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百分之百的有機農業-能實現嗎?

世界上只有1.5%的農業用地採用的是有機耕種;僅有16個國家的有機農田比例達到10%以上。
世界上只有1.5%的農業用地採用的是有機耕種;僅有16個國家的有機農田比例達到10%以上。 Keystone / Z1003/_jens Büttner

雖然有機農業向來被視作綠色及永續發展的方式之一,但斯里蘭卡和瑞士的例子卻告訴我們,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2019年12月斯里蘭卡新任總統戈塔巴亞·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提出了一系列國家級戰略,承諾將該島建成一個富足並擁有美好未來的國家。

在這些雄心勃勃的承諾中,有一條便是發展有機農業、實現“肥料改革”。他宣布將為農民提供免費的有機肥。

2021年4月,拉賈帕克薩宣布從5月起禁止進口化肥及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製劑,因為此類產品的過度使用損害了人民的健康。

但分析家們猜測,其真實原因是外匯儲備不夠:新冠疫情重創了該國的旅遊業,海外勞工的匯款遲遲未到,所以斯里蘭卡無錢進口。中央銀行的統計數據則顯示,該國2020年僅從國外購買肥料就花費了2.59億美元,約佔總進口額的1.6%。

水稻種植季剛開始便宣布這樣的決策,令斯里蘭卡農村馬上陷入了動盪。數千農民走上街頭抗議,稱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此外還要自己生產有機肥。

外部内容

該禁令嚴重威脅了斯里蘭卡最重要的農業種植業。 Verité智庫2021年7月的調研顯示,94%的水稻種植者與89%的茶葉和橡膠生產者都離不開化學肥料。

政府不得不很快收回成命,因為反對的聲音太大,而且食品價格很可能暴漲。該禁令僅推行了7個月,就於11月被撤銷了。

然而斯里蘭卡總統依舊沒有放棄農業的綠色革命,他將過錯歸咎於“化肥黑手黨”,也就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農民和貪汙的官員。

名聲不好

要全面衡量禁令給生產帶來的影響很不容易,因為時間太短了,仍有不少農戶在使用庫存的進口化肥。

儘管如此,2021年5-8月稻穀種植季的平均產量還是下降了,從2020年的每公頃4’552公斤降到2021年的4’307公斤。分析家稱,這可能是因為農戶節約使用了肥料。

外部内容

拉賈帕克薩總統的農業政策之所以導致了災難性後果,主要由於執行不力和過渡時間太短。 Verité的調研顯示,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農民實際上支持政府提出的有機農業建設戰略,但80%的支持者表示這需要好幾年的轉型時間。

“有機耕種在斯里蘭卡農民心中聲譽並不怎麼好,”伯恩專業高校BFH-HAFL的農學家Christoph Studer教授說,“斯里蘭卡政府不再使用‘有機’這一概念,而是採用了‘環境友好’的字眼。”

想在短期內全面推行有機化,做出這樣的決定是考慮不周延的,也把農民推到了錯誤的道路上。 “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Studer說。他還是斯里蘭卡農業企業Baur的顧問,該公司由瑞士移民Alfred Baur於125年前創立。

該企業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化肥進口商,同其他公司一樣,也要適應新的農業政策,開始生產有機肥。 “60年來該國一直在發展高產量農業。人們也知道,斯里蘭卡的農田不足以養活所有人,”他說,“所以這個島上並沒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供農民們開始有機生產。”

雖然私營和公立機構都開始堆肥,但他們尚缺專業知識,難以生產高品質的肥料。
雖然私營和公立機構都開始堆肥,但他們尚缺專業知識,難以生產高品質的肥料。 Christoph Studer

領頭羊前路艱辛

許多國家都倡導有機農業,例如歐盟的“從農場到餐桌戰略”(Farm to Fork),旨在保持有機生態的多樣性。該戰略要求成員國將化肥使用量減少20%,農業用地有機化面積的佔比至少要達到25%。

但鮮有國家會簡單明了地制定政策將本國農業100%有機化,這樣的轉型也無一成功。

2008年亞洲小國不丹稱,到2020年將全面實行有機種植,但到規定日期僅有10%的植物產品和1%的農田得到了有機認證。所以該目標已經推遲至2035年。

聯邦統計局的數據表明,瑞士目前有15%的農民經營著有機農業,不再使用化學殺蟲劑。但農業部並不願大力推進。

去年全國就兩項備受爭議的動議進行了投票:其一是“飲用水”動議,要求取消使用農藥的農民的補貼;另一項是“沒有化學農藥的瑞士”動議,要求全面禁止使用化學農藥。

提案如被通過,瑞士將成為有機種植領域的領頭羊,因為瑞士會是歐洲第一個禁止使用化學合成除草劑和除菌劑的國家。但兩項提案均以約60%的反對票遭到否決。

進化取代革命

其中反農藥動議的發起者、納沙泰爾大學土壤生物學家Edward Mitchell表示,他們低估了農民的反對力量。 “我們應該更好地團結農民,”Mitchell說。佔瑞士人口5%的農民強烈反對該動議。瑞士的農民協會稱,一旦禁用農藥,農產品產量會回落20-40%。

