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在瑞士揭不开锅的日子

在瑞士,有的家庭面临揭不开锅的命运。 Keystone

每月7550瑞郎(4.9万人民币)生活费这是一个靠社保生活的瑞士五口之家的经济状况。每年9万多瑞郎的救济金,不愧为世界最富有国度!另外,“全民发工资,不工作每月也能拿到2500瑞郎”这种事儿,估计也只有在瑞士才能成为政治议题。然而与此同时,在瑞士依然有不少家庭面临揭不开锅的日子。一起来探究这矛盾的事实。

还有人愿意工作吗?

每年5.4万瑞郎的低保、1.3万的家庭资助、1.4万的医保补助(包括牙科、眼科治疗费)、4千瑞郎的住房补助和5千瑞郎的其余资助… 父亲失业22个月,不能再领取失业保险之后,这个五口之家依然衣食无忧。这是瑞士《时报》援引的真实例子。凭着这种高福利制度和“有福共享”的意识,还有瑞士人愿意工作吗?

同样是五口人的另一个家庭,父亲一人工作,月工资8400瑞郎,虽然收入比前一家多了几百,但却要十分在意额外开销,类似看牙的费用他们可要自掏腰包,活得还没有低保家庭“潇洒”。这公平吗?

鼓励领取救济者重新投入工作,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按目前的救济领取规则,受惠家庭每靠工作挣得一块钱,社保办公室就会从他的救济金里扣除一块钱。依此办法,谁会有工作的兴趣?洛桑大学社会政治学教授Giuliano Bonoli 在《时报》的采访中给出了建议:“如果每挣1块钱,自己能保留3、4毛,那人们的态度就会大大转变。”另外,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托儿、培训的服务也是鼓励低保户出门工作的措施。

2016是个坎儿

在瑞士有3.2%的人口(约26万人)靠着社会救济为生,其中外国人占了近一半(46.7%)的比例。

不过,并非每个低保家庭的日子都像前例那样舒心。瑞士低保因州、镇不同而政策各异, 在同一地区内,也会因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别。很多只领取低保、而无其他补助的家庭很熟悉捉襟见肘的滋味。

对这些囊中羞涩的人来说,2016年的日子只会更加困窘:从今年1月开始,瑞士法语区大部分州都将削减社会低保支出,每年裁减金额共达5000万瑞郎。这对低保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

拿一个6口之家来说吧,从今年开始,每位家庭成员月救济金最多能降低76瑞郎。这意味着:这个大家庭面临经济来源锐减456瑞郎的命运,而这家人每月的日常开销要维持在2586瑞郎(约合人民币16748元)以内。

虽然低保家庭的房租和医疗保险由政府资助,但在一个人均工资近6500瑞郎的国度,靠不到2600瑞郎来满足6口人的衣食用行,恐怕难免一块钱要掰成两半花。对很多生活在瓦莱、弗里堡和伯尔尼州的家庭来说,这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一位有4个孩子的父亲在接受法瑞电视新闻采访时叹道:“一开始我以为不会摊到我头上,到后来才发现,这个政策对所有人都生效。”

瑞士右翼人民党副主席Claude-Alain Voiblet解释说:“给一些家庭施加了压力确实是迫不得已,但是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去激励这些人突破现状,毕竟人不能满足于靠社会救济活一辈子。”

“这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想摆脱领救济的命运,可不那么容易,”一位低保户反驳道。

为了年轻人好

除了多子女家庭之外,领取救济的年轻人也面临窘境。不少法语州政府规定,25周岁以下、独立生活的年轻人,救济金一律从986降低到789瑞郎,缩水幅度达20%。如果当事人不完成领取救济的前提条件中指明的义务,补助金还会再次缩减,减幅可达30%。

在瑞士法语区,这个看似苛刻的政策竟得到左派政党的支持,“少给钱”其实带有一丝“良药苦口”的意味。

以沃州为例,虽然该州通过了削减年轻人救济金的政策,但与此同时,还设立了鼓励青年参加就业培训的助学金机制,该州社会民主党人士Pierre-Yves Maillard接受瑞士电视台采访时解释说:“如果这些年轻人得不到培训机会,他们可能一生都要靠社会救济生活,这不仅造成财政上的负担,还是其他社会问题的隐患。如果少数年轻人拒绝参加培训,那么他们则必须接受新政策规定的少得救济金的结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瑞士也是这个理儿。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