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身懷絕技的瑞士牛鈴鐵匠

打铁炉中,熊熊的火焰呼呼地舔舐着一块烧红的尚未成型的牛铃。
打鐵爐中,熊熊的火焰呼呼地舔舐著一塊燒紅的尚未成型的牛鈴鋼板。 Dahai Shao, Swissinfo.ch

瑞士阿彭策爾州阿爾卑斯山每年的奶牛上山和下山節時,領頭的三頭奶牛各戴一隻巨大的牛鈴,這三隻牛鈴之前一直都出自奧地利鐵匠之手,因為瑞士無人能造,直到他進入鐵匠行業。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他就是在瑞士東部阿彭策爾州一個叫Gossau的小鎮開牛鈴鐵匠工坊的彼得·普萊西格(Peter Preisig)先生。去採訪這位手工打造牛鈴的鐵匠之前,我並不知道他是一位掌握獨門絕技的鐵匠。

工坊設在一個較為偏僻的樹林邊上,目的是為了打鐵的時候不擾民。據他介紹,這個工坊的前身曾是一家火藥廠,廠房曾9次被炸上天。如今輾轉成為他的打鐵工坊。

故事得從他如何成為一名鐵匠說起。普萊西格從小就對音樂、唱歌、手工藝技術有濃厚的興趣,一直生活在與牛鈴習俗息息相關的環境中。上世紀70、80年代,他看到阿爾卑斯這種牛鈴製作工藝和技術一步步走向滅亡,便產生了保留這門古老手藝的想法。

普萊西格在成為鐵匠之前,曾經接受過多年汽車行業的各種職業培訓,後來轉行成為了一位資深機械製造的學徒培訓師。唯獨這門他無處可學的阿爾卑斯牛鈴鐵匠技藝,卻成了他今天的職業。

從1998年起,他利用業餘時間揣摩,終於在近20年後,破解了這門瑞士工匠們無數次嘗試無果、幾乎滅絕的技術。在此之前,所有被稱為森圖姆 (Senntumschellen)的牛鈴均出自奧地利Tirol地區,今天那裡唯一一位還掌握這項技能的工匠,名叫Emil Mattle。

4年前,普萊西格放棄之前的職業,成為了一名全職牛鈴鐵匠。

獨門絕技

所謂的森圖姆牛鈴(Senntumschellen),就是三個採用火沁燒銅工藝(Feuervermessing)手工打造、以相互協調的泛音(和音)分別為6-7-8組合成的一組巨大牛鈴。而且,在每年阿彭策爾奶牛上山和下山節時,只有領頭的三頭牛才有資格佩戴。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雖然阿彭策爾的這個傳統習俗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森圖姆牛鈴在普萊西格之前一直都從奧地利進口,因為瑞士無人會造。22年前,普萊西格利用業餘時間,開始研究森圖姆牛鈴的打造方法。當時這種火沁燒銅工藝(Feuervermessingen)沒有文獻記載,他結識過今天還在製作這種牛鈴的奧地利鐵匠,但是作為一門秘密的手工藝,他未能從那位鐵匠那裡得到任何信息。

上千度的高溫,數百次的錘打

說話間,裁剪好的鋼板已在爐中被燒的通紅,他用鐵鎚在燒紅的鋼板上一錘一鎚敲打,聲音震耳欲聾。冷卻後再次燒紅,再錘再打……如此往復大約20次。原本的鋼板漸漸變成了半個牛鈴的形狀。一隻牛鈴大約需要這麼上千次錘打,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正確的形狀。

在這裡,你能用眼睛看到什麼是千錘百煉。

對於普萊西格來說,如此簡單的原材料,卻能創造出擁有如此豐富音調和美妙音色的樂器,正是這門手藝的迷人之處。

最後是最困難、最神秘、也是最藝術的部分:火沁燒銅工(Feuervermessingen)。牛鈴打造成型後,並不能發出悅耳的聲音,現在普萊西格給它穿上泥衣,在牛鈴和泥衣之間放入砸癟的子彈殼(含銅成分的材料,彈殼的材質是黃銅,銅+鋅),晾乾後,便可在他自製的煉鈴爐中燒製了。 (這裡的工藝屬於保密部分)。

相关内容
瑞士牛铃绝技的保留与传承 - 手工打造阿尔卑斯牛铃的全过程

相关内容

他會是瑞士最後的牛鈴工匠嗎?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東部遠離住宅區的一個小村樹林邊緣,孤零零的一座鐵匠工坊裡,一個貼著幾張樂譜的打鐵爐中,熊熊的火焰呼呼地舔舐著一塊燒紅的鋼板,鐵匠彼得·普萊西格正在一錘一錘地捶打著一個尚未成形的巨型牛鈴。

更多阅览 他會是瑞士最後的牛鈴工匠嗎?

可遇而不可求

其實整個秘密就在於如何讓牛鈴產生出動聽的聲音,而優美的音質、音色、音調均來自這層在1500°C -1600°C高溫下燒溶沁入牛鈴鋼板和覆蓋在表面的黃銅或青銅產生的。沒有這道工序,敲擊牛鈴只會聽到鐵皮的聲音,而經過這道燒銅工序後,牛鈴就有了靈魂,能發出音域寬廣、音色優美綿長的鐘鈴聲。 (具體製作工藝請參看上面的畫廊和下面的影片)

但是,牛鈴的聲音基本上是一種偶然,當牛鈴生成的那一刻-也就是泥衣被剝掉的時候,它的音質音調便已被決定了。它有可能發出和諧的天籟之音,也可能……你永遠無法知道,你打開的是什麼,這已經不在人的掌控之中了。這正是其魅力所在:可遇而不可求,手工打造的每一隻牛鈴發出的聲音和外觀都不可能一樣,每一件都是絕品。

牛鈴對於牧民真的還有那麼重要嗎?

