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背负70亿人口的星球所面临的挑战

当印度的都市因人口过量而崩溃,地球上的某些地区人口却越来越稀少 Keystone

我们的星球是否人口过剩?她到底能承载多少人?我们能否切实地谈论世界人口?在地球将迎来她的第70亿个居民之时,让我们来听听人口学家菲利普·瓦纳尔的回答。

20世纪内世界人口出现爆炸,从1900年的16亿人飙升至2000年的61亿人。这一增势势必会在21世纪继续下去,但在地球的某些地区,人口转变并不像预计的那样迅速发展。2011年将会见证第70亿个地球人的诞生。据联合国预测,这将会发生在10月31日。

在接受瑞士资讯swissinfo.ch第一次采访时,日内瓦大学教授瓦纳尔(Philippe Wanner)强调了预测世界人口演变的困难性。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所作的预测,2011年10月31日,地球将突破70亿居民的象征性界线。这一事件值得庆祝?还是人类灾难的预示?

菲利普·瓦纳尔:这算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是一系列可喜情况的结果-一方面是婴幼儿死亡率的降低,另一方面是人类寿命的增长。各年龄层段的存活人数都有增加,我把这看作一个积极的事件。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在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联合国预计世界人口会在2050年达到90亿的人口高峰,之后人口发展会稳定下来。今年5月,联合国又公布新的报告,预测全球人口在2100年达到101亿人口高峰。该如何解释这一突然的改动呢?

菲·瓦:要预测人口演变极其困难,尤其是在生育率相当高的情况下。每位妇女多生一、两个子女,就足以在3、4代后带来乘方效应。联合国考虑进新的趋势,预测到尼日利亚等某些国家的生育率下降将会减缓。这可以解释相隔仅3年后所作预测的变化。

瑞士资讯swissinfo.ch:预测地球的未来人口总数这么看来像是科幻小说。

菲·瓦:千真万确。况且我们并不知道目前世界人口的具体数据。我们谈论着70亿人口,然而实际上也许是65亿或是75亿?这点根本无法肯定。某些国家,例如阿富汗和科索沃,自上世纪80年代后就再未作过人口普查。而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不光是未来的出生数据仍是一团迷雾,就连儿童的死亡率变化也无从而知。有多少儿童会存活下来?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会生儿育女?这些问题如今还没有答案。

瑞士资讯swissinfo.ch:随着突破70亿人口这个门槛,关于人口过剩的说法又再次浮现。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

菲·瓦:要回答这个问题也不可能。地球养不养得了人口的这种增长,取决于人类自己的行为。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以中国人或是墨西哥人的方式消费,那么这个星球能养活100到150亿人。如果这70亿人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那么可支配资源和环境影响方面的限制就要大很多。

值得观察的是,围绕人口负担的讨论长期以来一直涉及食品问题,以及地球喂养人类的能力。今天的讨论更多关注于这些人口对地球造成的生态影响。这一概念的限制性相对更大,因为生产力增长不再起同样的作用。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人口过剩之说并非什么新现象。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曾建议城邦严格控制出生率。面对这种入侵感,我们的忧虑程度依赖于什么?

菲·瓦:一提到人口过剩,我们马上会联想到东京这样的大都市,永远人流不息、列车满员。然而这种人口密度很具有欺骗性。在非洲,如果考虑到每平方公里的居民数量,那么我们会发现人口严重不足的情况。有些人认为人口增长是积极现象,因为这能带来更多产出。

围绕人口过剩的公开讨论真正始于19世纪,是随着马尔萨斯(Malthus)*及对人口增长的观察而来。人类天生就是保守主义者。于1999年相比,如今地球上又多了10亿人。人类条件反射地为这一增长担心。但从科学角度来说,不可能提出证据,来确定这到底是喜还是忧。

*(马尔萨斯全名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是19世纪初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的实际情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非洲人口有可能在一个世纪里翻两番,达到36亿,而俄罗斯的人口却在不断减少。我们能否实在地讨论世界人口这个概念?

菲·瓦:不能,这种说法根本就不恰当。除了您提到的实际情况外,还存在另一种基本情况,就是移民。欧洲人口会越来越少,这不言而喻,而亚洲目前还无法控制其人口增长。本世纪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人口不均衡性。一方面是很大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却是劳动力的短缺,因而移民潮无法避免。

生育率与老龄化

瓦纳尔教授进一步指出,发达国家把鼓励本国家庭出生率作为防止人口负增长的重心,不会是绝对有效的办法。以瑞士为例,目前人口中育龄妇女人均拥有1.5个子女,即使政府大力发展鼓励生育的优惠政策,这一数量估计值也只会达到1.8到1.9。

要想达到人口自然更新所要求的节奏,瓦纳尔认为,发达国家必须把希望寄托在外来人口的内迁。瑞士籍人口于2009年增长了7%, 主要靠的就是外来人口的入籍。

此外,瓦纳尔教授强调说,人口老龄化是欧洲国家近一个世纪以来面对的社会现象。近十年来,中国及印度老龄化状况也逐步凸显,若国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年轻一代即将承担沉重赡养老人的重任。

退休年龄的后移是很多发达国家力图解决社会养老保险危机的热点方案,瓦纳尔教授并不十分看好将退休年龄“一刀切”的措施,他认为,此类政策还缺乏充足的理论基础,因为目前国际上缺乏对65岁以上老年人生存状态的研究。

生育率:指某年龄段妇女所生育的成活子女与同年龄段妇女平均人口的比例。通过将所有年龄段(15-49岁生育年龄)的生育率相加,就得到总和生育率。法国的女性总和生育率为1.98,瑞士则为1.50。

人口转变:该现象标志着人口从生育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的状况转变到两者都相当低的过程。转变过程中死亡率低于出生率,人口就会迅速增长。这是世界人口由1900年的16亿增长到2000年的61亿的原因。

人口老化:当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增长高过其它年龄段人口,那么我们称之为人口老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类寿命增长,而生育率又大幅降低。日本的人口老化现象最为突出,到2050年,38%的日本人将为65岁以上老人。

自然更新底限:这是每位女性需生育的平均子女人数,以保证人类的自然繁衍。在发达国家,由于婴幼儿死亡率很低,这一数字为每位女性需生育2.10个孩子。

增长:自20世纪初起,瑞士人口已翻了近一番,由1900年的330万达到2009年的780万。这一年瑞士人口就增加了83’950人,其中主要是源于移民人数的增加(74’587人)。瑞士公民(6 ’071’802人)总数增长的0.7%主要是因为移民的入籍(43’440人),不过也有人口的自然增长(669人)。

反向化 :20世纪内年龄金字塔出现了很大变化。青少年人口(20岁以下)由1900年的40.7%下降至2009年的21.0%,老年人口(64岁以上)由5.8%上升至16.8%。而80岁以上(含)老人的增长尤其明显(由0.5%上升至4.8%)。

不平衡:女性寿命长于男性,不过后者的预期寿命略有增长(79.8岁),而女性的则保持不变(84.4岁)。

稳定性:上世纪60年代女性的平均生育率为2.5个子女,后来不断下降,到本世纪初平均每位女性只生育1.4个子女。据联邦统计局预计,此后生育率会略有回升,达到1.5并稳定在这一比例,直到2050年。

来源:联邦统计局

(译自法文:小雷,编译:郭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