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人住不惯中国式住房

Aussenansicht
这样的三层独栋别墅,价格50万瑞郎(约350万人民币)。 Ester Unterfinger/swissinfo.ch

上世纪80年代末,瑞士建筑师多纳特·凯伯(Donat Kamber)去了中国,中国传统房屋的建筑方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瑞士建了4所这样的房子,但这样的房屋与瑞士人的现代住房理念格格不入。

1985年,中国刚刚向西方自由行游客敞开大门,凯伯作为建筑师和摄影爱好者成为最早去中国的瑞士人之一。

在1988-1993年期间,他去了中国多次,在那里走南闯北,游览了众多不同地区,老挝和缅甸边境地区、喜马拉雅高原、海南岛和塔里木盆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每次一待就是几个月。

Chinesisches Haus
凯伯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这样的房屋令他印象深刻。 Dka.ch

他不仅拍了许多中国大众的照片,作为建筑师,他当然还对中国人怎样盖房子有着特殊的兴趣。那个时候,中国传统房屋一般比较小,为了节省地面面积,会从空间上想办法,往高处发展。

“中国人-至少那时候的中国人-比较注重小个体的经济实用性,”凯伯说,那时候中国人还生活得比较简单拮据,“许多西方游客在中国很不习惯,但是我却很享受,”他说。其实他很想永远留在那里生活,但后来他组建了家庭,所以回到了瑞士。

不适合瑞士的建筑风格

中国的经历,不仅留在了他的相册里,还印在了脑海里,以至于几年后,他将这些中国印象实施在行动中。2001年, 他在巴塞尔乡村州父母的地皮上与他的几位兄弟一起盖了四所三层的独栋别墅,像在中国看到的一样,每层只有一间房。“我们尝试水平式建造,并往空间上发展-就像中国人那样。”

室内的设计和窗户的位置也是受了中国房屋的影响。“在内蒙古,房子都三面是墙,只在朝南的一堵墙上修建窗户,房屋的外面有一个花园一直延伸到前面房子的墙根下,因为前面的房子后面都没有窗户,这样大家都能享受到自由的私人空间,”凯伯这样解说他与众不同的设计。

Rückansicht
凯伯设计的中国式房屋侧面。 Ester Unterfinger/swissinfo.ch

银行想要保证赢利

但是盖房子贷款需要银行的支持,而银行在瑞士根本没见过这样的房子。凯伯说:“他们要求一个不动产公司出一个鉴定,证明这样的房子能够卖或者租得出去。”最后房地产公司出示了可出租可销售的证明。

凯伯可以理解,银行这样做,是需要肯定他们的资本能够有收益,他们要盈利不要试验。”最后银行居然通过了他的申请,令凯喜出望外。

不久将出现房地产危机?

在最初的几年,凯伯的四栋内有三间房间的独栋别墅很容易就找到了租户。但是最近3、4年时有空置现象。

正如瑞士其他乡村地区,巴塞尔乡村州近些年盖了太多房子。因为房贷利息较低所以许多投资商都转向投资出租屋。但是由于移民的减少和人口向城市的迁徙,令偏远地区的房屋出租市场出现了停滞。

趋势:喜欢豪宅

凯伯认为他的迷你别墅之所以现在不被问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瑞士人非常喜欢住大房子和新房子。“有些看房的人会惊讶地问:‘什么,只有一间浴室,也没有车库?’”

+瑞士人住什么房子?

凯伯自己和他的重组家庭六口人住在一个只有一间浴室的公寓里,他说:“这完全没有问题,只要稍微计划一下就可以。”

而宽敞的大房子的缺点,除了不环保之外,价格也高。许多收入不高的年轻家庭,根本不会考虑租或买一幢小房子,他们首先想的是租一个公寓,而有时候租房其实并不便宜。

凯伯希望,当下推行的迷你微型住房能够改变人们的观念。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微型住房》,这是1994年,早在瑞士人还完全没有这种理念的时候,他的一位美国朋友送给他的。

Dachzimmer
房屋顶楼,墙上挂满凯伯的中国记忆。 Ester Unterfinger/swissinfo.ch

凯伯的确感觉到出现这个新思潮之后,有了一些好转,“最近一个现在居住在4室一厅的大公寓中的人家,想缩小住房面积,对我们的小房子产生了兴趣。”

原本,凯伯及其兄弟设想,夫妇二人或独居者会对他们的小房子感兴趣。但他们的房子中也住过有两个孩子的家庭。

价钱

凯伯的房子是木质结构,修建费30万瑞郎(约210万人民币),周边环境和停车位设施约2万;外加燃气接驳费和手续费3万;每幢房屋的地皮15万,最后算下来凯伯家的每幢房屋售价50万瑞郎。这在瑞士对于一桩独栋别墅来说是相对便宜的。

如果出租,每月租金是2400瑞郎,外加150瑞郎的附加费。对于凯伯兄弟来说,这几幢房子是他们的投资,也是养老担保。“如果自己盖,能更便宜一些,”他说:“但是我们没有降低标准,浴室、厨房和地下室,都是标准化质量。”银行也规定了最低标准,因为在如此昂贵的地皮上盖太简易的房子也不值当。

建筑条例不利于建造小房屋

在多大的地皮上盖多大的房子在瑞士是有比例规定的,也就是所谓的土地利用率。因此凯伯兄弟只能盖了四幢离得很近的房子,因为旁边他们父母的花园也要计算在地皮内。

“瑞士的建筑法很矛盾,一方面要增加建筑密度,而有些村镇的建筑法规定的土地利用率上限只有20%。”

他猜,这些村镇一定是想要以此吸引富人前来居住。他说:“政治家们总是觉得,住得起大别墅的人,也是纳税大户,其实统计数字证明,如果一个村镇人口多,他们也能缴纳同样多的税。”

其他方面的建筑规定也不利于修建小房屋。因此凯伯不认为迷你微型房能在瑞士得到大范围推广。“在一大块地上只利用一小块作为居住面积,其实并不经济核算。”凯伯认识一位女士,在一幢微型房里只住了两年就以9万瑞郎的价格出手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经济紧凑的居住方式-在过去的中国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在瑞士,却根本行不通。

(翻译:杨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