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以語言走天下的瑞士法語老師

杰宇在台灣支持婚姻平權
杰宇在台灣支持婚姻平權 本人提供

處於大國之旁的瑞士,走出了不同於鄰國的歷史、制度與文化,目前在台灣教授法語的杰宇老師(Yannick Zufferey)帶著故鄉的瑞士精神,在亞洲開創了一套特色教學。

語言學習的內容,無論生活、文化與歷史都是材料,語言老師通常也是學生對該文化的橋梁。杰宇老師在法語的共同框架下,為學生們揉捏出標準法語和原汁原味的瑞士文化。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您第一次到亞洲是什麼機緣?當時的經驗如何?

杰宇老師:我高中畢業後參加了一個到國外當法語助教的項目,在上海的郊區待了一年。當時我18歲,與我的故鄉瓦萊州(Kanton Valais)相比,文化衝擊很大,我體驗了中國高中生的生活,感受到學習的壓力。也由於那時我的英文不夠流利,就特別感到寂寞。後來交了很多朋友,情況就改善了。

我當時覺得身為外國人總是引來目光,尤其在上海的第一個月,總覺得自己很特別,而回到瑞士後,又再度成為平凡人,反差極大。

杰宇(Yannick Zufferey)是一個來自瓦萊州的瑞士人,通熟德語和義大利語。在瑞士聖加侖大學求學時,為追求挑戰,開始學中文。2017年以留學生的身分到台灣,並在台灣以獨特的法語教學方式,開創了事業,樂在海外的生活。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您在瑞士的專業為何?是如何跨入法語教學的領域?

杰宇老師:學生時代我就讀於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 德)外部链接,主修國際關係,2016年經由大學裡的台灣同學認識了台灣,論文寫的題目是台灣的民主化,當時為了蒐集論文資料而去台灣。

我教法語的經驗其實在去台灣之前就開始了,早在德語區求學時就開始教法文,因此累積了很多的教材。在台灣我原本有學習中文的獎學金,邊寫論文,邊學中文。後來因為經濟上的匱乏,我開始發展法語教學工作,也經營粉絲頁,漸漸地有了穩定的學生人數。

瑞士資訊swissinfo.ch:在台灣創業有什麼挑戰?您又是如何克服困難的?

杰宇老師:開始創業之後,的確開啟了我對台灣新的認識,與學生時代很不同。我自己招生,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人把事情放在心裡,不講出來。他們常說:「沒問題,沒問題。」但事實上有問題。他們也會說:「懂了。」但其實不懂。學生可能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太笨,而不敢問。而我是一個喜歡學生提問的老師,我想了解學生的難點。

台灣學生有一個優點,就是不說難聽的話,也因此我察覺:不要直接點出學生的錯誤,需要委婉一點。我在台灣教書已經兩年,都沒有負評。我有時候發現我在白板上寫錯字,但是學生發現了也不會說。我完全地感受到學生對老師的尊敬。

也因為台灣學生比較委婉,學習上需要時間來磨合彼此,我遇過上到第三期才會開口說話的學生。我覺得台灣學生可以這樣比喻:他們像瑞士山上的花,需要照很久的太陽才會綻放。我也感覺到學生從前學外語的經驗似乎都不怎麼活潑,對我最難的不是教語言本身,而是如何讓學生使用語言。

台灣學生非常認真,不少人上了八個小時的班以後,下班後繼續學法文。我於是發明了「口說法文教學」:學生先看影片後,再來上課。這對上班族來說,減去傳統按課本上課的壓力。先線上看影片,然後上課,能降低上課很累的感覺。

課堂照片
課堂照片 本人提供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您是如何在台灣塑造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杰宇老師:我很用心經營我的社群網站,兩天一篇貼文,放假時頻率稍微低一點。因為我喜歡語言學、歷史,所以我寫的貼文也會介紹這類的訊息,也分享法語和英語的不同。我若是讀到瑞士有趣的新聞,就會與讀者分享。中文的內容是我自己撰寫,我也回覆問題、討論時事。每天花上三個小時回覆留言,經營網路社群需要投注時間。

瑞士資訊swissinfo.ch:如果有學生問瑞法兩國的法語與文化有什麼不同,您如何回答?

