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习近平:“希望各国大门对中国投资者敞开”

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受到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克劳斯·施瓦布)先生热烈欢迎 Keystone

今日上午瑞士当地时间11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度年会开幕式,并公开脱稿发表主旨演讲。

此前,驻瑞各大国际组织及媒体对他的此次发言满怀期待。在冲突频发、各国排外情绪喧嚣尘上的世界中,中国秉持何种姿态?中国会以与之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地位在国际舞台上担负重任、主动担当主角吗?在达沃斯当地最高气温仅为零下11摄氏度的日子里,习近平主席长达20分钟的发言没有让外界失望,为低迷已久的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一股暖流。

作为首位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中国传统式的问候方式给世界各国与会嘉宾拜了个早年:“大家都知道再过10天左右,就是中国的春节。这个时候中国国内都在忙碌着,大家互相走访、拜年,通过拜年联络感情、增进友谊。这次我和我夫人就来到了达沃斯拜年,给瑞士拜年,也给全世界拜年。”现场掌声四起。

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援引英国文学家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来强调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恐怖主义、难民潮、贫困、失业,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尽管无数人把这一切乱象都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然而习近平认为,经济全球化既不是过往乐观的人们一味鼓吹、能发掘无尽财富的“阿里巴巴的山洞”,也决非如今悲观的人们所痛斥的“潘多拉的盒子”。国际金融危机、难民的颠沛流离、地区动荡,并非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必然恶果,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推给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回溯历史,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它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种种贡献毋庸置疑。

然而他也坦承,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不足,值得重视和深思。

习近平主席借助一句中国古诗来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双面效应:“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因为经济全球化存在优点,就把它看作完美无缺,是不全面的;因为存在缺点,就把它堪称一无是处,也是不全面的。

反观中国,习近平主席为嘉宾们娓娓道来我们曾历经的困惑与抉择:当年,中国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但是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既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地迈向了世界市场,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

习近平明确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在那儿,这是回避不了的。想切断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个孤立的小湖泊,是不可能的。

在习近平看来,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更加突出,究其根源,是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世界经济处于7年来最低水平,全球贸易增速继续低于经济增速,短期性政策刺激效果不佳。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虽然不断涌现,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二是全球经济治理之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全球治理体系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全球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而贸易和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制度封闭化、规则碎片化十分突出。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当今一些国家动荡的重要原因。

最后,习近平主席表态,中国一贯主张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盈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而不是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中国无意通过人民币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更不会主动打货币战。

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充足资本、更丰富产品、更宝贵合作契机。对各国工商界而言,中国发展仍然是机遇。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我们希望,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