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报纸在香港建立工作室

繁华的香港别有一番潜力 Keystone

香港时间,凌晨5点半,瑞士人Felix Burch准时坐在电脑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尽管身在香港,但他的身心依然沉浸在瑞士的时事中,因为他的工作只是:编辑瑞士新闻。

免费晨报《20分钟报》是瑞士读者最多的报纸,作为首位被该报派往中国香港的编辑,小伙儿Burch在工作之余,尽情地享受着香港的异国风情。

“坐在20层高的摩天大楼里工作,确实很刺激。我用我的文章叫醒瑞士,”Burch写到。

新媒体带来的变化

Burch的工作从香港时间凌晨开始,这时正是瑞士的夜间23点半。在与同事通过网络进行过电话会议后,Burch就开始在香港为瑞士《20分钟报》网络版精选、编辑新闻。

“我们瑞士的读者上网时间越来越早,早上6点-8点,我们的手机用户比网络用户多很多。瑞士的通勤者起得很早,喜欢在火车上用手机搜索新闻,所以我希望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时的消息,”《20分钟报》网络主编Hansi Voigt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说:“但我们又不想在瑞士给夜班工作人员增加太多负担,所以想出了这个办法”。

在比瑞士时差早6个小时的地方开辟一个办公室,就可以让网络编辑及时将新闻传输回瑞士,让瑞士读者在醒来后的第一时间内读上新鲜出炉的新闻。网络和新媒体为这种新型的工作方式提供了可能,这种把工作岗位向东移的策略能够得到工作人员的认可吗?

国际之都-香港

这一计划从2011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我们的人员一直到2013年都已经排满了,” Voigt说:“为了让他们保持对瑞士的敏感,我们的外派时间只有6个星期,每次1名编辑,然后再换,他们实际上还是为瑞士《20分钟报》工作,只是工作地点变了,内容没变”。

“亚洲很有吸引力,当地的手机网络使用也比这里活跃。我希望员工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像亚洲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积累更多的经验。时差差6个小时非常理想。其实我们也考虑过韩国首都首尔,但我们了解香港更多,香港也更出名、更加国际化、更有活力。”

更多亚洲新闻?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增多,人类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前人们的视野只局限于本州、本国,如今却可以方便地查看到世界上角角落落发生的、千奇百怪的事。电脑几乎无限量的存储方式也为提供和接受大量信息提供了可能。

瑞士国家不大,本土新闻较少,近几年来《20分钟报》以及《Blick》的免费晚报都大量选取了国际时事新闻和世界各地的图片来补充自己的内容。就连传统大报,也在积极追踪着全球热点新闻。从这种角度来说,新媒体有着自己快速、内容无限的优势。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后《20分钟报》会不会提供更多中国及亚洲的新闻呢?“至少目前没有这样的打算。我们只是在那里设立了一个工作室,而不是外派了亚洲通讯员,或建立了一个通讯点。员工们所做的,也正是在瑞士应该做的,他们的重点还是瑞士。但他们在那里可能会不自觉地更关注亚洲的话题”。

新方向

的确,Burch就把他在香港的见闻发回了瑞士,并刊登在《20分钟报》上,为配合工作室在香港的设立,该报还举办了小型的香港知识问答。Burch寄回瑞士本部的反馈非常好,他每天都会阅读香港和中国的报纸,再写些自己的文章。

当今科技令信息的传输更加简捷方便,信息服务类产品也由此变得多姿多彩,这种利用时差的工作方式正是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应运而生的。谁能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后的媒体又会走向如方。这又会给太阳最早升起的东方带来些什么新的气象?

香港时间13点,Burch下班了,他往往要先来一碗汤面,然后再逛逛市场,最后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与他的“胸无大志”相比,老板Voigt显得雄心勃勃:“说不定我们还要把新闻译成中文呢,”他笑着说。

随着该报工作室在香港的设立,该报网络版将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娱乐内容。

目前网络版有员工近60人,是瑞士最大的网络新闻站。

其所提供的新闻注重及时性、娱乐性和信息性。

该网站非常重视互动性。

每天提供逾70篇该网站自己调查、分析的文章、采访,以及照片、图表、视频等。

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视频、并用图表等生动描述当日热点话题。

该网站拥有270万固定读者。

每天有55万余人访问该网页。

每天收到读者评论4000余条。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