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疫情凸顯出瑞士在留住外國人才方面的缺失

Women looking through microscope
瑞士嚴重依賴外國人才來彌補技術差距。 Mareen Fischinger

瑞士是最有吸引力的工作地點之一,國外求職者競相爭取前來就業。但是,由於移民限制,瑞士的商業經營正日益面臨挑戰。疫情是否會成為轉折點?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今年4月,瑞士生物技術公司龍沙(Lonza)面臨的壓力驟增,原因是它全新的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原料生產設施出現交付延遲。這部分是由於在南部瓦萊州招募生物科技工程師和品管人員等存在困難。該公司計劃在菲斯普(一個約8000人的小鎮)招聘1200名新員工。

一些瑞士媒體認為,外國勞工的移民限額使得招人更加困難,比如瓦萊州計劃在2021年發放42張B類居留許可證。龍沙公司的一位發言人雖並未證實這一點,但他承認,由於多種因素,尋找具有資歷適合的人一直很有難度。

儘管疫苗擴產可能是個特例,但一些政界認為,龍沙公司招人困難是又一個重要跡象,表明瑞士如果想保持營商環境的競爭力,就需要對歐洲以外的高技能人才(非歐盟/歐洲自貿區國民)更加開放。

前議員法蒂·德爾德(Fathi Derder)告訴瑞士資訊swissinfo.ch:“疫情危機和龍沙事件使政界意識到人才問題的嚴重程度。”多年來,瑞士一直在辯論關於放寬外籍技術人才移民限制的提案,在疫情發生後,這項提案似乎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5月4日,瑞士國民院接受了德爾德兩年前提出的一項議案,他呼籲以更靈活的移民制度代替當前的配額制度。

達到限額

根據與歐盟締結的《人員自由流動協議》(其中的某些方面正在作為總體框架協議的一部分進行討論(多語)),瑞士對歐盟國家和歐洲自貿區(EFTA)的人才不設移d民配額。來自美國、印度和中國等所謂第三國的國民則面臨不同的待遇。英國脫歐後,瑞士也為英國國民單獨設定了配額。

這些國家(除英國外)的短期居留許可證(L)和長期居留許可證(B)年配額在6500至8500之間。瑞士移民事務秘書處(SEM)表示,這些配額是根據與各州的協商以及該國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情況而確定的。一部分配額根據預期需求分配給各州,另一部分則保留在聯邦儲備體系中。

外部内容

蘇黎世德勤(Deloitte)諮詢公司全球雇主服務事業部的移民業務總監茱莉亞·斯圖策(Julia Stutzer)向瑞士資訊表示,在2017年提高配額後,總體配額數量並不是主要問題。她的20人團隊每年幫助客戶在瑞士申請約4000張許可證,其中包括許多跨國公司客戶。在德勤對申請進行審核後,申請的失敗率非常低。

然而,瑞士外國人法律服務公司Legal Expat Switzerland的移民法專家亞歷克斯·莫薩茲(Alexa Mossaz)表示:“由於外國跨國公司的存在,日內瓦、沃州或蘇黎世等州對居留許可證需求量很大,但是發放的非歐盟勞工B類居留許可證數量卻不夠多。”斯圖策表示確實存在這個問題,稱這些州通常在年中就用完了配額,並請求獲取聯邦儲備配額。

值得大費周章嗎?

據消息人士透露,企業不願意過於強烈地反對現行制度,也不願破壞與各州的關係,畢竟移民問題具有政治敏感性。瑞士選民在2014年以微弱優勢批准了一項防止大規模移民的計劃,結果導致瑞士重新規劃移民配額制度。

羅氏公司(Roche)首席執行官賽佛林·施萬(Severin Schwan)在2016年掀起了一陣波瀾,他質疑瑞士政府為何減少對第三國國民的移民配額,並指出羅氏研究部門的一半員工來自國外。跨國公司高管往往暗地裡抱怨從非歐盟/歐洲自貿區國家僱用人員是多麼的困難。

德勤和瑞士美國商會(Swiss-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英、俄)顯示,由於僱用年輕的外國人才十分麻煩,瑞士在吸引跨國公司方面相比其他國家正逐漸失去優勢。

儘管如此,作為各州主要收入來源的大公司仍然在獲得許可證方面更有優勢。諾華(Novartis)發言人在5月份告訴瑞士資訊,公司收到了“足夠多的許可證”來滿足其“已確認的員工移民需求”。

然而,專家表示,許多公司不想貿然申請,除非他們確信候選人會得到許可,畢竟在此期間他們有可能會錯過其他人才。

根據瑞士政府的規定,公司只有在“絕對需要”的情況下才能僱用第三國國民。公司必須遵循嚴格的程序,以證明在瑞士和歐洲沒有人能夠勝任這一職務。

人力資源公司邁克爾·佩奇(Michael Page)的蘇黎世分部執行董事尼古拉·米克森(Nicolai Mikkelsen)表示:“為非歐盟人員申請許可證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而且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當我們與獵頭公司合作時,他們寧願不去看非歐盟的候選人資料,因為替這些人辦理來瑞士工作的手續非常困難。”米克爾森補充說,一些公司甚至對啟動內部人事調動程序持謹慎態度,因為他們擔心相關人員無法來瑞士工作。

