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郎成为诈骗工具

黑钱?真钞还是假钞?大笔现钞引你上钩! Keystone

狡猾的诈骗犯利用整箱的瑞郎现钞,诱惑一些高档商品或房屋的出售者上当受骗,而且事先告知,所有瑞郎均为黑钱。

警方将这种诈骗活动称为“Rip-Deal”。犯罪分子一般是利用瑞郎兑换欧元或反之,进行洗钱诈骗活动。他们将整箱的现钞首先在银行通过验证,然后再暗做手脚换成假币进行诈骗。

这种犯罪活动主要是通过别墅、游艇买卖或赛马进行。当这类广告在报刊或网络上刊登后,卖方会接到一个诸如在米兰的一家高级宾馆见面洽谈的邀请或信件。

见面后,买方不再对他要买的东西感兴趣,而是巧妙地将话题转向金融交易:告诉卖方他手里有大笔瑞郎,明说是黑钱。卖方如果愿意,可以用很低廉的比价用欧元兑换这些瑞郎。双方达成协议后,约定具体交易时间。

下次见面的时候,钱箱就被转了手。瑞士黑钱与“干净”的欧元进行了交换。而且一切都非常顺利,真欧元换成了真瑞郎。信任便这样形成了。

于是,第二次生意便顺理成章地好做了。而且数目更大,但不同的是,这次使用的瑞郎均是假钞。交易后除了一个储值卡电话号码(匿名)和一个电邮信箱地址之外,别无其它…

司法部门提出警告

联邦刑事警察局(BKP)刑事警官Martin Brügger在接受本站记者采问时说:“受害者主要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士。”

这种利用假钞诈骗的犯罪行为是从4年前开始的,瑞士司法部(EJPD)在一篇报告中提及,作案人员以赛尔维亚-克罗地亚(前南斯拉夫)人为主。

这种花招是犯罪分子惯用的,并已出现过谋财害命的先例。

受骗上当后自杀

德国慕尼黑国家刑事警察属负责人Bernhard Egger告诉本站记者:“我们每周最少收到一起这类案件的举报。”在德国,所有这类案件均由他处理。

在这类案件中受骗的都是些生活富裕的德国人,米兰德国领事馆警告他们的国民警惕网络中的诈骗行为。

Egger继续说:“上当者处境非常窘迫,他们过分幼稚并非常贪财。”最严重的一起案例的当事人是一名德国商人,受骗之后,甚至做出了自杀的蠢事。

瑞郎是最受钟爱的诱饵

为何单单选择瑞郎作为诈骗的诱饵呢?

以前这些利用换钞作案的罪犯多用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但是自两年前欧元上市之后,这些货币便不存在了。

而瑞郎便成为最受青睐的“骗钱工具”。尽管瑞士银行对此加强了管理,但是投机者仍然在寻找一切可能性,无孔不入。

不仅毒品大王和一些国家独裁者将他们的黑钱存放在瑞士,德国富豪们近几年来也将他们的财产转移到瑞士。

去年一年就有约20亿欧元的不明款项的现钞在北部边境被截获。

侦破活动

网络高档商品的销售受到了严重威胁。德国纽伦堡不动产公司已经在他们的网页上打出“小心受骗”的警告。

在网络拍卖行Ebay的论坛中有人写道:“我曾是Rip-Deal的受害者,但是我能够用诱饵诱惑他们继续与我保持联络,现在让他们也尝尝自作自受的滋味。”

象这样的侦缉成果越来越多。警察局和司法部门已经展开行动:“两年来,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位检察部门负责这类案件。”

避免自己冒险破案

警方明确警告,那种自认为比作案分子聪明,并可以自己引诱他们上钩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受害者应及时向警方报案。

因为这些作案者都是些歹毒之徒,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让这些轻信的人们在高级宾馆的氛围中,被迷惑。Brügger举例说:“一位受害者在交易中因被作案分子猜疑,而被枪杀。”

Swissinfo

在350亿瑞郎中,假钞的比例约占0,001%。
2003年共查获21527假币和假钞,价值相当于1800万瑞郎。

在所谓的Rip-Deals中,诈骗犯提供低廉的兑换率,以便将手中的瑞郎脱手。通常情况下,是黑钱瑞郎兑换“干净的”欧元。

第一次接洽成功之后,将会进行下一笔更大数目的瑞郎交易。

而这一次,他们使用的是假钞。

至今为止诈骗数额已达3000万欧元。

2001年瑞士两大银行(UBS和Credit Suisse)共向警察局报案3054起假钞案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