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圣哥达:瑞士小传(三)

圣哥达铁路工人罢工惨遭镇压 SRF/aus: Gotthard - als die Technik Weltgeschichte schrieb

1875年7月28日,圣哥达铁路工地。衣衫褴褛的工人们以榔头和铁铲为武器,封堵了隧道入口。面对闻讯赶来的警察,他们用意大利语宣泄着对恶劣环境和待遇的不满。突然,枪声大作,4名劳工倒在血泊之中,另有多人重伤。

对瑞士工业和金融界领袖、铁路公司主席埃舍(Alfred Escher)和总工程师法夫勒(Louis Favre)来说,建造一条穿越大山的铁路可谓毕生梦想。他们并非对工人疾苦充耳不闻,但在资本当道的年代,还有很多事情更令其心焦:不时发生的坑道突水和爆破事故、山体滑坡、传染病和罢工事件始终在延缓工程进度。更不幸的是,预算被证明严重低估,“大萧条”的到来则恶化了融资环境,给工程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像魔鬼桥所证明的,山脚下的居民素知基础设施的重要性。1708年,雪轮峡附近的村镇委托沃邦之徒莫莱蒂尼(Pietro Morettini)开凿了64米长的“乌里洞(Urnerloch)”,系阿尔卑斯地区第一条隧道。联邦成立后,瑞士铁路建设也在私人投资下迎头赶上,1860年总里程超过1000千米,1870年铁路网已覆盖主要城市。但是,最关键的阿尔卑斯铁路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资本和劳工,这是缺煤少铁、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和劳动力有限的瑞士所不具备的。

苏黎世主火车站前的埃舍像 RDB

经过旷日持久的游说和争论,联邦议会在施普吕根、卢克玛尼尔、圣哥达和辛普朗四个山口中选择建造圣哥达铁路。项目预算高达2.3亿瑞郎(当时联邦政府年收入仅1500万瑞郎),不得不半数依靠外国政府支持。鉴于该通道的军事和经济意义,意大利、德国和瑞士缔约合作,三国分别出资3000万、5500万和2800万瑞郎。

圣哥达铁路1872年开工,不料陷入重重困境,只好将线路设计得更陡,转弯更急,原定的双轨减为单轨。为说服瑞士政府追加资金,埃舍1878年辞去了铁路公司主席职务。次年,法夫勒在视察隧道时因心脏病发作去世。1882年,圣哥达铁路终于以巨大代价(仅隧道建设就造成177名工人牺牲,多数为意大利劳工)竣工,15千米长的隧道(在1906年被辛普朗隧道超越前)冠绝全球。它不仅促进了瑞士国内市场整合,也使瑞士保住了南北枢纽的地位。

铁路建设是瑞士现代化的缩影。瑞士人对于新技术和新制度态度谨慎,不敢为天下先,却能够在特定领域后来居上,达致卓越。作为小国,瑞士几乎没有诞生过基础性、划时代的发明,并不存在所谓“创新的基因”(以出生地计算,即排除爱因斯坦、鲁日奇卡、施陶丁格等移民,瑞士诺贝尔奖得主仅16人,还不及奥地利的17人),但其社会取得的成就无可置疑。

亨利·杜南(1901年) ICRC

瑞士企业同样始于模仿。不过,完善的法治保障、有力的行业组织和自由的市场环境使其能够专注利基,不断改良,树立品牌。各级政府无权任意折腾市场,只能通过支持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松绑,提升区位的吸引力。西北各国专家带来了经验和技术,东南邻邦的廉价劳动力则用之不竭。1888年,瑞士历史上移民迁入首次超过迁出,这一趋势保持至今。此谓人和。

当山峦标志着闭塞,山口则象征着开放。远离海洋,国内市场狭小,不妨碍瑞士企业成为国际化的先导。欧洲作为进军全球的门户,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和投资市场。瑞士人均出口额很可能在1848年就已是世界第一,出口占瑞士社会总产值比重在19世纪末达到2/3。居欧陆中央,瑞士人博采众长,机械、金属和化学工业学习英、德而不逊,钟表、珠宝和金融产业取自法、意而过之。此谓地利。

20世纪初,人类多数地区还未觉醒,欧洲仍是国际事务的主宰。故富甲欧洲,即富甲天下。自1863年杜南(Henri Dunant)创立红十字会、1871年全国参与安置法国布尔巴基(Bourbaki)军团之后,瑞士以人道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典范自居。它活跃于形成中的世界舞台,谋求与其国力不相称的地位,积极扮演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东道主,热衷于在大国之间外交斡旋。此谓天时。

可惜,社会矛盾被繁荣所掩盖的“美好时代”在1914年戛然而止。当保护主义和帝国主义唱响主旋律,小国的和平努力丝毫不能阻止列强走向敌对。欧洲从顶峰跌落,各国重筑壁垒,瑞士又将何去何从?

位于卢塞恩的《布尔巴基全景图》局部,纪念1871年2月普法战争期间,瑞士政府和民众收容逃入境内的法国将领布尔巴基所率军团8.7万人之事。 Keystone

作者简介

他山未眠客,现居瑞士,平日碌于生计,闲时颇好文史。尝闻友人怨文字不通,不得尽观瑞士繁荣之由,又睹媒体人云亦云,报道不乏陈见疏漏。故作此文,凡五章,试以不足万言梳理海尔维蒂发展大略,欲抛砖引玉,洗刷视听,敬献于同好瑞士之华人读者。

*编者:《圣哥达:瑞士小传》系列由他山未眠客供稿,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瑞士资讯swissinfo.ch分五期刊登。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