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关于中国的七个小感悟 ……

我的我的同桌健一(Kenichi)在大连 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提供

北京机场。2004年8月。我和我的同学辛迪走出机场,准备拦出租车。我有点紧张,身边围着一大群人,闹哄哄地没个完。他们走上前问我,“打车吗?打车吗?”我答应了其中一个,为我们找到一辆车而松了一口气。可是这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在服务稀缺、物价昂贵的瑞士了。

在这里是人们主动前来寻求提供服务。下次我可得机灵点。辛迪对我说我们不应该这么快就答应别人,而是得先讨价还价一番。最后我们大概付了正常价钱的三倍车钱。我怎么可以这么幼稚呢?感悟一:学会讨价还价,切记切记。

安羽(Jeyanthy GEYMEIER)

1980年出生,2007年获得汉学硕士学位,2004/2005学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留学,现为洛桑大学校友会组织协调人。

到了北京语言大学后,我和同班同学倪(Nhi)共住一间宿舍。她比我早来一段时间,之后会留在这所学校继续学习,而我计划去别的地方。我和班上的其他一些同学一起办理转往其他大学的迁移手续,结果发现我们的奖学金申请材料被“遗留”在了瑞士,这才导致所有学生都被领到了同一所大学。最后我们自己设法解决了问题。感悟二:学会灵活办事和适应各种环境,因为在中国,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预见的。

中午饭。到了中国后,我们几个人第一次到校外的一家餐馆吃饭。一个身材高大、举止优雅的中国男子走进来,坐在我们旁边的一张小一点儿的餐桌旁。听见我们用结结巴巴的中文点菜,他对我们笑了笑。“你们从哪里来?”他用英语问道。我们邀请他坐过来,以便进一步交谈。我们向他解释了正在为选择去哪所学校而为难的状况。我和他说起一个朋友推荐我去大连。“大连?我就是大连人!”他接着说,“如果你想去大连,那就去大连理工大学吧。这所学校有点偏远,但至少你不会老想着在城里到处疯玩儿。有一所学校在市中心,可是里面欧洲的留学生太多了。我就建议你这么多。”我感到这位中国男子十分友好、热情,一点儿也不见外。这和我们瑞士人“不愿意去打扰别人”的拘束心理大不一样,令我耳目一新。感悟三:保持开放的思维意识,无限的可能性就会向你敞开。

我抵达大连机场,一位张先生拿着一块写有我名字的牌子来接机,和他一块儿来的还有一位司机,一起接我回学校。张先生是做行政工作的,但他自称“老师”,以至于我一直以为他从事的是教学工作……我想我还得继续好好学习中文。我们到了我将入住的宿舍门口,想到自己即将和另一个人分享这间屋子,我在心里默念自己能和新的室友相处愉快。亚纪子(Akiko)是日本人,此时她还在睡觉,大概是没料到我们会到得这么早。“哦,老师好。”她和我们打了个招呼,看上去非常和气。我感觉我们应该能相处得不错……这时我开始有点感谢我父亲的一位合伙人了,她是中国人,多亏她帮助我在这所大学里找到了这间宿舍。感悟四:如果你想做成什么,就好好动用你的“关系”(人际脉络)。

由于我到学校时,课程已经开始一周了,我被允许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某一难度的课程。学校向我推荐了符合我实际水平的一种课程以及另一种稍微难一些的课程。我从来都是个喜欢啃硬骨头的人,所以就选了高级班,心里明白自己以后可是一刻也不能闲着了。在课上,老师一连讲了45分钟没有停下来,这下我可傻了眼。我尝试着去听懂一些字词,可是最后我意识到,唯一听明白的一句话只是“回家作业”。于是,整整三个月,我奋战在学海中,往脑子里塞满各种词汇,反反复复地背课文,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爆炸了……但是,慢慢地,我能够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了,舌头也不打结了,开始往外蹦出了已经学过的词汇。终于有一天,我感到自己顿悟了。那些原来像谜一般的字词终于以符合逻辑的顺序乖乖地排列在了一起。我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就好像原来笼罩在我大脑中的迷雾逐渐散开,一幅美丽的风景清晰地展现出来。有一天,老师在课上对大家宣布:“我想祝贺班上的两位同学,他们在最近的几个月里获得了很大进步,跟上了全班的水平。”她说的是我和我同桌的一位日本同学。感悟五:勤奋学习,你会得到回报的!

《我们记忆中的中国》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样书 swissinfo.ch

我很喜欢旅游,因为我喜欢品尝各地的美食,在中国的这一年我的体重估计增长了5公斤。我还记得大清早在小摊上吃早饭的场景,蘸着醋吃小笼包、喝着热豆浆;大冬天那一碗热乎乎堆满了各式蔬菜和肉的粥,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皮蛋粥了;晚上的烤串摊边上,一边吃着一串串的烤鸡心,一边喝啤酒。还有中国著名的火锅,现在每次回想起来都要流口水。中国不同的地域催生出了不同的菜肴和各式各样的烹饪方式,令我感到十分惊奇。我记得有一次问一个出租车司机他最喜欢吃什么菜。他愣住了,没回过神来回答我的问题。我想中国大概是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道菜肴吧。我在中国的东南西北部都旅游过,这一点可以确定。感悟六:如果你想完全融入一个国家的文化,那就好好地敞开你的胃,享受她的美食吧。

2005年7月回瑞士后,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重新适应这边的慢节奏和人们“彬彬有礼”的习惯。在取得汉学硕士学位后,2007年8月我再次出发前往中国,这一次是为了工作。先在一家体育类的公司工作,接着在厦门附近的一所大学里教法语和英语,最后到了北京。我想做些和瑞士有关的工作,于是在瑞中商会北京分部找到了一个实习岗位。三个月后,我被正式聘为商会的公关传播负责人。很快,四年以后,我开始承担商会的领导工作。2013年3月,我去马来西亚的瑞士大使馆工作了几个月,随后回到瑞士。回来以后的日子有点让人难以忍受,感觉自己完全脱离了亚洲的那种活力。经过了一年的找工作过程,2014年10月,我开始在洛桑大学的校友会担任组织和协调人的工作。另外,我还试着和一个朋友一起学习交流,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汉语水平。同时,出于兴趣爱好,我参加了一个草药经营方面的培训班。天知道,或许有一天我能够把汉语和对草药的热爱结合在一起呢……无论如何,我心里明白,自己和中国的缘分还在继续。感悟七:一切由着自己的心意,该来到的总会来到。

未完待续……

*本文经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同意,转载自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我们记忆中的中国》一书。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