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人都知道的一位中国姑娘

Linna Sun 与鹦鹉在观众席上
2019年,科尼百年大庆推出的节目非常精彩,其中Linna一家的训鹦鹉引起轰动。 邵大海,瑞士资讯Swissinfo.ch

提起瑞士会想到什么,大家的答案或许万变不离其宗,而瑞士人的回答一定与你不同,其中经久不变的一定有一个“科尼”,它是伴着瑞士几代人成长、已有百年历史的马戏团。在这个传统瑞士马戏团中有一个中国姑娘的身影,她就是马戏团少东家Franco Knie jun.的中国太太Linna。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2019年是科尼百年大庆的一年,科尼占据了瑞士电视、报刊的大小版面。而同时他们今年的巡演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0月底 ,这一年的演出季即将接近尾声。这一天是他们在伯尔尼高原地区图恩小城的最后一天,当天他们将向法语区弗里堡迁徙。瑞士资讯swissinfo.ch安排在这里,采访科尼(Knie)马戏团的第七代传人Franco和他的中国妻子Linna。

天气有些阴沉,天空中飘着绵绵细雨,一路过来的时候,整齐泊在公路旁蓝白相间的科尼房车群就已经逐渐映入眼帘,距离图恩火车站不远处的马戏团营地更是被演出用的圆顶大帐蓬和整齐排列的一排排房车烘托出浓浓的马戏味道。

因为是最后一天,马戏团的营地上显得格外宁静,只有一队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营地参观马戏团动物园。孩子们身上穿着的明黄色醒目背心在灰蒙蒙的细雨中显得格外刺眼。当Franco和Linna从一排房车后面走过来的时候,小朋友和老师们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两位大名鼎鼎的科尼人,他们的目光集中在动物园里晃来晃去的骆驼身上。

1803年弗里德里希·科尼(Friedrich Knie)创建了科尼马戏团。

200多年来,科尼一直是欧洲著名马戏团之一。

1919年正式成立国家马戏团。

每年从3月至11月是科尼的演出季节。

科尼国家马戏团有限公司,是一个100%家庭企业,拥有来自15个国家的200多名员工。

Rapperswil的冬季住宅区和科尼动物园也属于马戏团所有。

这就是瑞士人对待名人的态度,在台下为你大声喝彩,而在生活中把你当成最普通的一员。

采访在一辆专门用来会客的小房车里进行,木桌木凳返璞归真,将这对科尼伉俪衬得更加英姿飒爽。尽管这一天是整个马戏团搬家的日子,全团人马加上全部1500吨装备材料都要按部就班地装车转移,但在他们脸上却找不到一丝忙乱,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Franco有一张非常亲和的面孔,40岁上下的年纪,脸上却似乎尚未完全脱去童真,他是马戏团的顶梁柱,负责技术装备和所有物资的运输。他身边的中国妻子Linna也是身着便服,一件宽大的浅色粗线毛衣让她看起来舒适随意,标准的娃娃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虽然来自遥远的两个国度,但是从Franco和Linna身上,能一眼认出夫妻相。

两条铁纪律

与他们的交谈有些像老朋友聊天,作为一个大家族企业的核心人物,Franco很为科尼感到骄傲,他告诉瑞士资讯,科尼马戏团是一个纯家族企业,自负盈亏,不需要任何的资助。科尼还被誉为管理得最好的多文化团体,约240名成员来自约15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而科尼家族在马戏团中起着类似“家长”的作用,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小社会里,要想相安无事地生活在一起,必须有明确的规章。

相关内容
金色梦想

相关内容

瑞士国家马戏团2019舞台精彩瞬间

此内容发布于 今年是瑞士国家马戏团-科尼(knie)- 100岁生日。科尼家族在瑞士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他们陪伴了瑞士几代人共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

更多阅览 瑞士国家马戏团2019舞台精彩瞬间

每个演出季马戏团都会从世界各地招募杂技演员,“我们马戏团有两条‘铁的纪律’,就是不谈政治、不谈宗教,本着这两条规定,马戏团里的各国演员都能够和平相处,当然有时候也不可避免有一些小摩擦,但这也是人性的一面,”Franco说。

出生在马戏团的人生

对于Franco来说,没有一种文化是难以理解的,“这取决于你愿不愿意去理解,每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在演出季节开始之前,我们都会为这些国际演员们讲解在瑞士的须知,我们会尽量为演员们提供充分的信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为了方便沟通,我们也会安排翻译,演员们一般在我们这里生活8个月,他们会适应这里的环境。”

