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我们记忆中的中国》

1981年8月14日,日内瓦大学汉学专业毕来德教授2年级的部分学生与瑞士其他大学的几位同学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合影。 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提供

这是一本记录着瑞士人在华留学故事、具有时代烙印、承载着半个世纪瑞中友谊的纪念册,你能够透过这本《我们记忆中的中国》,从他们的视角看到中国的变化,感受到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

《我们记忆中的中国》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样书 swissinfo.ch

2017年3月17日,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在伯尔尼举行了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我们记忆中的中国》(China in our Memories)发布会。中国驻瑞士大使耿文兵、教育处参赞席茹、瑞士国家形象委员会尼古拉斯·比多(Nicolas Bideau)大使、瑞中协会主席托马斯·瓦格纳(Thomas Wagner)、知名汉学家胜雅律(Harro Von Senger)教授以及纪念册供稿校友、瑞士赴华留学生代表及中国在瑞留学生代表约160余人出席了当天的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发布会。

当天的发布会也让多年难得一见的校友们有了一次相聚叙旧的机会。

17篇自述文章

这本反映瑞士留华校友学习、生活的纪实文集《我们记忆中的中国》-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已完成出版。

书中收录了18位曾经留华校友的17篇自述文章,今天,他们有些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但依然直接或间接地还从事着与中国或中国文化和研究领域相关的事业和工作。较为年轻的校友中许多在商务领域与中国保持着商贸来往。

瑞中协会法语区会长白鹄(Gérald Béroud)先生在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我们记忆中的中国》发布会上讲话,他为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前期筹划做出了巨大贡献。 邵大海,瑞士资讯swissinfo.ch

比如:毕莱德,1963年赴中国留学的瑞士第一人。

比如:比多夫妇,瑞士国家形象委员会主席和夫人。

比如:胜雅律,知名汉学家,《智谋》和《三十六计的管理智能》的作者,首次将中国古代智慧运用在现代管理中。

比如:吕丽婷,在中国生活了20年。

比如:。。。。。。

他们在自己的自述文章中讲述了各自难忘的留华经历,讲述了各自不同的中国故事。作者们根据自身的语言,用英、法、德、中任意一种语言书写,经过后期编撰,原文配有英文和中文版本的翻译。

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第二辑

自1963年第一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瑞士学生赴华留学以来,至今已有近2000名瑞士奖学金学生在过去54年中赴华学习。为了纪念瑞中两国文化合作和教育及人文交流的历史,中国大使馆教育处收集发行了来自瑞士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领域18位校友的自述文章,作为记忆瑞士校友在中国的纪念册。

那么,一本留华校友纪念册如何能承载如今依然活跃在瑞士政治、经济、教育领域如此之多的赴华留学生的经历呢?

对此,中国驻瑞士使馆教育处参赞席茹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记者,留华校友纪念册第二辑已在计划中,第二期的约稿工作已经启动。目前答应供稿的重量级嘉宾包括贾蓓、林小发、戴尚贤及夫人等。有了第一期的经验,第二期的校友代表的领域将更宽泛(第一期主要集中在法语区),时代性也将更多样(比如去年刚毕业的高中生等等)。

参加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我们记忆中的中国》发布会的校友代表和中国驻瑞士大使耿文兵(前排右三)、教育处参赞席茹(前排右一)合影留念 邵大海,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将连载17篇自述文章

《我们记忆中的中国》发布会现场,席茹参赞答应瑞士资讯swissinfo.ch转载第一期所有17篇自述文章,以飨我们的读者。

从今天起,我们将分期每周转载一篇,下面是1963年赴中国留学的瑞士第一人的《北京的三年》: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北京的三年

此内容发布于 我很难用只言片语来概括1963年到1966年在北京度过的三年光阴,以及之后发生的一切。彼时的中国早已化作了记忆…

更多阅览 北京的三年

如果你认识或知道瑞士留华学生的故事,请在下面给我们留言分享,或推荐给中国驻瑞士大使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