杰宇老師:在詞彙上兩國99%相同,數字的說法上略有不同,但理解上沒有很大的障礙。在法國的語言發展史上,比其他歐洲國家更早進行語言統一的政策,瑞士法語就是受到法國的影響,更早進入所謂語言統一化的階段。

瑞士法語的方言就此削弱,現在許多年輕人已經不講方言了。在法語區早上的廣播也有標準法語教學,孩子們很早就開始接觸標準語。法語區對法語的方言的認同感很低,這點與德語區方言強大的現象很不同。

從歷史來看,瑞士與法國接壤的地區有些曾經屬於法國,所以今日這些地方許多用法和詞彙就很相近。我認為沒有所謂的瑞士法文,法語的邊界很模糊,兩國的國界並不是語言的邊界,發音也幾乎一樣,偶爾遇到例外。在法語的世界裡,老師是從哪裡來,並沒有差別,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法文和法國的同質性也很高。在法語的世界裡,唯一只有加拿大的法文較為不同。

從文化與一般市民生活的角度來看,兩國也是很接近的,可以這麼說:在巴黎早上新上市的時裝,在日內瓦中午就能看到。在巴黎早上流行的新用語和辭彙,在日內瓦中午很快就能聽到。語言與生活沒有國界。

若要說兩國的不同,我認為最大的分野在於政治與教育制度,這兩點瑞士有很鮮明的特色。在政治上除了制度之外,人們的態度與做法也不同。瑞士法語區的人很重視溝通,以勞資協調為例,勞資雙方都盡力溝通,多次嘗試不成功後,罷工是最後的手段。瑞士的政治是多黨運作,很多政黨也透過討論,共同合作通過勞工法案。我想國鐵大罷工在瑞士是不可能發生的,應該在罷工之前,就會經過多次的勞資協商,盡力找到平衡點。

這些瑞士特色的制度也反映在語言上,瑞士的法語用詞上有一些和法國不同,多是和政府制度有關。

PLACEHOLDER

瑞士資訊swissinfo.ch:瑞士是著名的多語多文化國家,請您和讀者說明您覺得值得一提之處

杰宇老師:瑞士的德語區是強勢地區,但瑞士德語盛行的方言現象在法語區和義語區都沒有。我也曾待過義語區的大城Lugano半年,我觀察到他們的方言也正在消失,只是速度上沒有法語區這麼快。

法語區也因地區不同對國語學習的態度也不相同,我來自瓦萊州,這是瑞士的雙語州。我的母語是法語,但從小我的父母就告訴我學習德語的重要性。相較之下,我所認識的來自日內瓦地區的朋友,他們所受的英語教育就比我們早。靠近德語區的州對德語的重視度很高,州與州之間總有一些差別,觀察瑞士這是一個必要的角度。                                                                                      

瑞士資訊swissinfo.ch:請您補充關於瑞台兩方文化差異的看法。

杰宇老師:在台灣我發現了「生活和工作不能平衡」的現象,很多人都超時工作。我有時候星期天還會收到工作的信件,這在瑞士不會發生。週末就是休息的日子,禮拜天盡量不要打擾別人,而台灣人似乎太把工作放心上。一般的日子,我也會遇到超時加班而遲到的學生,這樣的工作疲憊對瑞士人來說都有些誇張。

我也發現台灣人常常批評自己的國家不好,時常想向國外學習。我若說一句台灣的好話,台灣人常會回答:「怎麼可能!」有的人稱台灣為鬼島,這很像法語所說的:「別人家的草地比較綠。」但之於我,台灣不是鬼島,我是來自瑞士山上的小孩,非常喜歡台灣的熱鬧。

而在瑞士的山上,很多小村莊晚上六點以後就像鬼城,人們也總是和一起長大的朋友相處。社交圈的閉鎖,讓我理解在瑞士的外國人交朋友是多麼不容易。相比之下,台灣人很容易打開自己的心,容易結交朋友,台灣的夜生活很精彩,多晚都能搭到計程車。台灣的風土民情其實瑞士人很喜歡,只是兩地相隔遙遠,來台灣度假不是瑞士人的首選。

我非常喜歡我在台灣的生活與教學工作,目前並沒有離開或是回去瑞士的計畫。

作者:方常均 Facebook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