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当瑞士姑娘舞起中国水袖

瑞士姑娘苏瑞不仅会跳中国舞,还在香山传播瑞士民俗音乐文化 2dancelu.ch

在瑞士,并非人人都是银行家;也并非人人都腰缠万贯。但无论富有与否,追梦,是许多人的生存要义,就像卢塞恩的姑娘苏瑞。3年前,她放弃了瑞信银行的工作, 只为了圆一个能够跳上中国舞的梦。

2015年瑞士春节联欢晚会,苏瑞和李牧(中国旅游卫视主持人)两个瑞士人,一个打着中国快板儿、一个敲着瑞士木勺,为观众带来一曲精彩的打击乐。晚会过后几天,苏瑞接受了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电话采访,采访中,她的嗓音有些沙哑,因为白天已经在艾格峰附近的饭店工作了一整天,“海拔1800多米呢,”她笑着说。追梦,不易。

与中国舞一见钟情

“2003年我要周游世界,于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住了3周。在地铁里、街上,我通过广告接触到中国舞,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它的乐曲、服装、动作,显得那么和谐。回到瑞士,我就想学中国舞”。

苏瑞(Sonja Rösli)从7、8岁起就开始学习舞蹈,“我总是在跳”,她说。15岁就能教爵士舞、街舞等。尽管有多年的舞蹈功底,但要学跳中国舞谈何容易,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没有老师。她在瑞士、伦敦、香港、台湾寻找着机会,直到近10年后,2012年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奖学金,可以到北京舞蹈学院学习中国舞一年。

也曾哭过

“从身体结构上来说,东方人的柔韧性本来就比较强,我的中国舞蹈老师总说‘Sonja,你要去练500遍’。下课后,我还要接着练到很晚。而且中国舞是靠感觉的,例如水袖舞,手、眼、脚步,这些我全部都要硬记下来,太难了,”如今苏瑞已经能够平静地述说这一切,带着过往的平淡。

“水袖很宽、很长,甩出去、收回来,不是很容易;同时还要配合相应的眼神、脚步,刚开始总让我手忙脚乱,根本记不住,”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这些步法,对一位瑞士人来说,就太难了,而且正规学习中国舞蹈时,她已经37岁。

“你在采访提纲里问到我是不是孤独,是的。我不会中文,只能看老师教、学生练,然后依葫芦画瓢,幸好舞蹈是一门身体语言。但是课下,我无法和人交流。有的时候训练太苦了,晚上回到宿舍我也会哭。我的同窗们有时也会觉得孤独。而且中国的老师很严厉,有时会吼,这让我有点难受”。

但是苏瑞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和爵士、街舞相比,“中国舞有一种很深入的东西,与音乐配合在一起,可以触及心灵。作为舞蹈演员,我可以把舞蹈的这种情绪-欢愉、悲伤、忧郁传递给观众、感染他们,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我来说很重要”。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跳中国舞的瑞士姑娘

此内容发布于 生于卢塞恩的瑞士姑娘苏瑞(Sonja Rösli)自7、8岁起开始习舞,在展开自己的世界之旅时首次抵达中国,并…

更多阅览 跳中国舞的瑞士姑娘

回归瑞士文化传统

如同久居国外的华人会更热衷于中国文化。尽管苏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索让她得到了“比中国人还中国人”的盛誉;但与此同时,作为瑞士人她也在中国发现了自己以及中国对瑞士传统文艺形式的需求。

“总有人在中国问我会不会约德尔调(Jodeln),我去年特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瑞士长调、呼唱、长勺、响板、编钟等,早也学、晚也学,也是蛮拼的,跟疯了一样,”她大笑着说:“到农民家里去学,很多人帮我。我也从中发掘了自己搞瑞士传统音乐的潜力。我是在瑞士民族音乐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但我觉得这特没劲。可从中国回来之后,我突然对它们产生了兴趣”。

“我的理想是成为瑞士和中国的文化使者,在瑞士跳中国舞,传播中国文化、维护中国形象;在中国表演瑞士民乐,介绍瑞士文化。很多瑞士人对中国充满误解,比如今天《新苏黎世》报首页就刊登了巨幅北京污染的照片,可是在北京,我们还有很多个好天气啊。”

她很喜欢北京的生活:“早上起来在街上吃包子、喝粥,我一天都有能量来练功。北京是有污染,会让我感觉很累,但还是不会生病的,没有那么严重”。

在两种文化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自从3年前辞职,苏瑞一直遵循着自己内心的指引:学跳中国舞、旅行、演出,她也面临着经济压力:“我要交瑞士保险、在瑞士还要生活”。这样的毅然决然,难道不怕吗?“我不是一个很爱焦虑的人,能够学跳中国舞,对我来说,是圆了一个梦”。所以她选择了继续追梦,不过冬季却还是要回到瑞士的饭店打工。

最近她和她的瑞士“民俗三人组”一起,多次往返瑞中两国,甚至和许多华人一样,每次从中国回来,头两个星期都会失魂落魄,因为比照着中国的热闹,“瑞士有些无聊”。

幸好她在音乐中获得了慰藉:“中国和瑞士的民俗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有编钟、瑞士有Glöggele(一种小型钟,可演奏打击乐);中国有扬琴,瑞士也有(Hackbrett)”。

她在两种文化中追寻着一些共同的东西。“前几年还在我去中国之前,我就退了房子,和修女一起住在修道院里。在那里我找到了一种宁静。我觉得,宁静中蕴含着一种力量。甚至在北京,我也找到了我的宁静,有时候,我会去教堂。我的生活很简单,新衣服、新鞋对我来说毫不重要,我不是物质主义者。我认为生活越简单、活得越丰富、活得越明白”。

瑞士“民俗三人组”

苏瑞(Sonja Rösli)与Walter Sigrist和乌尔斯(Urs Dr eidgenoss)三位传统民俗艺术家组成了瑞士环球旅行家艺术团。

作为瑞士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用心展现着瑞士的民俗音乐。已在中国各地举办过多场演出,并多次出席与瑞士文化、学校、企业有关的各种活动,同时进行演出。

苏瑞希望艺术团可以获得瑞士联邦的长期支持,代表瑞士文化在中国及亚洲进行定期演出。

该艺术团可以进行阿尔卑斯号(全世界最长)、瑞士长调和呼唱,Juiz+瓦盆, 瑞士国旗挥舞表演, 以及瑞士长勺、响板、民族舞、 Glöggele、Bäsele、 瑞士民间木号,家庭音乐等演出。

2014年7月,瑞士民俗展和瑞士民俗夏季研讨会在中国举行。

2015年4月,艺术团将踏上中国巡演的征途。

2015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外国人在中国》(系列),将播出反映苏瑞在中国生活的专题片。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