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受冰川退縮影響,阿爾卑斯山脈變得更加危險?

冰川消融降低山坡的穩定性,增加山體滑坡和洪水發生的概率,但同時也豐富了阿爾卑斯山脈的旅遊風光。


特里夫特(Trift)懸索橋,坐落於伯恩茲阿爾卑斯山脈(Alpi bernesi),下臨湖水,背倚冰川。
特里夫特(Trift)懸索橋,坐落於伯恩茲阿爾卑斯山脈(Alpi bernesi),下臨湖水,背倚冰川。 Keystone / Urs Flueeler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這是一個炎熱的夏日,天空沒有一滴雨。當地人正準備吃晚餐,遊客們則穿行於瑞士特色小木屋之間,享受著山中的清新空氣。他們絲毫沒有預感到,就在策馬特(Zermatt)外部链接,就在馬特洪峰(Cervino)山腳,平靜淌過小鎮的溪流即將變成湍急洪水。

相关内容

特里夫特河洪水沒有導致人員傷亡,但對房屋和基礎設施造成了破壞。事件起因是上瓦萊州旅遊勝地一處冰川的冰下湖泊突然排空,策爾馬特市長羅蜜·比尼-豪瑟(Romy Biner-Hauser)將其稱為“大自然無法預測的怪現象”。

地貌學專家、洛桑大學教授克里斯托夫·蘭比爾(Christophe Lambiel,法、英)外部链接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提前預測類似現象“極其困難”。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氣候變暖將會增加極端事件發生的概率。 “阿爾卑斯山脈的一些村鎮正受到威脅”,蘭比爾說道。

為何冰川如此重要?

瑞士資訊(swissinfo.ch)系列文章介紹從阿爾卑斯山頂到平原,冰川消融和隨之而來的海拔高度變化所帶來的後果,以及瑞士採取的適應和緩解策略。

海拔3’000-4’500米:阿爾卑斯冰川和自然景觀

海拔2’000-3’000米:自然災害與旅遊業

海拔1’000-2’000米:水力發電(10月刊)

海拔0-1’000米:水資源(11月刊)

冰川隱藏的危險

高溫天氣,尤其是持續熱浪加速高山冰雪融化。冰川表面、底部和斜坡都可能形成或大或小的湖泊。


PLACEHOLDER

在冰川表面形成的湖泊,通過攝像頭和衛星圖像即可實現對其監測,因此在幾種冰川湖中威脅最小。伯恩州(Berna)和弗里堡州(Friburgo)之間的法韋日湖,形成於海拔2’700米的“死亡”冰原(Plaine Morte)之上,每年都會自然排空。每當湖泊水位開始下降,預警系統就會發出警報,告知附近居民。

以下動畫演示法韋日湖自然排空的場景:

外部内容

為避免低處的倫克鎮(Lenk)和錫默(Simmen)河谷發生洪災-法韋日湖正逐年擴大-人們開挖了一條排水渠。早在十幾年前,人們已在位於伯恩高地(Oberland bernese)的下格林德瓦(Grindelwald,多語)外部链接冰川修建了這樣的溝渠。

相关内容

克里斯托夫·蘭比爾認為,最令人擔心的是在冰面下形成的水體。冰下湖的容量可達上萬立方米,而一旦水體穿過冰層,它就會迅速湧向山谷,毫無徵兆。 “就像這次策爾馬特洪水,當人們發現時,已經太晚了”,克里斯托夫·蘭比爾說道。

用探測器嘗試發現冰下湖活動“十分複雜且成本高昂”,瓦萊州地質學家拉斐爾·馬約拉斯(Rraphaël Mayoraz)在接受日報《訊息者報》(Le Nouvelliste)時這樣說道。但還是有其他的辦法。例如,利用地震檢波器檢測地震波和地下活動,或者用傳感器測量河流流量。

冰湖與旅遊業

由於冰川融化而在山間新形成的湖泊,增加了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不過,這些水體的出現,一改原本岩石被冰雪覆蓋的面貌,為遊客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旅遊景觀

