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外国公司分析中国人口变化

独生子女政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Keystone

2013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将出现根本性变化,从过剩走向缺乏,这是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惹的祸吗?如果现在取消计划生育,中国人口结构会有多大改变?老龄化中国又将是个什么样子?

欧洲安联保险公司(Allianz)在7月初推出了中国人口问题预测-《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成功还是得不偿失?》,对诸多的中国人口问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中国自1978年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中国人口大概因此减少了4亿,据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人口13.4亿(2010年11月1日),且老龄化明显。如果以10年为单位做比较,那么最近10年比上个10年的人口平均增长率减少了一半,从1.1%降至0.6%。

走向劳动力匮乏

中国的劳动力增长将于2013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减少。届时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也就是年龄在15-59岁间的人口数量将达到最高值9.2亿。尽管未来几年,中国并不会出现劳动力匮乏的现象,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口负担必然大量增加。

如今平均来说,100名劳动力要养活18名60岁以上退休员工;2030年,同样的百名劳动力要赡养40名;2050年将增长至64人。

中国东南沿海早在去年就出现了民工荒,根据2011年2月的一份问卷调查,逾2/3的沿海区域企业主抱怨,春节过后岗位无人光顾。很多民工因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选择了在中国中部和西部省份工作。

与此同时,劳动力的价格也在上涨。最近十年的平均工资是之前的4倍。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地方是上海,年薪6559欧元,北京则为6536欧元。抵不住工资上涨压力,不少企业主开始将厂房向内地转移,有的甚至转移到越南、孟加拉和柬埔寨。

取消计划生育?

中国在70年代开始提倡“晚婚晚育”,这直接导致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每名妇女平均5.5名子女减少至1978年的2.9个;到90年代已减至2.1个,这是令人口代际维持均衡的临界值。

为了保持人口稳定、使中国不受劳动力稀缺之苦,有人提出应取消或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然而,计划生育是导致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拐点的最大原因吗?

把目光投向东欧,那里的国家自苏联解体后开始发展经济,从此其生育率也在逐年下降。再看看土耳其、突尼斯、泰国等地,这几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不相上下,它们的生育率已降至可维持平衡的数值(2.1)以下。

而在中国,北京上海这两个经济发展的龙头,2000年时平均每位妇女拥有0.8名子女;而在经济发展较缓的西部省份,生育率为每名1.7个子女。当时全国的总和生育率是每名1.3个。

除经济因素以外,女性受教育程度也是决定生育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较差的妇女,其平均育子数在2.3-2.5之间,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其平均生育数量则只有0.4。

这也证明,更多的是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生育率下降,所以即使现在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收效可能也不大。

老龄化:面临与发达国家同样的问题

3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已进入“少子化”社会,而且逐步步入老龄化,这样中国就将会与德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一样,要面对养老问题。在欧洲采取的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提高退休年龄,例如瑞士已将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分别规定为65岁和64岁。

最近在法国和希腊都发生多起冲突,也多是由于政府试图提高退休年龄,因而引起国民不满。另外一种办法则是奖励生育,例如德国、法国和瑞士都发放家庭津贴,补助给有子女和多子女的家庭。

安联保险公司的专家预测,如果中国将退休年龄调整至65岁,可以将拐点向后推3年,于2016年才会结束人口红利期,但这种政策的成效如何也很难说。

欧盟虽然已将退休年龄延至65岁,但欧盟还是将于2012年迎来劳动力市场的拐点,此后其内部劳动人口将开始萎缩,而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每年持续增加约200万人,养老负担依然很重。

而且退休年龄不可能根据经济状况无限期延长,因此及早建立完善的养老金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并引入私人养老保险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1960年起,瑞士的出生率一直在逐年下降。

自1970年起,瑞士的人口增长已不再能够满足代际平衡-即每名妇女平均育子2.1名以上。

2002-2004年,平均生育率为每名女性平均育子1.42个,是50年前的一半,当时每名妇女育子2.49个。

近几年生育率有所回升,达1.47个,但一直都低于可令人口保持平衡的2.1个。

尽管有移民的涌入,但这无改瑞士逐步进入老龄化的态势。

2025年瑞士的人均预期寿命为84岁,60-64岁的人口比例将达到7%。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在加剧。

201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776亿人,占13.26%;

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188亿人,占8.87%。

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2.16亿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