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70、80年代的建筑

瑞士的70后和80后是伴随着与众不同新建筑成长的一代,他们出生的那个时代,瑞士出现了一批完全不同于周围传统建筑的另类新潮建筑,它们或许略显粗重笨拙,却不乏耀眼夺目。

摄影师Christian Flierl就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他制作了一个画集《完全脱离》(Völlig losgelöst)将镜头瞄准了瑞士的建筑群,特意寻找那些对他童年有着很大影响的建筑,起初在他熟悉的巴塞尔附近,后来不断向瑞士东北地区乃至全瑞士扩延。他并不觉得那些有着深棕或橙黄色夸张面目的居民楼或者办公楼有什么好看,但它们却能引发人们的好奇,想知道这些坚硬的水泥外壳里面到底藏了些什么?这些建筑在诉说生活在那个年代人怎样的需求、惶恐和希望?

从审美冲击到惊人组合

评论家们在借鉴那个年代建筑特色的同时,还兼顾观察了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时尚。“七十年代经常被公认为‘不良审美’的年代,”德国博物馆策展人Isabella Belting这样说。这种“审美冲击”和“惊人组合”洽洽体现了那个时代高速变迁的节奏。

“破坏环境”和冷战“战备竞赛”及“恐怖主义”等话题占据着人们的思维,瑞士也不例外。因此一种特殊的情绪体现在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受到现代化思想冲击的当代人试图做出突破性的改变。”瑞士那个时期的建筑也体现了这一点,无论是住宅还是邮政中心,都能看出冲破常规与传统的解放精神。

技术进步作为动力

那种美,是存在于残酷与暴露之间的一种宏大的美,从建筑的形体上就能看出人们对于科技和工业进步的信赖感。而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这种建筑形态的逐渐增多,也并不是巧合,因为从这一时期开始,瑞士在慢慢走向电脑化。

而这本名为《完全脱离》画集中的图片,构图非常清晰刻意,同时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性摄影,摄影师用这些建筑照反映出一种真实的存在感,就像是人的护照相片,属实却只能体现全部的一部分。

而这些水泥建筑的命运无法预测,它们的寿命受到限制。如果不受到保护,这些建筑将有朝一日被拆毁。因此摄影师Christian Flierl的这些照片将这些受争议的建筑作为时代的见证永远地保留了下来。

(翻译:杨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