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月是故乡明?瑞士华人入籍不后悔

瑞士首都伯尔尼上空的满月
瑞士首都伯恩上空的滿月。 Keystone / Peter Klaunzer

瑞士安定富足,有着优厚的社会福利,是世界最宜居国。要拿到瑞士绿卡(C卡)说难也难,要在瑞士工作生活10年以上,说易也易,只要有一份固定工作到年头自然水到渠成。加入瑞士国籍要住满12年(从2018年1月1日缩短为10年),与C卡一样,也是一个时间问题。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最大的难关是留下来,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取得长期居留许可(B卡),有一份稳定工作,就基本能奔着C卡和入籍去了。留不下来的都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人。

前一阵网络流传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入籍美国的华人大多后悔了,出了国才知道中国的好,才知道啥叫乡情;中国胃开始寂寞;中国心开始骚动;到了老年更是有家难归。当然这个帖子争议很大,很多美籍华人对此嗤之以鼻。

中国不承认双国籍

无论如何这都是中国人入籍他国后就要放弃本国国籍“惹的祸”。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中,共有70多个国家承认和接受双国籍,而中国不在这些国家之列。尽管近些年每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有海外侨民代表提出承认双国籍的建议,但是真正落实到实际还任重而道远。

瑞士生活着2、3万华人,上世纪80、90年代出国的人,现在大多已经加入了瑞士国籍,或者选择了永久居留持C卡,在瑞士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如今这些人已经进入不惑或半百之年,那么他们以后是要告老还乡,还是要入乡随俗地在瑞士第二故乡安度晚年?

瑞士的华人数量不多,加上东南亚华人月2-3万人。

瑞士中国移民跟别的国家的情况区别很大,51%的移民受过高等教育,2/3在20-39岁之间,65%不在职人员都在学习,50%集中在苏黎世、日内瓦与沃州。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瑞士的中国人主要是在国际组织当翻译或职员;90年代开始主要是来瑞士大学学习的公费生与自费生;70年代末到瑞士的5000东南亚难民是华裔。

由于瑞士的特殊国情,在瑞士的中国“黑户”极少。

资料来源: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

瑞士华人怎么想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微信采访了一些瑞士华人中的60、70后。

心远,女,54岁,纯中国家庭,两个孩子,在瑞士生活22年,未加入瑞士国籍,因为这样回国比较方便。今后会留在瑞士养老,因为孩子在这里。最大的遗憾是不能照顾国内的父母,最思念中国的父母,不同意“人只有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才能如鱼得水”这个观点。

高惠,女,50+,纯中国家庭,一个孩子,在瑞士生活27年,2007年加入瑞士国籍,目前不确定是否会回国度晚年:中国永远有家的感觉。瑞士有为之努力奋斗了多年的事业。最大的遗憾:父亲去世时没在他身边。最思念中国的亲情、友情、乡情。不同意“人只有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才能如鱼得水”这个观点,认为好儿女志在四方,是金子总会发光。

雪峰,男,56岁,纯中国家庭,两个孩子,在瑞士生活30年,2004年加入瑞士国籍,以后不想回中国养老,有可能回去第三国养老,因为:不到22岁出国留学,在欧洲比中国时间长多了。等老时,回中国也没有很多亲友了。也不太适应中国的生活。说句实话,“我不吃中餐也不想”。最大的遗憾是:“如果回到十几年前,会后悔放弃了很多回国的机会,都是这里的瑞士公司聘请管理中国业务。50岁后知天命,觉得在瑞士挺好的,尤其两个孩子都很出色。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跳不出传统文化,有点为家为孩子而做事业安排。”最思念中国的餐饮、亲友。不认为“人只有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才能如鱼得水”这个观点,“一个人真正融入当地社会,也很充实,自在。再说,我在中国一直读书,大学毕业就出国,已经‘西化’了”。

云姐,60后,纯中国家庭,两个孩子,在瑞士生活28年,2010年加入瑞士国籍,打算在瑞士养老,如果身体健康,可以常回家看看,感受中国的发展和了解国情,看望亲人,但不会久住,因为,年纪大了,更需要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好的生活质量以及医疗服务质量。在瑞士最大的遗憾:除了自己的孩子,没有亲戚在身边。特别是父母,亲情的隔离有些残酷。最思念中国的乡亲乡情,不同意“人只有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才能如鱼得水”这个观点,认为一个人成长的地方才会影响他的人生。

