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基改作物禁令:‘我們在害怕什麼? ’

2008年至2010年,研究人員在蘇黎世附近的雷肯霍爾茨(Reckenholz)和洛桑附近的普利(Pully)種植並研究了基改小麥品種。
2008年至2010年,研究人員在蘇黎世附近的雷肯霍爾茨(Reckenholz)和洛桑附近的普利(Pully)種植並研究了基改小麥品種。 Keystone / Dominic Favre

瑞士聯邦食品科技農業研究所(Agroscope)所長對政府計劃在2021年底後將基改作物的暫緩期再延長4年的決定表示失望。伊娃·萊恩哈德(Eva Reinhard)表示,在全球糧食短缺問題日益凸顯之際,這種觀望的做法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2005年對一項公民動議進行公投之後,瑞士首次宣布基改作物種植及產品銷售禁令。此後,該禁令被議會延長了三次。本月早些時候,政府提議再次延長禁令至2025年底。

提高農業生產的永續性是一個關乎全球人口生存的問題,預計到2050年,全球總人口將達90億。在不增加耕地面積的前提下,糧食總產量必須每年提高1.1%,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來自農業。

在這種情況下,Agroscope的伊娃·萊恩哈德表示,瑞士的基改作物禁令的公布很不合時宜。 “氣候每變暖一度,[作物]產量就會下降3%~4%。我們的作物已經出現了抗旱性的問題,而基改技術可以較快的解決這一問題,”她在一個關於高科技食品的在線論壇LifeFair上說。

萊恩哈德補充道,目前還不清楚在瑞士哪些方法可以合法地用於培育新產品。 “這增加了作物種植的不確定性,對經濟作物育種部門造成了嚴重挑戰。”

今年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獎(英)外部链接,對此她表示”我就不明白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過去四五十年,我們一直在關注國外的基因技術進展。我們已經做了很多次田間試驗,沒有出現任何災難性後果,然而我們還是要繼續等待。”

根據現行法律,瑞士針對新型作物育種技術原型所帶來的機遇和環境風險的田間試驗只能在受保護地點開展。

政府在宣布延長暫緩期的聲明(多語)外部链接中表示,應利用這段時間“解決新型基因技術中懸而未決的問題,並討論其在永續農業中的重要性”。

永續農業

提高農業生產的永續性的解決方案包括減少糧食浪費,開發產量更高、抗旱抗病能力更強的農作物,以及尋找新的蛋白質來源來替代肉類,包括在培養罐中利用單細胞生物體進行生物質發酵。

萊恩哈德說,使用無人機和多光譜圖像等數字化技術,也可以提高效率並減少土地化肥、水和農藥的使用。

一些專家認為基改作物應該是不得已時才使用的最後手段。瑞士有機農業聯合會(Bio Suisse)主席烏爾斯·布蘭德里(Urs Brändli)在Lifefair論壇(德)外部链接上表示,我們有很多選擇,關鍵要先嘗試除基改外的其他所有選擇。他說:“修改細胞遺傳物質顯然不可取。”

新方法

室內農業是布蘭德里支持的一種新方法。 “如果可以在改造後的工業建築等城市室內設施中種植作物,在封閉的系統中進行糧食生產,不給環境帶來負擔,那何樂而不為?”

布蘭德里認為,有機農產品目前在瑞士的市場佔有率為10%,它將繼續在更多樣化的新型食品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但很難達到所需的生產規模。他指出:“有機產品可以解決我們面臨的很多問題,但它絕不是2050年養活90億人的解決方案。”

Agroscope的伊娃·萊恩哈德表示同意,並指出了產量低的問題。 “有機耕作對生物多樣性和土壤有非常積極的影響,但如果我們在不改變技術的情況下以有機方式生產主要作物,我們的種植面積需要擴大四分之一,還要進口更多的糧食。”

她說,瑞士需要具有更高抗蟲性、更高產的新作物品種,她舉例說,甜菜黃化病毒對瑞士甜菜的威脅與日俱增。 “如果不採用新型[基因]技術,我們將無法迅速找到解決方案。”

提高技術針對性

來自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ZHAW)的克勞迪奧·貝雷塔(Claudio Beretta)也參加了LifeFair論壇,他對基改作物在非受控環境中可能產生的無法量化的影響表示關切。他還呼籲應謹慎決定一般哪些技術可以採用。

“我對高科技食品這個詞的感覺五味雜陳。我們必須評估永續性技術與環境、健康和經濟的關係,並在食品行業中對技術進行區分和選擇。”貝雷塔支持更有針對性的技術創新,例如食品供應鏈中的變質食品分離技術和無人機技術。

瑞士布勒集團(Bühler Group)的碧翠斯·孔戴-佩蒂特(Beatrice Condé-Petit)也參加了討論,她舉了一個通過食品加工創新有效減少食物浪費的例子。

該公司是世界上領先的食品加工設備製造商之一,擁有一系列光學食品分選機,其中一種設備可以利用攝像頭以每小時1萬噸的速度檢測玉米中有毒的黃麴黴菌(由某些黴菌產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黃麴黴菌每年至少導致全球四分之一的糧食作物被廢棄。

布勒集團還生產模塊化系統,利用昆蟲幼蟲將有機廢物轉化為動物飼料和肥料,並實現工業級量產。首先,將有機廢物轉化為幼蟲的最佳飼料,當幼蟲達到理想體重時,將其製成蛋白質粉和脂類食品,給動物提供營養。整個生產過程不需要肥沃的土地。

布勒集團和其他LifeFair論壇的與會者明確表示,目前有眾多創新技術可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推廣應用,以促進糧食體系的永續發展。但首先,人們必須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

(SWI中文部,譯自英語)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