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后 前景多未知
(法新社伦敦24日电) 英国脱离欧洲联盟的过渡期将于12月31日结束。自明年元旦起,英国面临的会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还是跃入危险的未知?英国结束与欧洲近50年的整合后,将揭开充满不确定的新篇章。
● 2021年元旦之后,有哪些改变?
英国今年一月正式脱离欧盟,但过渡期到格林威治时间12月31日23时(台湾时间2021年元旦上午7时)才截止,在这段时间内,英国仍须遵守欧盟规范,之后就必须自力更生。
欧盟与英国今天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取消了预期中的双边货物关税和限额,让彼此贸易更顺利。若无协议,数十年来不存在的关税壁垒骤然恢复,进出口货物将严重受阻。
部分人担心,若无协议,某些食品和药物会短缺。法国先前为防范变种新型冠状病毒入境而暂停与英国之间的货物往来,等于向英国预示了可能导致的状况;但即便有协议,也未必顺风顺水。
英国出口商仍须提交大量报关文件,证明货物已获准进入欧盟单一市场。
英国先前呼吁企业,不管有没有协议,都要有所准备。但业界人士说,政府未能及时提供重要的资讯科技系统和支援人力,从而提高了元旦之后发生混乱的风险。
● 何谓「全球化英国」(Global Britain)?
支持英国脱欧的人声称,欧盟繁琐的规章妨碍了英国,现在英国可以展开新的冒险任务,力促全球自由贸易。
英国首相强生(Boris Johnson)今年2月曾说,自由贸易就是「神的外交」(God's diplomacy),意指自由贸易可把众人凝聚在和平的关系中,因为货物愈能自由跨境买卖,就愈不可能发生跨国战事。
但上天可能另有旨意,强生发表上述谈话一个月后,英国就因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不得不封锁国家。
一般认为,当全球秩序恢复正常,英国不会在脱欧后向内缩,而是会向外发展,例如与环太平洋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今年10月曾一边吹捧英国出口货物,一边表示:「全球化的英国回来了,是时候让制造业者、实干派和创新人士帮助我们写下最激励人心的一页篇章。」
特拉斯已与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国签署脱欧后贸易协议。英国接下来把目光投向印度,并正与美国、澳洲、纽西兰洽签协议;纽、澳、美、加都是英国在英语系情报系统「五眼联盟」(Five Eyes)中的伙伴国。
英国政府表示,洽签中的其他协议将在2022年之前涵盖80%的海外贸易。
● 英国国内会是什么状况?
强生在去年底大选的口号是「搞定脱欧」(Get Brexit done),并把预算和注意力投入到未能从伦敦的金融驱动成长中受惠的地区。
这项「提升」政策包括引入通往北英格兰的高速铁路等新投资案,却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受冷落。
不过,英国政府坚持长期目标不变,且坚称,本来要缴给欧盟的成员国会费,在国内更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些主张脱欧的人还希望全面检讨英国的经济模式,让英国成为「泰晤士河上的新加坡」,采取管制宽松、轻税的政策,来与可能较为僵化的欧盟竞争。
英国政府强调,任何自由贸易协议都不会牺牲底线,包括国家医疗保健服务(NHS)、食品标准和英国农业。
然而,美国与其他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协议时,会迫使对方在贸易上让步,若美国也逼迫脱欧后的英国做出同样的妥协,上述那些神圣标准可能也难逃被侵犯的命运。
此外,民主党籍的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也可能会限制强生想把北爱尔兰纳入英国内部市场、不受欧盟影响的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