201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多語)外部链接顯示,阿爾卑斯山脈位於瑞士境內的部分可能形成上百個新的湖泊,總面積超過50km2。研究進一步指出,這些冰湖“開發了景觀資源”。懸索橋(如伯恩高地的特里夫特懸索橋)、鐵索攀岩(vie ferrate,音譯飛拉達)、科普教育路線等新景點新項目會吸引更多的登山愛好者。

山峰更加不穩定

對阿爾卑斯山區村鎮以及通訊線路和基礎設施構成威脅的,並非只有不穩定的山間湖泊。

隨著溫度的升高,懸貼於陡坡的懸冰川將無法附著於山坡,而一旦懸冰川脫落,很可能會引發冰崩。 “2017年在瓦萊州(Vallese)薩斯格倫德鎮(Saas-Grund,意)外部链接已有此類情況發生”,克里斯托夫·蘭比爾介紹道。

冰川退縮,尤其是永久凍土(意)外部链接解凍-阿爾卑斯山脈海拔2’500米以上連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會破壞山坡的穩定性。聯邦氣候變遷問題專家諮詢處(OcCC)發出了警告(法)外部链接,在流水的作用下,大塊物質很可能會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大部分地區移動。

2005年斯蒂雷格(Sieregge,位於伯恩州)的一間阿爾卑斯山區小屋。由於冰川對冰磧的壓力減弱,地面變得不穩定。
2005年斯蒂雷格(Sieregge,位於伯恩州)的一間阿爾卑斯山區小屋。由於冰川對冰磧的壓力減弱,地面變得不穩定。 Keystone / Peter Schneider

阿爾卑斯山路上的冰磧石

阿爾卑斯山脈景觀的變化對當地旅店經營者的日常經營提出了挑戰。瑞士阿爾卑斯登山俱樂部(CAS,多語)外部链接管理的153個山間旅店,將近三分之一都分佈在冰川附近。

據瑞士阿爾卑斯登山俱樂部介紹(多語)外部链接,現在每年吸引成千上萬遊客的特里夫特懸索橋本為連接特里夫特山間旅店(德)外部链接修建,而在那之前,旅店經由冰舌步行便可到達。同樣,由於氣候變化,前往羅莎峰小屋的路線也被重新設計。新的通道距離更短、安全性更強、所需的日常維護更少。

通往羅莎峰小屋的原路線(深綠色)和新路線)。
通往羅莎峰小屋的原路線(深綠色)和新路線(淺綠色)。 CAS-Tourenportal / swisstopo

而如果無法找到其他的路線,俱樂部的經營合作者就得重新開闢山路。對於負責阿爾卑斯山路維護的勒內·懷斯(René Wyss)來說,在山坡上工作既艱難又危險。

相关内容

山區更加危險了?

洛桑大學教授克里斯托夫·蘭比爾經常在來往於山間,他直言並未感到比以往更加危險。他認為,今天冰川所構成的危險比起150年前“似乎更小”。

原因很簡單,這位地貌學專家解釋道:“冰川更小了,因此冰更少了”。他還提到了上世紀的幾次大災難,其中,1965年的瓦萊州馬特馬克(Mattmark)水壩慘劇造成88人死亡。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不能忘记的马特马克惨剧

此内容发布于 1965年8月30日,在瑞士瓦莱山区,奔泻而下的冰川舌将马克马特水坝工地卷入死亡之口:88人命丧山谷。这一事件…

更多阅览 不能忘记的马特马克惨剧

天氣炎熱時應謹慎

“我們知道瑞士境內威脅最大的是哪些冰川”,克里斯托夫·蘭比爾指出,在瓦萊州,威脅最大的冰川有兩處。

但是,儘管瑞士擁有世界上最密集的測量網絡和完備的監管預警系統,研究員叮囑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我們無法掌控所有的情況。對登山愛好者和運動員,尤其是在夏季高溫期間前來登山的,我們建議還是要提高警惕,並做好有關的安全防護措施”。

相关内容
Blick auf den Aletschgletscher

相关内容

人工造雪拯救阿尔卑斯冰川

此内容发布于 气候变暖导致阿尔卑斯冰川正在消失。山里的人们向神明祈祷,而研究人员们却在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减缓冰川的融化进程。

更多阅览 人工造雪拯救阿尔卑斯冰川
​​​​​​​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