員工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

行業影響

瑞士新興市場投資基金(Sifem)2017年以1760萬瑞郎盈利創下業績紀錄,卻又在2018年跌入虧損1500萬瑞郎的低谷。如此之大起大落都是因為一筆業務:20多年前對中國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Sunstone Development)的發展投資。

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著力吸引外資的背景下,瑞士新興市場投資基金決定投資這家鋁用預焙陽極的專業製造企業。 2018年,在鋁金屬價格下跌和中美貿易戰的雙重壓力之下,索通發展的股票“墜崖式”下跌,間接給瑞士新興市場投資基金帶來2350萬瑞郎的虧損。

瑞士政界對瑞士投資基金投資中國的情況予以質疑:一方面,早在2015年伊核協定簽訂之前,索通發展是伊朗鋁業的重要供應商;另一方面,鑑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瑞士政界有觀點認為,中國已不是新興市場投資的優先目標。

瑞士新興市場投資基金已做好從中國撤資的準備,瑞士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SECO)也表示不會再批准新的此類中國投資項目。

抗議活動正值香港經濟下行期。上月香港經濟增長率跌至0.6%,遠低於預期的2.4%。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週一表示:“香港經濟形勢十分嚴峻(英)外部链接。” 6月份商店零售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7%。

瑞士公司也遭受了損失。法語報紙《時報》(Le Temps 法)外部链接稱,最近幾個月,瑞士手錶行業的銷售額大幅下降。一些公司指出,除了中美貿易戰和其他因素外,香港的示威遊行也逐漸開始影響生意,尤其是手錶業。

大量中國大陸消費者過去選擇赴港購買瑞士手錶。此前反送中運動導致內地赴港人數下降,如果這種情況再次發生,瑞士手錶製造商將遭受損失。

2018年瑞士品牌手錶(英)外部链接接在香港地區的銷售額超過30億瑞郎,而中國內地的銷售額僅為17億瑞郎。瑞士中心(Swiss Centers China 英)外部链接的數據顯示,僅在6月份,瑞士對香港的手錶出口量就下降了27%左右。

《時報》稱,斯沃琪(Swatch)被迫暫時在一些街區關閉門市,導致其香港的銷售額出現兩位數下滑(英)外部链接

現居瑞士的華人企業家Sally Yan表示,許多外國和中國企業都認為它們受香港事件的影響很小。但在目前的環境下,在香港擁有財富管理業務的公司或此前考慮搬到香港的公司,現在正在考慮將瑞士和新加坡等地作為備案。

本週初,她抵達香港機場時,發現抗議者封鎖了通往市中心的鐵路線。在市區酒店住了一晚後,她決定要換酒店住,因為她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Sally Yan是中國大陸人,曾在香港讀過大學。她常駐瑞士楚格州(Zug),為希望進入香港市場的瑞士和中國企業提供顧問諮詢服務。

她在談到香港這一國際貿易中心時表示:“香港是一個非常和平、專業的城市,就連當地人也想避免不確定性。”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