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成功的中国人

成功人士-穆淑萍. Righetti/Rezo

勤奋、敬业、灵活:来自中国的深具领导能力的管理人才逐渐占领了西方社会的劳工市场,对瑞士人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包括在高级领导阶层。

在瑞士的几位成功的中国人在此介绍他们在瑞士的项目、他们取得的成绩以及中瑞之间各方面的差距、工作及业余生活。

穆淑萍(音译)所乘的飞机在日内瓦机场降落那天恰恰是一个星期天,大街上笼罩着一种周日的静寂:所有商店、饭店都不营业。淑萍对瑞士因此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中国人顾客至上,而瑞士人更关注员工的利益。

淑萍属于新一代的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向往成功、聪明、灵活。1998年,当穆淑萍来到日内瓦时,瑞士有3774名中国人,而2004年,已经增长到6611名。

勤奋而求知的中国人

日内瓦生活着约1100名中国人,是瑞士第三大“中国城”,苏黎世有1363名中国人,其次是沃州1200名。根据瑞士联邦统计,中国学生在瑞士重要的酒店管理学校中所占的比例遥居第二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也是中国人喜欢光顾的学院,他们在那里学习电工、化学和信息科学。据苏黎世中国学生会给出的数据显示,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附近的苏黎世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人数为500-600人。中国大学生被公认为有抱负而且向往成功。

瑞典市场调查公司Universum做了一项关于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证明:半数以上的中国毕业生以进入管理阶层的职业生涯为目标,而在瑞士大学生中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抱有这类雄心。

保罗谢勒研究所(Paul Scherrer Institute PSI)所长Ralph Eichler这样评价他的10名来自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勤奋而求知欲强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其中一位中国女科学工作者,居然在来瑞士的第二天,就能说出瑞士全部河流的名称,甚至知道,20瑞郎钱币上的头像是作曲家Arthur Honegger,而Eichler本人都不得不从裤兜中掏出一张20瑞郎钱币进行核实。

60岁的陈千红(音译)和62岁的丈夫魏富强(音译)从1998年开始在研究所工作,刚开始时,最令他们吃惊的是:瑞士的学习生活并不是非常紧张。在工作场所,职员也比较自由,而在中国,职工一定要服从上级的命令。中国的大学中,普遍存在一种风气―就是人人都要努力争当第一。

中国人的实力

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升入瑞士企业上层管理机构就不足为奇了:例如,沙夫豪森(Schaffhausen)工业企业Georg Fischer的理事就由44岁的张志强(音译)担任。这一拥有1300名职工的企业,去年在中国创益2亿4千万瑞郎。企业总裁Georg Fischer说:“这样的成绩归功于有一位中国管理人才,中国的动力非常大,而且变化也很快,这就要求拥有一位当地的管理人员,发挥其影响力,这样才能适应高要求的需要。”

中国人进入瑞士领导阶层的现象还会进一步发展下去。史宾沙管理顾问公司(Spencer Stuart)的合作伙伴Roger Rytz证实说:“这两年中国人进入理事会和高层管理阶层的趋势在逐步增长。”

像穆淑萍一样,另一位中国人王泽江(音译)也在瑞士成立了公司,在完成了哲学和政治科学学业之后,他建立了两个中国医学中心,这两个中医中心后来被Hirslanden集团买下,与之合作又开办了另外两个中医中心。最后他收购了巴登(Baden)的国际物流公司,主要业务是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工业知识、各种服务和产品架起桥梁。

中国的管理人员很难适应欧洲的工作环境。Multis TCL公司总裁李东胜(音译)感慨地说:“我们必须学会严格地区分工作和私人生活。”在西方很少有人自愿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工作领域之外,人们还需要有足够的个人空间。

王泽江也有同样的感受:“中国人在职业领域中,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并情愿做出牺牲。”但是欧洲的生活方式似乎影响了瑞士的中国人,王泽江承认:“我已经变得非常欧洲化了,通常情况下我不在周末安排商业谈话,我将周末留给我的家庭。”

资料来源:Facts,Andreas Güntert、Nadja Pastega

发表评论/查看留言外部链接

1998年瑞士有3774名中国人,2004年已增长到6611名。
目前在瑞士中国人最多的三个地区是:
苏黎世1363名;沃州1200名,日内瓦1100名。

穆淑萍、陈千红及丈夫魏富强、张志强、王泽江等均是在瑞士较成功的中国人。

保罗谢勒研究所(Paul Scherrer Institute PSI)所长Ralph Eichler评价:勤奋而求知欲强是中国人共同的特点。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和苏黎世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人数约有500-600人。

中国在瑞士重要的酒店管理学校中学生所占的比例占所有学生人数的第二位。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