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為什麼瑞士的城鄉差異相對較小

Building et champ
瑞士的鄉村和城市通常非常接近,圖中伯恩即是如此。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城市居民和鄉村居民的投票取向往往不同。然而,專家和統計數據表示,在生活方式或政治層面,瑞士的城鄉差異要比其他國家小。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一邊是信奉進步主義和世界主義的“布波族”(Bobos),另一邊是秉持保守主義、強調身份認同的鄉下人?近年來,在評論英國“脫歐”、美國唐納·川普的當選或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時,政治分析師經常將這兩個世界的群體對立起來。

6月13日,城鄉差異再次成為瑞士輿論焦點。公投中三個與環境相關的議題僅得到大城市的支持。城市和鄉村的生活差異竟有如此之大?他們各自的生活方式對投票取向究竟有多大影響?

城市“殖民”鄉村

瑞士大部分國土是鄉村,但瑞士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市中心(centre-ville)和居住密集區(agglomération)集中了大部分人口,而瑞士的城市人口比例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DE)國家前列。

外部内容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城市社會學教授、流動生活論壇(Forum Vies Mobiles)負責人文生·考夫曼(Vincent Kaufmann)指出:“城市’殖民’鄉村的現象由來已久,因此很難將這兩個空間對立起來。”

該專家解釋道,大多數生活在鄉村或中間地帶的居民往返於城鄉之間,由於鄉村生活環境好,他們在城市工作,卻住在鄉村。文生·考夫曼指出,事實上,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城市地區集中了90%的就業機會,而鄉村地區的就業也在發生轉變,“部分農民被邊緣化”。

外部内容

瑞士鄉村不是荒漠

瑞士國土面積小,鐵路基礎設施發達,因此同歐洲相比,瑞士城鄉間的通勤十分普遍。這位人口流動專家認為,這是一個減少空間差異的要素,而在法國的鄉村地區,這幾乎不可能做到。

數百萬法國人生活在堪稱“窮鄉僻壤”的生活區,特別是在法國中部。這些地區遠離城市,公共交通不發達,電信網路甚至有時中斷。最近一項研究顯示,約10%的法國人口-其中鄉村人口占多數-居住在離急救中心30分鐘以上車程的地方。

另一個例子是英國,離鄉村人口最近的醫院平均車程為26分鐘,乘坐公共交通則需一個多小時。

在瑞士,求醫就診的交通條件普遍不成問題。誠然,醫療服務覆蓋不足,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村鎮設立了診所。但公共交通網路密集,城市通常很近。即使在鄉村,人們距離最近的醫院平均只有9公里(在城市,這一距離為3公里,見下圖)。

國際社會保障協會(ISSA)分析了一些國家的醫療荒漠問題,指出瑞士的情況無需擔憂,就醫距離短能夠彌補可能存在的醫療資源短缺。

外部内容

文生·考夫曼認為,在瑞士和德國,政治權力的下放(décentralization)是另一個“能夠減少不同類型空間之間差異的因素”。

同樣,瑞士也不存在“數字鴻溝”。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統計,瑞士鄉村地區擁有超高速網路連接的家庭的比例在經合組織國家中位居前列(瑞士這一比例為94%,而歐盟僅為40%多),鄉村人口的基本數字技能在歐洲國家中名列前茅。

因此在瑞士,由於基礎設施完善,無論身在何處,人們幾乎都可以遠距辦公。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考夫曼教授指出,如果越來越多城市居民因此選擇定居鄉村,“城鄉關係的局面還將進一步改變”。

住房和汽車是分歧點

然而,生活方式上的諸多差異可能會導致城市和鄉村的投票取向不同。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克洛德·隆尚(Claude Longchamp)認為差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擁有自有住房。在鄉村,住房自有率遠高於城市(瓦萊州拉龍山區超過70%,而瑞士平均為37%,蘇黎世僅為9%)。

二是日常出行依賴汽車。相較鄉村,城市居民更多依靠步行、非機動車或公共交通。在以鄉村為主的施維茨州或瓦萊州,汽車密度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日內瓦和巴塞爾城市州的汽車密度最低。

文生·考夫曼認為,這是重要區別,因為這意味著“大家對空間的理解並不一致”。克洛德·隆尚認為,這導致公眾在觸及農民生活方式的議題上存在“極其重大的利益分歧”,而在有關住房或道路問題的投票中,分歧尤為明顯。

6月13日的公投就屬於這種情況。在三個環境議題(二氧化碳法和反農藥的動議)中,城鄉投票差異之大極為罕見。德語新聞網站Republik顯示,住房自有率、私人汽車密度與反對二氧化碳法的投票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上一次選民如此分化的投票,還是2018年一項有關籲請政府加大支持低價住屋力度的公民動議,而低價住屋是城市問題。

居住密集區(agglomeration)的居民是兩面派,立場忽左忽右,隨議題變換。克洛德·隆尚分析指出,在經濟議題上,他們的投票取向更偏他們工作所在地的市中心,而在觸及生活方式的議題上,他們站在鄉村這一邊。 6月13日的公投中,居住密集區和鄉村因共同利益站在一起,孤立了大城市中心。

文生·考夫曼認為,這也意味著相當多數城市居民在意農民的看法,說明城鄉差異並沒有預想的那麼大。

“任何地方”和“某個地方”

除上述利益分歧之外,城鄉差異還反映了兩種世界觀的對立,一種是全球視角,另一種是本土視角。

英國“脫歐”公投在鄉村地區得到支持,卻被城市拒斥。公投後,一位英國記者提出“某個地方”與“任何地方”之間存在鴻溝的觀點,受到國際廣泛關注。 “某個地方”指受教育程度低、在全球化中失利的群體,“任何地方”指流動性強、以世界公民自居的群體。本地主義與世界主義之間的割裂在2016年川普參加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尤為凸顯,也解釋了2018年底法國“黃背心”運動抗議者的憤怒。

城市問題專家文生·考夫曼認為,全球化也是瑞士近三十年內經歷的一大重要轉變。他說:“瑞士有的地區參與到全球網路的分工協作,其他地區卻依然十分本土,這是一個挑戰。”

克洛德·隆尚認為,在某些特定議題特別是外交議題上,瑞士城市中心的投票取向比鄉村更偏“國際化”。去年11月“讓跨國企業承擔更多責任”的公投動議被否決就屬於這類情況,該動議得到了城市的大力支持。

其他更重大的分歧

城鄉差異或本土視角與全球視角的差異由來已久。克洛德·隆尚回憶道,1992年就瑞士加入歐洲經濟區進行投票時,這一問題就已被提出。該專家認為,沒有明顯跡象表示近年來差異有所擴大。

這位政治學家估計:“在瑞士,此類議題占公投的十分之一。其他社會學意義上的差異也在起作用(比如語言區、年齡、性別……),但“最重要的差異仍然在政治層面,存在於左派和右派之間,或者進步政黨和傳統政黨之間。 ”

他指出,2015年瑞士聯邦大選中,三大政黨首次體現出城鄉差異:社會民主黨(Parti socialiste)和綠黨(Verts)在城市取得最好成績,而瑞士人民黨(UDC,保守右派)在鄉村佔上風。

總的看,這位政治學家得出以下結論:瑞士的城鄉差距遠沒有其他國家那麼明顯。尤其是那些擁有多數選舉制和兩黨制的國家,美國是典型。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宝琳·图鲁班

在您生活的地方,城乡差异有多大?

在您生活的国家,您是否注意到城市和乡村在生活方式和想法上的差异?

3 留言
查看讨论

(譯自法文:中文編輯部)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