投票宣傳:農場裡立著的牌子,2021年時建議選民反對瑞士的兩項農業動議。
投票宣傳:農場裡立著的牌子,2021年時建議選民反對瑞士的兩項農業動議。 Keystone / Urs Flueeler

政府也建議否決這兩項動議,經濟部長蓋伊·帕爾莫蘭(Guy Parmelin)稱動議“太革命了”,而議會更傾向於朝著永續性農耕“進化”。

像斯里蘭卡那樣給農業化學品下禁令在瑞士可行嗎? “不可行,”Mitchell說。

“斯里蘭卡的情況很特殊,因為他們的政府和工業界關係密切。無論是出於政治、理性的原因,還是由於遊說團體和特殊利害關係的影響,瑞士都不可能和斯里蘭卡一樣。”

外部内容

Mitchell稱,為反對這樣的動議,瑞士的農工產業已投入了上百萬瑞郎。雖然相對於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來說,瑞士的市場很小,但其對農業化工的投入是很多的。 2019年的研究顯示,瑞士的化肥售價比鄰國高出20%,除草劑和殺蟲劑的提價甚至高達63-68%。

產量問題

有機種植的推動者不僅面臨著來自農民和農業化工業的雙重阻力,有機農業的收成欠佳也是一項巨大挑戰。

有機種植研究所(FiBL)的Adrian Müller說,有機農業的平均產量約比傳統農業低20%左右。根莖、塊莖和穀物的產量差異超過了20%,水果、油料作物和豆類及蔬菜的差別會更高,他說。

但Müller和農學家Christoph Studer等其他專家均強調,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以及專門為有機種植而培育的高產作物的研發,同時對農民提供專業訓練,鼓勵他們從事有機生產,以上問題都有望解決。

品種豐富的小型農莊更便於發展有機農業。
品種豐富的小型農莊更便於發展有機農業。 Christoph Studer

目前從事有機農業的農民種植的都是為傳統方式準備的植物種類,所以收成欠佳,Müller說。

此外,國家還必須為農民提供足夠的信息和訓練、津貼,投資研發產量高的有機品種,並供應足量的有機肥。相對長期效應來說,最初的投資是值得的。

“常規的農產品價格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其額外負擔-例如環保的代價很高,”他表示,“雖然無人在超市為此買單,但整個社會都要付出代價。”

Studer說,要實現有機種植就必須一步步來,要以永續農業作為過渡,才能發展有機農業。

從實際操作來說,採用包括大量使用堆肥、不同作物輪作和與固氮的豆類植物間種等方法,來避免土壤的營養物質流失。

在斯里蘭卡的橡膠園裡間種固氮的豆類植物已相當普遍。
在斯里蘭卡的橡膠園裡間種固氮的豆類植物已相當普遍。 Christoph Studer

這樣的轉變需要數年。但像斯里蘭卡這樣已實踐多年的國家,可以為未來提供一種思路,他認為。

“傳統農業在斯里蘭卡站穩腳跟花了幾十年的時間,”Studer的同事Gurbir Singh指出,“有機農業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知識,所以需要的時間也會更多。”

永續農作

農業永續發展的浪潮也改變了農業化學巨頭,例如先正達,就不得不為有機產品研發環境友好型農藥和肥料。

“我們希望無論採用何種方式種植的農民皆可保持永續發展,”該集團永續發展部經理Petra Laux解釋。

先正達正努力減少農業化學品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通過測試和針對特定害蟲提高效力的方法提升農產品的安全性,”Laux說,“先正達會提供訓練和數位輔助用具,幫助農民更精準地使用農藥。”

該公司的綠色產品既有能克制真菌、細菌病害、害蟲、線蟲和雜草的,也有生態刺激劑,可以給植物、種子和根莖使用,促進營養吸收、植物生長,以及提升耐寒或耐熱性。

目前正在中國試用的最新產品是一款有機製品,可以減少浸析,降低對肥料的需求。

對先正達來說,目前這並非主要市場,只佔其總營業額的0.5%不到,因為“天然產品的效力低,”Laux指出。但她依然很樂觀,認為有機市場會持續增長,只要農民能相信其優勢,並有更多的人認可有機產品。

外部内容

先正達的前員工、如今為一家美國駐瑞士企業工作的Shachi Gurumayum認為,對農民來說,永續發展且有利可圖的農業比有機種植更容易獲得青睞。

“我們的問題是如何建立一種既要使用安全產品,又能保障生產力的農業模式,”Gurumayum說。

理論上來講,一個國家是可以百分之百有機種植的,但這會導致農業相關的投資過高。例如要解決土壤肥力、地下水品質、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問題,此外,消費者還要做好為高價有機產品買單的準備。

“用有機食品供養全世界是有可能的,但人們必須改變自己的習慣。我們必須少吃肉,不能再浪費食物了,”Christoph Studer表示。

(譯自德語:宋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