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有烟幕就有奥斯卡

2012年影片《超级战舰》剧照,其中使用到小波湍流软件 Universal Pictures

虽然昨晚没有一名瑞士人参与奥斯卡奖的角逐,但来自苏黎世的两名幕后英雄却荣膺“科技奥斯卡奖”,他们的工作为近年来的几部大片做出了杰出贡献。

担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计算机图形学教授和迪斯尼研发实验室(Disney Research Zurich)主任的马库斯·格罗斯(Markus Gross),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讲述科技、商业与艺术的调和,并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没有为这个获奖软件申请专利。

2月9日,格罗斯、他以前的博士后研究生尼尔斯·图雷(Nils Thürey)及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另两名科学家参加了在贝弗利山举行的颁奖仪式,被授予“技术成就奖”。

他们的成功可以凝结为四个字-小波湍流(wavelet turbulence)。2008年他们开发出一个软件,能够迅速计算出电影中的烟幕与爆炸,并以乱真的方式再现(见视频)。

他们的软件引起了梦工厂的重视,这家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联合创办的电影制片厂将其用于2009年的动画片《怪物大战外星人》(Monsters vs Aliens)。此后这个软件成了业内标准,20多部好莱坞大片都使用到它,包括《阿凡达》(Avatar)、《超级战舰》(Battleship)、《大侦探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雨果》(Hugo)、《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超凡蜘蛛侠》(The Amazing Spider-Man),和即将上映的《钢铁侠3》(Iron Man 3)与《超人:钢铁之躯》(Man of Steel)。

相关内容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您着手开发小波湍流并不是为了得奖。那么您是怎样开始这方面工作的呢?

马库斯·格罗斯:我们是些学者、搞研究的人,通常研究人员会一起开会、提出想法,然后基于想法开始合作,以最终发表论文、搞出创新作为目标。

而这正是我们所做的。我们在ACM SIGGRAPH年会(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峰会)上相遇,诞生了这一特殊技术的想法。之后我们围绕它进行计算、整理出概念、加以实施,最终向ACM SIGGRAPH年会递交了研究成果。我们的研究获得通过,并于次年发表。

然后我们将代码放在网上,供大家免费使用。我们从未为它申请过专利或注册任何知识产权。

相关内容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为什么不那么做?

马库斯·格罗斯:我们认为,如果将其提供给大众,供人免费使用,那么它就能更快被人接受、更快地移植到应用中去。

创新的开放获取对科技向工业的快速转化而言至关重要,小波湍流就是个非常好的实例。从学术角度来看,这样做意义重大,配得多个奖项,科技奥斯卡便是一个例子。当然,从工业角度来看情况就有所不同,您可能会想申请专利、做出保护。

我还觉得,如果我们申请了专利,那么那些财政压力大、低盈余经营的特效制作室就不会使用这个软件。理清知识产权、偿付许可费用等经济负荷将会非常高昂。可是开放了获取与代码后,对他们就基本不再有阻碍,而且这种技术确实提供了实质性的改善,达到先进水平,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视觉品质。所以他们只需拿过代码,整合进他们自己的工作流程即可。这就是为什么它那么快就被许多好莱坞影片使用。

1986年 获德国萨尔兰德大学计算机工程学文凭

1989年 获德国萨尔兰德大学博士学位

1990年- 1994年 就职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计算机图形学中心

1995年 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特许任教资格

1994年-1997年 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助教

1997年-目前 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正教授

2004年-2008年 任计算科学研究所所长

2008年 任苏黎世迪斯尼研发实验室主任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苏黎世理工与迪斯尼的合作是如何开始的?

马库斯·格罗斯:一切始于4年前。迪斯尼研发是该公司聚焦科技战略的组成部分。作为这个战略的一部分,迪斯尼内部作出决定,依托世界级科研机构开办外部研发实验室。由于苏黎世理工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可视计算与电脑动画特效,他们就把我们列为开办这类实验室的两个基地之一,另一个基地是卡内基梅隆大学。

相关内容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这对双方都有哪些好处?

马库斯·格罗斯:对苏黎世理工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首先,我们有机会接触到娱乐领域的一系列极其有意思的应用问题。我们得以研究最新的技术,而且原则上数十亿观众可以在电影或主题公园中见到这些技术。这一合作对苏黎世理工来说尤其有意义,因为我们创造出很多知识产权,不断地申请专利,这些专利是属于合作双方的,因此苏黎世理工取得多项专利。此外,迪斯尼公司还资助了许多苏黎世理工参与迪斯尼项目的博士研究生。

另一方面从迪斯尼的角度来看,苏黎世理工提供了一个知识和有形的基地-实验室都是为达到两家机构间的高度互渗性而设计。因此受雇于本学院、为迪斯尼工作的资深研究员们能参与高教、同博士研究生合作,或一起督导硕士研究生,这几乎就像在大学环境里,但同时我们对保护知识产权等的方式非常谨慎。

所以,在工业研究实验室中难以见到的一些专业研究员,也因这种高度互渗性而使迪斯尼有机会加以利用。

“出于对科技在制片过程中所起关键作用的认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几乎从设立之初,就不断表彰这些领域的先驱们的成就,他们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电影业的发展。

在1931年11月举行的第4届学院奖颁奖仪式上,首次颁发了科学技术奖,以表彰给电影制作与放映带来重大提高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科学技术奖近期的获奖者包括:IMAX宽银幕电影技术,以奖励其摄影与放映大片幅广角电影的方法;Avid技术,以奖励其非线性剪接系统;以及Horst Burbulla,以奖励他发明并开发的Technocrane摄影机举升机。”

(来源: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如您所言,数十亿人目睹了您的工作,然而好的特效的目的就是要不被人察觉。那么这是否会让您感到辛苦工作有所不值?

马库斯·格罗斯:可这正是目的所在。我们想以很多特效来模仿现实。通过我们制作的所有物理模拟实验,的确就是想模仿物理效果。而在我们的情况下,就是想尽可能地创造从视觉上可以乱真的方法与效果。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您对银幕上的结果是否感到满意?您经常去看电影吗?

马库斯·格罗斯:当然了,可能每周一次。我看两类电影,一种是以特效见长的影片,就是魔幻和科幻电影;还有很多3D影片,因为我们也从事很多3D立体特效。不过我看这些电影主要是为了品评视觉特效的质量,倒不是为了看故事。

此外我喜欢故事性强的影片,展现的是演员的表演,也没有太多视觉特效,比如《杀戮》(Carnage)或者《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真正的好片子。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目前您在做什么?下次会以什么再夺奥斯卡?

马库斯·格罗斯:现在我们关注的是面部动画。我们已开发出一套很精妙的“无标记”面部动作捕捉系统,让我们能够跟踪和重建深入毛孔层的面部几何,达到微观几何层面。这是一种基础技术,是表达面部表情所必需的,而面部表情仍是某些最难制作的视觉特效之一,这是由于人的视觉系统相对于人类动作有很高的灵敏度……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让人想起恐怖谷……

马库斯·格罗斯:对,就是恐怖谷效果,我们正致力于此。我希望若干年后,它可以被融进一些大片的制作,或许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会考虑授予某个奖项。

(译自英文: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