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饮食中国”在瑞士

很多年来,饮食一直没有真正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尽管散文、小品文中对饮食偶有提及,但通过饮食来表现文化、社会总会让人感觉有些“不入流”。然而它在文化交流中是否有特殊作用呢?

“你怎么吃,就怎么生活”,和中国人进一次厨房,瑞士人就会豁然感到“饮食中国”的博大精深,而中国人也会感到“文化隔阂”的无奈-他怎么就不懂什么是鲍鱼呢?!

“中国文化”对很多瑞士人来说,是从“中餐馆”开始的,那可口的菜肴,难以搞定的筷子,充满了来自遥远东方的异国风情。玛格丽特·曼次(Margrit Manz)女士便是首位开启用“饮食”促进瑞中两国文化交流的人物,她的“食事风景-Foodscape”文学交流项目,成为瑞士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瑞中文化促进计划”中被选中的支持项目之一。

在中国14天的“饮食记忆”

作为本次交流项目中的一部分,2008年12月,瑞士作家及艺术家曾到珠江三角州作过14天的访问,香港、深圳、广州、澳门,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玛格丽特女士透露了挑选瑞士访问作家的不易:我先在瑞士收集曾写过饮食方面作品的作家名单,很多朋友都说,你发疯了,谁写它呀。这不难理解,饮食在瑞士人的生活中,确实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不过最终,4位作家Odile Cornuz、Arno Camenisch、Peter Weber、Vanni Bianconi,分别来自瑞士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列支罗曼语区,以及摄影师Martin Zeller开始了他们的南中国行。他们中以70年代的青年作家为主。

可能被中国人视为美差的“美食”之旅,对这些瑞士人来说,可不都是如此,有的作家起初并不太适应中国饮食,不过在旅途结束时,他/她说,我终于觉得可口了!尽管曾经受过“开膛取蛇胆”、“集市现场屠宰”等生猛鲜活的挑战,但瑞士作家们都以对待文化差异的平等态度接受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当swissinfo的记者与玛格丽特谈到西方人对中国饮食“吃狗肉”的片面评价时,她说,这是另一种文化,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在一些欧洲地区,也是,或曾经也是什么都吃的。她个人认为,欧洲人看到的“肉”,全部是在超市摆放好的,没人问,也没人想知道,它从哪里来,是来自什么部位。西方人在某种程度上被割断了与食物的联系,她认为这很遗憾。这就是工业化和所谓的“文明”吧。

烤鸭子的人来了

“烤鸭子的人来了,比鸭子飞的更远!”…“烤鸭子的人说他在净膛时,必须和法国的调料说拜拜,并且用石杵捣碎葱、姜、八角和盐一起放进鸭子已经空了的肚子里,好像在敷中国的草药。”

“烤鸭子的人来了”,2009年4月,来自中国的作家及艺术家也来到瑞士,他们将访问巴塞尔、苏黎世、伯尔尼、洛桑、比尔、贝林左纳、圣加仑等瑞士的大小城市,和当地作家、出版社、翻译、学生等进行座谈,并举办朗诵会。

以上这首“烤鸭子的人来了”,便是来自深圳的杨阡先生,在3月31日由苏黎世大学洪安瑞(Riemenschnitter)教授组织的《中国作家与中文系学生座谈会》上朗诵的。他的中文演讲在苏黎世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中,引起笑声连连。来自澳门的苏惠琼女士也在当天用粤语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寄情于一棵菜》。

参加访瑞活动的中方作家还有香港的罗贵祥先生,他当天在巴塞尔为当地中学生就“多语言”问题进行演讲,香港和巴塞尔一样,面临着广东话、普通话、英文等多语言交杂的社会语境,而巴塞尔也正处于德语、瑞士德语、法语的牵连羁绊中,“多语言”对双方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除以上3位外,中国的黄礼孩和许培武也是本次活动的交流作家,不过本次未能访问瑞士。

最后的成果

许多人都在问,这一项目的意义在哪里?玛格丽特和瑞士文化基金会都希望,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活动,双方作家只是互访、开朗诵会、座谈,然后结束;真正的意义在于,瑞士和中国的文化、文学界人士可以借此加强了解,建立联系,在今后的创作中形成长期的互动。意义可以就在交流中,无论是饮食还是对另一个国家的了解,都是为创作开启了另一扇窗口。

也有许多人在问,这一项目的最终成果是什么?今年10月,法兰福克书展将以中国作为主题国,瑞中交流活动最后集结成的文章及影象,将结集出版并在书展上亮相。但关于作品的最终形式,杨阡说他们也在寻找、尝试,最后的艺术成果是什么,谁也无法预料。

不过瑞士的德语作家Peter Weber已经就杨阡的诗作《烤鸭子的人来了》给出了一个回应,就是他的新作《Meine Gaumenfamilie》(我的味蕾之家),在饮食的诱惑中,他回忆起了昔日往事,直至今日,他依然喜爱在厨房或者离厨房很近的地方写作,那里象征着温暖与饱意,世界上还有比吃饭与写作更惬意的事么?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宋婷

“PRO HELVETIA”的目标是满足公众需求、支持文化活动。

该基金会于1939年成立。它帮助瑞士的艺术家及知识分子向瑞士及全世界展示其作品。

“PRO HELVETIA”的基金全部由联邦出资。

目前该文化基金会有62名全职工作人员,其中19名在国外。

其在巴黎、华沙、开罗、开普敦和新德里建有分支机构。

Istituto Svizzero、Swiss Institute也分别在罗马、纽约代表“PRO HELVETIA”。

“PRO HELVETIA”还在西部巴尔干国家进行着相关项目。

瑞士-中国文化交流项目,包括工作坊,朗诵及出版,此计划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举行,是瑞士及中国作家、艺术家、文化机构、博物馆、翻译者及出版者作长期交流的第一步。目的是建立一广泛网络,让双方国家得以持续发展文化交流。

在2008年和2009年春两国作家与发行商、出版商、翻译、记者,文学工作者等举行的座谈中,两国文化界人士就语言与角色认定、语言、翻译问题等进行了讨论。两国作家都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瑞士:
Odile Cornuz,纳沙泰尔;
Arno Camenisch,比尔;
Peter Weber,苏黎世;
Vanni Bianconi,洛迦诺;
Martin Zeller巴塞尔

中国:
杨阡,深圳;
苏惠琼,(Sou Vai Keng),澳门;
罗贵祥,(Lo Kwai Cheung),香港;

黄礼孩,广州
许培武,广州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