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我眼中的瑞士制造

我眼中的瑞士制造
当1994年上海举办国际钟表珠宝展时,瑞士的钟表独步风骚。我就是在那时购得了第一块瑞士手表。之后二十多年了从没出过大毛病,在维修和保养上累计花费没超过千元,直到今天也没舍得换。 长安城上

最早遇见瑞士还是从一杯咖啡开始。当年国门初开,对洋货充满了好奇,进口产品大受追捧。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的扩大,对进口商品也少了许多盲从。而一些质量卓越的产品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深深根植于广大消费者心中。瑞士的产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几十年过去,”遇见“瑞士的机会和渠道逐渐多了起来。从最初的食品,手表这些轻工产品到机械设备等重工装备都有遇见。瑞士有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可始终没有脱实向虚。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瑞士制造业群体执着的”工匠精神“功不可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石英表风靡一时,瑞士钟表业面临严重的冲击。可瑞士钟表业没有盲目跟风,始终坚守自己的风格和技术核心,不到十年再次站上世界钟表业的巅峰。当1994年上海举办国际钟表珠宝展时,瑞士的钟表独步风骚。我就是在那时购得了第一块瑞士手表。没多久去海南下海游泳潜水,别人都把手表留在岸上,只有我戴着手表下海,活动结束上岸后再用清水冲洗细沙,手表一点事没有。之后二十多年了从没出过大毛病,在维修和保养上累计花费没超过千元,直到今天也没舍得换。前几天朋友从西班牙公干回来,送的礼物居然是瑞士手表,让人意外又惊喜。

在机械装备领域同样如此。十年前去沿海某著名民营企业参观,发现该企业仍在使用企业创立之初购买的瑞士二手设备。据该企业分管设备的领导介绍,企业创立之初资金紧张,只能从国外引进二手设备,经过多方比较最终决定购买瑞士产品。该设备也争气,从引进到现在一直保持可靠的性能,为企业的发展立了大功。现在企业壮大了,新的厂房正在建设中,崭新的瑞士精密机床即将到来,瑞士制造业的竞争力由此可见。

瑞士资讯2016年7月23日曾发过一篇文章《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瑞士铜钟》,用文字和图片介绍工匠制作铜钟的过程。在简陋的生产场地,用传统的工具和几个世纪不变的手艺,制作出让世界惊艳的铜钟。2017年3月10日《光明日报》也发表了一个眼镜架,瑞士工人能耐心打磨30天的报道。

坚持用匠心制造,不盲从,不苟同。这样的精神值得学习。

坚守与传承并不意味保守。喜欢远足和户外的我就经常”遇见“很多瑞士户外产品。箱包,军刀,望远镜,滑雪板等。走进写字楼,大学生宿舍,瑞士水杯,食品和文具随时可见。它们同样是时尚的标志,要不怎么能赢得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如今我国不少企业选购的瑞士精密机床等装备制造同样是高科技的代表。更不用说不用一滴油就能环球飞行的飞行器了。

随着”一带一路“的延伸,中瑞两国交流合作不断深入,遇见瑞士的机会会更多,更广,更便捷,对此充满信心。

本文为参加“遇见瑞士”- 瑞士资讯有奖征文、征图、征视频竞赛作品,如果你喜欢,请在下面点赞。


PLACEHOLDER

相关内容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