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肥猫”薪酬只会进化,不会变革

股东们是否会修剪高薪主管们的羽翼? Keystone

对瑞士企业老总们薪酬的限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然而这次变革的力度绝非大刀阔斧,只能算是蜻蜓点水。即使新的奖金限制规范到2016年就要全面实施,可是相信“肥猫”会减肥的人却少之又少。

“据我估计,这不会对瑞士的企业薪酬战略产生多大影响。它顶多能限制一下个别几位领取天文高薪的总裁,对普通公司的影响却相对微乎其微,”圣加仑大学商业伦理学教授弗洛里安·维特斯坦(Florian Wettstein)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可是要说去年通过的明德动议(Minder initiative)对瑞士企业行为一点没有影响,那也是不正确的。如今各企业在做出更多努力,以更透明的方式来沟通各自的薪酬政策。

在目前这个召开公司年会的季节,各企业还在忙于修改企业章程,让股东们能每年选出公司董事,从明年起,还可以决定高管和董事的薪酬。

“我们是见到一些小变化,但明年实质性改变才会更加明显,”支持可持续经济小股东协会(Actares)总裁罗比·绍普(Roby Tschopp)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初步信号基本还是令人鼓舞的,可传达的信息却喜忧参半。”

喜的一面,是Vontobel银行与罗氏(Roche)已引入对薪酬的决定权。去年因提出支付前董事长丹尼尔·魏思乐(Daniel Vasella)高达7200万瑞郎(约合5亿元人民币)的离职金(后撤销),制药业巨头诺华公司(Novartis)曾成为众矢之的,今年该公司则已宣布对经理人员大幅减薪。

宝盛银行(Julius Baer)持股人去年对高层薪酬作出了负面的建议性投票。作为回应,该行不但已对奖金体系作了修改,还削减了与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财富管理业务合并事宜的相关薪俸。

在2013年3月3日的全民公决中,由曾为企业家,后转入政界的托马斯·明德(Thomas Minder)提出,反对高额薪酬的动议获近68%的赞成率顺利通过。

政府颁布了指导动议实施的新法规,并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该动议将在两年多时间内分阶段实施,以便留给议会时间,稍晚些时候将动议确立为法律。

今年所有企业总裁都要在年会上接受股东的批准,即使他们此前已长期担任此职。股东们还将就今年公司薪酬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进行投票。

截止2014年年底,退休金基金会须确立应怎样就受益人利益进行投票。明年他们则须就明德议题作出投票,并通知受益人投票结果。

到明年年底时,各上市公司必须让股东们就高管层及董事会的薪酬进行投票做决定。

各企业章程也须做出修改,禁止高额聘用金和解雇费等补偿做法。

错误模式

忧的一面,则是瑞银集团(UBS)与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一方面不得不预留资金以应付可能的官司,另一方面却仍向高层主管提出大幅度加薪。

维特斯坦认为,虽然可以拿公司的业绩和业内其他人的薪酬水平,来给高管的1000万瑞郎加薪幅度作辩解,但许多持股人仍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天文数字。

“支付如此高薪合理吗?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道德角度,我看都不合理。从企业和主管本人来说,在这件事上作出一些节制,这是人格的问题。”

他补充说,只要财务结果仍然是薪酬背后的动力,那么高额年薪就会继续存在。“要想改变奖励文化,就需要从一个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体系,转向一个考虑其它利益相关者的体系,这些利益相关者,就包括低薪职工及其它受业务影响的第三方等。”

绍普指出,另一个阻碍明德动议刹住天文高薪的障碍,是大型企业大多数股份的持股人在国外。

“在高管薪酬问题上,外国持股人与国内持股人的看法并不一致。正因为如此,我预计在高管薪酬领域,不会有大的动作,”他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纽约声誉研究所对瑞士20家大型企业作了舆论调查,发现制表商斯沃琪集团(Swatch)拥有2014年最佳形象。

设于瑞士的跨国钻井企业泛洋公司(Transocean)仍未能从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排名中垫底。

瑞银集团和诺华制药也排在最后几名,部分原因是过高薪酬的负面曝光。

罗氏、生物技术公司爱可泰隆(Actelion)、宝盛银行和瑞士信贷集团也被归为声誉不佳之列。

据声誉研究所所长卡斯腾·威格曼(Carsten Wegmann)介绍,诉讼案件、产品质量、环境效果等因素都决定了舆论对企业的认知,但高额薪酬与奖金却能影响舆论看法。

“制药与银行领域尤其受到薪酬认知的影响,”他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如果他们希望获得人们的更多信任,就需要开展更坦率的对话。”

牢狱威胁

如今为新规定付出代价的,似乎反而是些瑞士的中小企业。受明德动议影响,已有5家小公司从伯尔尼证券交易所退市,另外一家也很快会步其后尘。

“动议本想更多对大企业施加影响,可我们却观察到,身处困境的却是些小企业,”伯尔尼证交所总监卢卡·申克(Luka Schenk)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透露。

“对一些小企业而言,调整公司章程和引进电子投票,都不会带来成本或管理上的好处。此外反而多了刑事责任的威胁。不像那些大公司,中小企业的经理们缺乏长期的法律顾问,他们很担心万一做错事,就得遭受3年的牢狱之苦。”

一些大型企业也对瑞士的规章壁垒越筑越高持保留意见。美国石油业巨头威德福国际有限公司(Weatherford),就把明德动议列为企业选择离开瑞士、入驻爱尔兰的理由之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雀巢(Nestlé)董事长包必达(Peter Brabeck)在接受彭博电视(Bloomberg)采访时,就曾抱怨说,如果持股人只考虑当年的红利,而以条件反射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话,那么目光短浅的薪酬政策就很有可能成为规范。

“权力由董事会移交给股东会和年度选举,可能会产生追求短期利益的倾向,”他在本月初表示:“我们不应该忘记,雀巢持续了近一个半世纪的成功故事,就在于坚实、长期的承诺。”

(翻译: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