牛鈴最初的作用是奶牛在大霧中或從牧場走失時,主人可以根據牛鈴的聲音找到奶牛,或者根據不同的牛鈴聲判斷哪頭牛是誰家的。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牛鈴對於阿爾卑斯農戶真的還有那麼重要嗎?科技手段是否能夠取代傳統工藝?

“能,從實用和使用的角度說,GPS能夠代替牛鈴,但是代替不了它背後的文化。”普萊西格說。

試想一下,如果阿爾卑斯山上沒有奶牛,那就是一座死山;如果有奶牛而沒有牛鈴聲,是不是也很奇怪?那樣大山就沒有了靈魂,牛鈴和大山在一起才是一種和諧。

阿爾卑斯農家的生活是與聲音緊密相連的,無論是歌唱還是樂器。而牛鈴對於阿爾卑斯牧民來說並非只是戴在奶牛脖子上的一個聲響工具,其意義早已超越了它的實用性。普萊西格打造的這種牛鈴主要用於沿襲阿彭策爾州Säntis地區的文化習俗,比如當地的除夕老人(Silvesterchläusen),奶牛上山或下山節,另外還提供給牛鈴收藏、愛好者、粉絲等。

牛鈴對於瑞士山區的牧民來說,已不僅僅是一個工具,而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的生活是與牛鈴綁定的。農戶家中無論是否有牛,但幾乎家家有牛鈴,許多家庭會有一組森圖姆牛鈴(Senntumschellen)。

而且這種牛鈴並非只有在傳統節日上才亮相。當地農戶婚喪嫁娶、小型的家庭聚會,或者一個晴朗的周末,用上這三件“樂器”,載歌不一定載舞,就會為節慶和聚會增添一種歡樂的氣氛。此外,瑞士聯邦每三年還舉辦一屆聯邦級牛鈴節,可見牛鈴在瑞士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瑞士,牛或羊帶的鈴分為Schelle和Glocke。

本文中提及牛鈴是Schellen,屬於傳統手工打造品。按照普萊西格的說法,瑞士99%的Schellen是通過所謂的工業流程機器製作(沖壓成形)的,將兩個壓製成型的部分焊接做一起,之後再電鍍一層銅。人們在紀念品商店買到的牛鈴就是這類,發出的聲音被稱之為工業原聲。

Glocken用青銅鑄造,小的稱之為鈴,大一些的被稱之為鍾,人們平時聽到的教堂的鐘聲屬於這一類。

另外還有一種被稱之為Rolle的圓形的鈴鐺,這是阿彭策爾州除夕老人(Silvesterchläusen)佩戴的,是人戴的,而非牛。

保留與傳承

普萊西格在他的網站(德)外部链接上寫著:我的目標是將這門滅絕的手藝以其原本的樣子保留並傳承下去。“保留這門手藝的目標我做到了。”普萊西格驕傲地說。

那麼傳承呢?

普萊西格今年45歲,有三個孩子,目前都在接受職業(學徒)教育,最小的是男孩,今年17歲,目前在學習街道修建,偶爾來工坊幫忙。說到他手藝的傳承,他說,這不是一個典型的女性職業,但是兒子對這門鐵匠的手藝似乎沒有那麼大的熱情。

如果兒子不願意子承父業又該如何?普萊西格笑著說:“也許有一天,我遇到一個有緣人,一個熱愛這門手藝的男孩,也許我會傳授給他吧。但這是後話。”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這門古老手工藝,可以聯繫預約普萊西格(德)外部链接先生,他可以給你示範牛鈴的打造過程。

相关内容
手工打造的磬是这样的声音

相关内容

手工打造的磬是这样的声音

此内容发布于 磬的音色从空灵清脆到浑厚低沉,仿佛在空谷回响,余音袅袅,细腻绵长。10个人中有9个听到这个声音,会说,真好听。

更多阅览 手工打造的磬是这样的声音

理想與金錢

普萊西格知道,作為靠手藝吃飯的匠人他不會成為有錢人,但他有幸福的家庭,有自己熱愛的事業,人必須在理想與賺錢之間找到平衡。做牛鈴是他最喜歡的事情,能養家糊口他是滿足的。

“無論如何,我非常感謝我的太太和家人,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我曾經學過很多職業,做過很多工作,他們都一直站在我身後。而且也一定為我感到高興和自豪!”普萊西格一再強調說。

然而,這個職業需要健康的身體,普萊西格也沒想要將鐵匠這個職業做到生命的終點。他說:“時而會有那麼一天,我會想,如果體力跟不上了,我明年會做什麼?”他腦子裡有很多想法和選項。他說,20年後,他也許會做點別的。

作為一個鐵匠,工作中當然有高潮也有低谷,他說,他最開心的時刻,是當他觸及牛鈴或磬的時候。他用手彈了一下手邊的磬,那清亮聲音在工坊裡迴盪了半分鐘,他沒有說話,靜靜地聽著磬的餘音緩緩消失。

“牛鈴對於阿爾卑斯山區的人來說,是一種生活品質的象徵,它不是一種剛需,只是一種文化,它讓生活更有價值和品味,就像音樂、紅酒、舞蹈之於生活一樣。”

當地有一句諺語說:人們對家鄉的思念都繫於一個牛鈴(Das ganze Heimat ist verbunden in eine Schelle)。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