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欧中投资协定 可望促进经济但欧盟恐失盟邦信任

(法新社北京30日电) 欧盟与中国历经7年艰辛谈判,今天原则上通过「欧中全面投资协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情况下,一般认为这项协定有利于提升双边投资流量;对中国而言,在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就任之前达成这项协定,也是政治上的一大胜仗。

● 协定意义为何?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表示,这项协定旨在打开中国市场,消除妨碍欧洲企业公平竞争的歧视性法规和惯例。

欧中往来的投资额非常可观,自2000年来,欧盟在中国的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810亿美元,其中不计入已脱离欧盟的英国投资额;而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达1380亿美元。

欧盟长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近期被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超越。今年第3季,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 对北京来说,协定有何意义?

中国正在贸易、安全、技术、人权等许多方面进行外交战,最激烈的一道战线就是与超级强权美国之争。

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就职,他治下的美国可能会试图与欧盟等盟邦建立更紧密的联盟以围堵中国,尤其针对中国的人权纪录。

而欧中全面投资协定对中国来说形同一场外交胜仗,可能会在拜登上任前先拉拢欧洲国家。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主任胡谧空(Mikko Huotari)说:「对北京而言,这项协定是一场具高度象徵性的政治胜利,展现中国与主要国际伙伴遵行全球化游戏规则。」

许多欧盟国家先前基于安全疑虑,不让中国的华为技术公司进入第5代行动通讯技术(5G)市场,北京已要求确保中国企业得以进入欧盟公共市场及电信、能源基础建设等领域。

● 欧盟为何签署这项协定?

欧盟表示,协定将「协助重新平衡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为欧洲投资人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场通路开放程度」。

协定目的还在于保护欧洲企业的智慧财产权,禁止强制技术转移,提高中国国有企业获得补贴的透明度。

在某些领域,协定废除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须与中国企业结盟的规定。

中国也承诺努力朝批准国际劳工组织(ILO)有关强制劳动公约的目标迈进。

● 协定背后的问题

评论学者认为,欧盟不该在此刻签署协定,主要原因有三,包括中国供应链被控存在强制劳动的现象、内容有限的双边协定易让中国监管机关随意诠释、丧失了制衡中国这个超级强权的能力。

欧洲在防范中国野心的更广泛战略形成之前就签署协定,可能会失去原本志同道合伙伴的信任,例如美国、澳洲和英国。

此外,胡谧空说,中国劳动标准若无实质改善,欧洲身为「规范和原则性强权」的可信度也就所剩无几。

中国被控在纺织品供应链中广泛利用新疆维吾尔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强制劳动力,但中国一概否认。

● 协定附属细则有哪些内容?

有关战略领域的规范仍然存在,中国仍维持一份约30项关键产业的「否决」名单,意即不接受外资或限制外资,特别是在矿业、能源、媒体和文化产业。

北京本月也宣布新规范,外资投资与国防相关的产业须受严格审查。在农业生产、能源、资源、金融服务等关键产业的外资,若持股超过50%,都要遵守新规范。

自10月以来,欧洲已建立起处理外资投资战略性领域的架构,以欧盟成员国之间交换的资讯为依据,毕竟有些国家的处理能力较突出。

● 接下来呢?

欧中今天宣布原则上达成协定后,双方专家将草拟最终版协定,并交由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及欧洲议会批准。

不过,许多欧洲议会议员关切香港自治权受损及新疆维吾尔人被打压,对于拉近与北京关系抱持怀疑态度。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