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面對中美角力,瑞士能做什麼?

foto 喬·拜登(Joe Biden)曾與習近平有過多次會面,包括2015年中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彼時拜登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一職。
foto 喬·拜登(Joe Biden)曾與習近平有過多次會面,包括2015年中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彼時拜登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一職。 Copyright 2021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上週,瑞士公佈了其首個對華外交政策戰略,目前中國是瑞士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制定對華外交戰略,新任總統拜登稱中國為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長期以來,瑞士聯邦議會議員一直要求制定協調一致的戰略,以處理對中國這一亞洲強國的關係。但直到最近幾年,政府才開始著手起草戰略,部分原因是為了改善聯邦各部門和各州之間的政策協調。

這項戰略很可能會涉及中美角力的應對方案,瑞士情報機構表示,這兩個大國可能會建立各自的戰略勢力範圍。

英國前外交官伊恩·邦德(Ian Bond)表示,美國和包括瑞士在內的其他國家曾經認為,隨著中國變得更加繁榮,中國將實施體制改革,與西方國家體制實現接軌,然而這種希望早已破滅。美國現在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共和黨和民主黨一致認為,中國的經濟崛起和軍事野心勢必會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

親歐智庫“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的外交政策負責人邦德預測稱:“這場角力的影響將長達幾十年。”

這對那些像瑞士這樣的旁觀國構成了重大挑戰,這些國家希望避免被夾在中間,同時仍與兩國保持良好關係。

美國現任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曾表示,對一個更加強硬的中國,美國的態度將是“在符合美國利益的情況下”進行合作,並“與盟友和夥伴齊心協力”與中國展開競爭。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美方警告說,不要企圖建立聯盟向中國施壓,但是中國也在拉攏別國站在自己這一邊。

蘇黎世大學大中華研究講師高喜明(Simona Grano)表示:“在這兩個超級大國關係如此緊張的新形勢下,小國將何去何從?它們是會選擇支持其中一方?會保持中立?還是會與其中一個超級大國結成同盟?”

經濟希望與擔憂

對於瑞士而言,在這場角力中,經濟將是首要考慮因素。

高喜明指出:“首先,重點將會是保持良好的經濟關係-這是各國政府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美國或許是瑞士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歐盟),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放棄中國的廣闊市場。

近年來,中國和瑞士之間的貨物貿易量快速增長。兩國自2014年起就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2019年雙方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加強與“一帶一路倡議” (BRI)相關的貿易和投融資項目合作。該倡議是中國在第三國建設陸地和海洋基礎設施的全方位計劃。

外部内容

事實上,瑞士人希望吸引更多來自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與瑞士在華投資(225億瑞郎)相比,中國在瑞士的外國直接投資規模並不大(2019年為148億瑞郎,合人民幣1’040億元)。但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瑞士各界越來越擔心對本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足,外國直接投資或導致外國勢力侵犯瑞士本土的知識產權。

繼2016年中國國企中國化工集團收購瑞士農化公司先正達之後,瑞士議會於2019年批准了(多語)一項提案,強制政府制定法律規範,用於監督外國直接投資和設立管控機構。

相关内容

瑞士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激進自由黨聯邦院議員達米安·穆勒(Damian Müller)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瑞士可以向歐盟取經。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已在歐盟收購了眾多高科技企業,並投資於歐盟關鍵的基礎設施建設。

他說:“我們處在一個自由市場中,所以當然不能阻止外來資本對瑞士企業的收購,但我們必須為整個歐洲尋求一種方法,以便讓中國遵守規則。”

歐盟曾在2019年認定中國是“制度性對手”和經濟競爭對手。據此,一項旨在“保護歐盟戰略利益”的投資審核條例於去年生效。

共同價值觀

高喜明認為,在拜登政府的倡導下組建一個聯盟,從而在不公平的經濟行為等問題上與中國抗衡,這種方式值得瑞士參考。不僅因為這種聯盟形式要比個別國家單獨行動更有效,它還可以讓小國免遭中國報復所造成的嚴重經濟損失,避免出現最近瑞典和澳洲遇到的情況。