作为出生在马戏团的后代,是不是注定一生留在马戏团,对这个问题Franco说:“并不一定,小的时候,我们并未被强迫一定要留在马戏团,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觉得这是聪明的做法,因为强迫反而会令孩子逆反。”他从小就喜欢摆弄电脑,后来学了信息学,他完全有可能有一份其他的工作。然而他还是回到了马戏团,岁月如梭,“如今我已经在家族马戏团中活跃了20年,我对马戏团有一份责任感。”

对于他们的儿子小瑞以后是否会留在马戏团还不能定论,“他今年13岁,在马戏团出生,和动物一起长大,他现在在上初中,功课很紧,只是在假期的时候在马戏团帮忙,对于以后的方向,他还没有想法。”

说起太太Linna,Franco眼里充满笑意,他说:“我们是一见钟情,现在已经结婚20年了,我们的婚姻幸福,我们彼此需要对方。”他们的爱情故事并不曲折,他们是在Linna作为中国优秀杂技演员来科尼客座演出时相识,演出任务结束后回国,Franco追到中国,把她追回了瑞士。

马戏团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份生活,这份生活或许简单,或许繁忙,但是最后生活里都会有一个规律可循。而马戏团的生活又是怎样呢?

Franco形容马戏团里的生活是“在路上,在运动中”,“我不能想象每天坐在办公室里8小时,我很享受这份自由,我们接触很多人,我们看到的很多,我们辗转于瑞士的许多城市,”至于在马戏团生活有什么缺点,Franco说:“我们总是要经历聚散,每当一年的演出季结束,就是和演员们告别的时刻。”

马戏团对于瑞士人意味着什么,Franco说:“我们有我们的忠实粉丝,他们是看马戏长大的,并把看马戏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与我们的观众之间有着紧密的连接纽带,马戏团是瑞士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瑞士质量的代表。”

大型野兽

马戏团近些年放弃了大型野兽的演出,但是这并未影响到马戏团的受欢迎程度。“大型猛兽的缺席,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损失,的确有些观众会留恋那些大型动物的演出,我们用最大的爱心对待我们的动物,但是现在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豢养大型猛兽,因此我们自愿放弃了这类节目。”

以前Franco一家负责训象,放弃大型动物参演之后,他们尝试创新节目,比如去年他们推出了玄妙无人机光效节目,这是无人机全球首次出现在马戏团。今年他们的节目是训鹦鹉,也受到热赞。

做自己

在Franco接受采访的时候Linna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时而与丈夫相视点头微笑,两人之间的默契溢于言表。她已经结婚快20年了,马戏团已经无疑是她的家,除了Franco和儿子小瑞(Chris Knie)之外,这个家庭还有许多其他成员,马戏团每年迎来送往许多来自各种文化的演员,她把他们也看成是家庭成员。

虽然贵为马戏团的“少奶奶”,但她对任何人都非常礼貌热忱,每次遇到马戏团的人,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演员,她都会驻足与他们聊几句,脸上总是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作为一位瑞士名人,她常常会被人认出来,甚至在意大利和希腊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很骄傲,不是因为我们是名人,而是说明人们喜欢我们的节目,看到我们就会想到大象。这是人们对我们的肯定,对我们对动物的态度的肯定。”

相关内容
Franco、费德勒、Linna

相关内容

Franco和Linna的朋友圈

此内容发布于 马戏团的生活,用Franco的话说,就是在路上,在运动中,认识很多人,Linna说,无论是费德勒还是其他名流,…

更多阅览 Franco和Linna的朋友圈

像每位瑞士名人一样,他们非常低调,Linna从不刻意做任何事情。“我觉得我们整天在舞台上,曝光率已经很高了,不需要更多的曝光。瑞士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自己也是本着开放心态对待人和事物。”

他们一家与费德勒一家非常熟络,有时候两家会聚在一起,“费德勒一家也很低调,平和,我们在一起也一样聊聊家常,谈谈孩子上学这些平常的事。不光费德勒,我们和任何人的交往都非常自然,随意。”

Linna曾是中国一位优秀的杂技演员,问她是否能想象如果不出国留在中国生活,她坦言无法想象,“因为从小就‘不着家’,我不能想象很长时间在一个地方生活。现在因为网络的发达,已经不再那么想家了。”

对于“融入”她觉得不必总想着融入这回事,“我觉得其实哪里的人并没有很大区别,主要是人的主观意识,我会按照我的想法去行事,而不是因为我是瑞士人或是中国人。“

当被问到她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瑞士人的时候,她的回答亮了,她说:“我是我自己。我们在瑞士也会过中秋节,也会带小瑞回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

那么她是否把一些中国的元素带入了瑞士的马戏团,她说:“我就是科尼马戏团的中国元素,这就够了。”

百年来,科尼马戏团伴随着瑞士几代人的成长,直至今天它还是瑞士人休闲生活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没有看过马戏的人不是真正的瑞士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