恩源,男,45岁,纯中国家庭,两个孩子,在瑞士生活17年,2014年加入瑞士籍,今后会在哪里养老:未定,随遇而安。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人生无憾。最思念中国的父母亲人和家乡的味道。不支持“人只有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才能如鱼得水”这个观点。

邹女士,年近花甲,纯中国家庭,人生的一半时间在瑞士度过。虽然时时想着回家,却一时顺手填了张表。尽管如此总想着叶落归根,因为我是中国人,融在血液里。人的根在那胞衣落地的地方,那才是自己的窝。常常在周末赖床的时候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在旅游中,瑞士只是一个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天圆地方,女,48岁,中瑞家庭,在瑞士生活23年,2010年加入瑞士国籍(犹豫了很久,但经常出去旅游,中国护照总要办签证,有瑞士护照后省事多了,但回国又得签证);以后会在哪里养老:没想好,也许一半一半,喜欢国内吃的,落叶归根,但国内的人脉少,瑞士的环境和空气好。最大的遗憾是:1. 没从小和父亲练字和画画2.没先学法语,应该先法语,再德语。最思念中国的食物和过节时的热闹。不赞成“人只有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才能如鱼得水”这个观点,“每人性格不同,鱼在有水的地方都可以自由地游,鱼的种类不同,有淡水和盐水的,需要的水种类也不同。我也许木性太重,在西方好一点。”

乡情,剪不断理还乱

虽然瑞士华人大多数希望留在瑞士安度晚年,但是不难看出每个人心中的那股乡情却无法割舍。

小的时候乡情或许只是歌词中一个曼妙的修饰字眼,当少年不知愁滋味的你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费翔唱着那首《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的时候,或许只是觉得华侨歌手好洋气好帅气,谁也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沦为”华侨,而这时候乡情才真正有了一种切肤之痛。

或许它也不是一种疼痛,只是当微风中飘来某种不经意的味道的时候;走在一条似曾相识的老街的时候;树影摇曳中隐约看到朦胧月影的时候,心中泛起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涟漪吧!身在异乡的人尽管已经入乡随俗地安居乐业,但哪个人心中又没有泛起过这种思乡之情呢?

5年多次回国签证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国外的人来说,回国度假都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只是想想唾液就开始涌动,更不要说国内还有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朋友。与老一代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相比,新一代侨民已经相当幸运了,网络让相隔的千山万水不再是屏障,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家乡的消息。亲朋好友也可以通过微信天涯若比邻。机票也不再只是富人的专利。

有所缺憾的大概就是饮食,瑞士华人不多,不成气候,所以没有任何一座瑞士城市有中国城,亚洲超市在苏黎世、巴塞尔、伯尔尼等大城市中有寥寥几家,而且还是以东南亚食品居多。个中原因也有成分、卫生标准达不到欧洲标准等问题。这一点北美的华人要幸福得多,从恰恰香瓜子到各种满足中国胃的小确幸,都能买到。

而且人呢,总是“欠着香”,什么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时候,有些东西都不愿多看一眼。而在国外元宵、粽子、月饼、咸鸭蛋、松花蛋、甚至咸菜辣豆腐都成了求之不得的稀罕物。

常回国看看对于瑞士华人来说是件奢侈的事,工作生活忙忙碌碌是一方面,入了籍的人还要办理中国签证。好在从今年开始,中国大使馆可以办理5年多次的签证,这对于旅居瑞士的华人绝对是件天大的喜事。

月亮或许永远都是故乡明,而瑞士已经成为旅瑞华人的第二故乡。人生有的时候,不能拔得头筹,退而求其次也是一种不错的境界。

相关内容
L immagine illustra l ombra di una donna con un passaporto svizzero tra le mani.

相关内容

关于瑞士入籍:应该知道的10件事

此内容发布于 怎么变成瑞士人?怎样才能满足入籍条件?得在瑞士住多久才行?瑞士资讯swissinfo.ch搜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提问,以下是对10个最常见问题的解答。

更多阅览 关于瑞士入籍:应该知道的10件事
相关内容
swiss passport 瑞士国籍的象征是瑞士护照

相关内容

怎么才能加入瑞士国籍?

此内容发布于 获得瑞士籍有三种基本途径:通过血缘关系、婚姻或入籍。但申请入籍的过程往往冗长而复杂。

更多阅览 怎么才能加入瑞士国籍?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