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为何仅四成瑞士企业选择利用中瑞自贸协定?

瑞士经济部部长约翰·施奈德-阿曼与中国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于2013年进行自贸协定谈判
瑞士经济部部长约翰·施奈德-阿曼(Johann Schneider-Ammann)与中国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于2013年进行自贸协定谈判 Keystone

历经中瑞两国三年九轮的艰苦谈判、方才达成共识从而落笔签署的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已步入实施第五年之际。虽然该协定迄今已为缔约国双方企业实现了数亿瑞郎的关税节约,但一项由两国学术团队携手合作的研究显示,仍有近半数企业对协定心存疑虑,甚至刻意选择不利用关税优惠待遇。

本周三(9月26日),中瑞经贸研究中心(SSCC)的学术团队历经18个月的研究,发布了《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2018评估报告》(Sino-Swiss Free Trade Agreement -2018 Academic Evaluation Report),这也是自中瑞自贸协定签署以来的首次回溯与综合评估。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圣加仑大学瑞士国际经济研究院和国际管理研究院的学者们通过经济影响和利用率分析,详细分析了中瑞企业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利用程度,以期为包括企业贸易和投资、商业协会、政策制定者在内的中瑞自贸协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中瑞自贸协定已取得显著实效。仅2017年,无论是中方还是瑞方,均已实现逾1亿瑞郎的关税节约。

中方统计数据显示,自协定生效以来,由于关税的大幅削减,中国企业年度关税节约潜力已达到40%-45%,其中以机械与纺织行业最为可观。以自贸协定利用率衡量,关税减幅力度最大的分别为磁铁、热水器、自行车、真空吸尘器和电动机。

反观瑞方,按协定条款,由于多类产品的关税需在5-10年的时段内逐年递减,因此瑞士企业在对中国出口中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的几率逐年上升。

数据显示,自贸协定利用率最高的当属瑞士钟表、机械以及制药行业。尤其是从中国出口至瑞士的免关税零部件,对于瑞士钟表业的全球竞争力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截至目前,逾七成的瑞士手表出口享受着自贸协定中规定的优惠关税;与此同时,将近所有的牙科配件出口都获益于自贸协定。而截至报告成稿时,以瑞士农产品为代表的部分产品,也已经开始享受关税减让所带来的裨益。

尽管如此,自贸协定潜藏的提升空间也有目共睹,因为并非缔约国双方所有企业都会利用自贸协定,从而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实际上,此次评估框架内所进行的针对中瑞企业问卷调查显示,瑞方受访企业中仅四成有效利用了自贸协定。

追根溯源,最常见的原因在于,瑞士企业所遵循的原产地规则(RoO)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贸易协定的有利影响。因为只有满足证明产品大部分价值是在瑞士制造的前提,即出口至中国的货品符合优惠关税待遇的条件,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能享受中瑞自贸协定所提供的关税减让优惠。

而调研显示,四分之一到半数的瑞士及中国公司为满足原产地规则要求,或在计算非原产材料价值时面临各种问题,或对关税减让程序一知半解、存在疑惑,从而无法有效利用自由贸易协定,最终选择了不申请关税优惠待遇。

中国驻瑞大使耿文兵在报告发布会现场接受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两国自贸协定生效初期,企业对其44%的利用率并不至于令人担忧。不过,他也敦促瑞士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以帮助瑞士企业更好地了解协定所带来的裨益。

此外,研究团队还对多家中国和瑞士公司进行了走访,征集企业对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看法。

其中超过一半的瑞方及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中方受访企业表示,自贸协定已给自身带来或即将带来战略性调整。瑞方对自贸协定的重视程度以及认可接纳度之所以如此之高,一来是由于中国非自贸协定的初始关税依然相对较高,二来对欧盟或美国公司而言,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尚且遥不可及,因此,瑞士出口商无疑占据着显著的比较优势地位。正如受访企业所述,它们将来会一如既往地继续有效利用自贸协定,因为“一旦用过,就变得不可或缺。”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欧美自贸协定也引发瑞士恐惧

此内容发布于 一般来说,大型国际协议的签订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减少恐慌,例如裁军协议或气候变迁协定。但到今年底就应成形的《跨大…

更多阅览 欧美自贸协定也引发瑞士恐惧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