她說:“如此對待中國無異於玩火,因為中國會採取強硬行動來殺雞儆猴。”

外部内容

不要错过瑞士的热点新闻:现在就订阅我们的每周要闻。

<!– –>

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G SSR)的隐私政策提供了有关数据处理的附加信息。

<!–

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点击我们电子邮件页脚的链接来取消订阅。如需了解我们的隐私做法,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

然而,並非所有歐洲國家都團結一致。一些資金短缺的國家選擇擁抱中國的投資,包括“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利用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性,來幫助自己在多邊論壇上獲取更大利益。 2017年,希臘阻撓歐盟發表譴責中國侵犯人權的聲明,這令其鄰國震驚不已。

邦德說:“中國人在向別國提供援助方面非常具有戰略眼光。我們需要改變激勵機制,讓中國更多地在現有框架內行事。”

邦德及其同事在2020年政策簡報中寫道,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對國際多邊機構的敵對態度,使中國得以宣稱其全球領導地位,並“以與歐盟優先事項或價值觀不相符的方式”塑造聯合國議程。

中国欲倾全力扩大在联合国的影响 - 插图

相关内容

中国欲倾全力扩大在联合国的影响

联合国在特朗普政府的粗暴攻击下正日渐削弱,而中国摆出强国之势,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增加的不只是中国投入联合国的财政款项,还有中国在联合国各专门机构占据的领导岗位总数。

更多阅览 中国欲倾全力扩大在联合国的影响

高喜明稱中國的行為是“對當前多邊秩序的顛覆”,旨在建立“與全世界現有外交、經濟、文化和安全體系平行的”另一套替代體系。

邦德表示,儘管美歐關係緊張,而且中歐最近達成的投資協定讓白宮頗為不滿,且“美歐和中國之間存在非常明顯的價值觀差異。”

他補充說,在共同的民主價值觀和利益基礎上,瑞士等國可以在知識產權、網路安全和人權等領域上與美國合作,對中國施加壓力。

關乎生存

輿論也會對各國針對中美角力的應對方式產生影響。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件,如關於系統性侵犯維吾爾族人權的報導、香港民主運動人士被捕、中國對新冠病毒來源閃爍其詞等,都讓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看法更加負面。

不過高喜明表示,對於瑞士來說,一方面要追求經濟利益,另一方面要對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表明立場,這二者之間很難實現平衡,因為瑞士各政黨在採取何種方式上存在分歧。她預計,按照外交部長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所在的激進自由派於 2月發表的一篇文章的思路,新頒出的對華戰略將在很大程度上選擇中間路線。

這篇由瑞士中右翼政黨撰寫的文章指出,瑞士希望保留所有選擇。文章指出,儘管瑞士應與歐盟協調該國對華政策,但原則上,這一政策應該是獨立的,因為這是“瑞士利用中立優勢並發揮其傳統調解國角色的唯一途徑”。

穆勒總結了當下瑞士面臨的兩難局面:“我們與美國關係良好,與中國也保持著良好關係。我們必須小心翼翼,不能讓人覺得我們只與某一個國家合作,或者已經停止與另一個國家的合作。”

這位聯邦院議員補充道:“只有通過不斷的對話和制定明確的行為準則,我們(即瑞中兩國)才能相互合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瑞士終究無法頂住壓力,還是會與中美其中一方站在一起。但目前瑞士的目標是避免被捲入意識形態鬥爭之中。

高喜明說:“瑞士希望表現為‘不選邊站’,並[同時]希望從[與兩國的關係]中獲得最大利益。歸根結底,瑞士的謹慎是為了生存。”

(譯自英文:中文部)

加入对话

评论或留言须遵守我们的规定。 如果你有问题或者希望提出讨论的主题,请与我们联系!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