人才爭奪戰

德勤公司的斯圖策指出,許可證的發放條件更有利於資深員工,但許多公司更側重於引進當地難以招聘到的技術人員。這些候選人的工作經歷往往並不循規蹈矩。

Spring Professional的一項研究發現,儘管瑞士某些行業的失業率在上升,但疫情期間,工程、電腦科學和醫學等領域的人才短缺現象依舊存在。實際上,疫情“加劇了高階專業人才的缺口”,比如醫療技術領域就存在這個問題。

矛盾的是,瑞士最想吸引的一些人卻面臨史上最嚴格的許可證申請局面,例如瑞士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和工程、生物技術和電腦科學等領域的企業家。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弗朗茲斯卡·施密德(Franziska Schmid)表示:“即使在資訊技術/軟體開發這樣存在‘人才爭奪戰’的領域,居留許可申請也可能遭拒。”

相关内容
图书馆中的外国大学生

相关内容

外国大学毕业生在瑞士找工作将不再难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大学毕业证书在国际就业市场上相当吃香,瑞士经济界也很愿意留下在本国大学毕业的外国专业人才,但是繁复的移民政策和法律条文却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造成很大阻碍。现在瑞士计划修改相关法律,改善这种情况。

更多阅览 外国大学毕业生在瑞士找工作将不再难

移民專家莫薩茲表示,非歐盟的高技能畢業生通常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們在畢業後有六個月的時間尋找工作,並且錄用條件與瑞士或歐盟畢業生理應相同。但是他們必須首先證明自己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獲得這種短期求職許可。如果他們沒有工作且無法獲得簽證所能提供的失業救濟金,那麼他們將很難獲得這種短期許可。

非富即貴

對於生物技術公司或軟體初創公司這樣的小型公司而言,這種情況尤其具有挑戰性。瑞士生物技術協會負責人邁克爾·阿爾托弗(Michael Altorfer)告訴瑞士資訊,每家公司都在一個非常小的人才庫中爭奪人才,這些人才或是懂得如何籌集外部資金,或是能管理研發管線和流動資金儲備,或具有臨床開發經驗。

他認為瑞士應該嘗試提供企業家簽證或初創企業簽證,美國、法國、加拿大和以色列等國家已經開始提供這種簽證。

莫薩茲解釋說,希望聘請非歐盟專家的初創企業必須證明其對企業所在州的經濟意義。莫薩茲說:“一家沒有任何營收的小型初創企業很可能在此過程中失敗。初創企業必須產生收入,並在未來三年內具有強大的增長潛力,能夠為瑞士經濟做出貢獻,方可滿足許可條件。”

相关内容
Lonza plant in Visp

相关内容

瑞士龙沙公司将把新冠疫苗产量提高一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龙沙公司将增设三条生产线,以用于为莫德纳研制的抗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扩大生产新冠疫苗活性物质,从而为提高全球新冠疫苗供应贡献一己之力。

更多阅览 瑞士龙沙公司将把新冠疫苗产量提高一倍

尋找合適的平衡

疫苗生產遇到的問題使政府最高層對人才供應產生了擔憂。 5月19日,內政部長阿蘭·貝爾賽(Alain Berset)表示,政府已幫助龍沙公司招聘了75人,用以填補公司的人才缺口。由於莫德納公司計劃明年將瑞士新冠疫苗產能提高一倍,龍沙公司維斯普工廠將需要招收更多的員工。龍沙公司另宣佈在其他生產領域也將擴大規模。

長期的解決方案尚不清楚。德爾德認為應該取消配額,但一些組織擔心這會導致薪資下降、人口壓力和更大的就業競爭。

外部内容

在去年發表的一份文件中,德勤和瑞士美國商會建議採取更為溫和的改革,比如為技術領域的外國學生發放“創新許可證”。他們還建議為“可信賴的公司”建立一個認證體系,以幫助公司內部的人才更輕鬆地變更工作地點,荷蘭已經採取了這一措施。

德勤公司的斯圖策表示,瑞士的體系總體可靠,並在許多方面都行之有效。 “我們不認為整個移民體係都需要改變。但它需要進行數位化升級,並為一小部分緊缺技術人才提供配額和審批流程上的靈活性。”

德爾德認為5月4日的投票是一個進步,但該議案仍需聯邦院審議通過才能付諸實施。去年三月,政府決定編寫一份報告,研究移民制度改革的一些可行方案。在過去的幾年中,其他提案也獲得了更多的支持。瑞士剛剛中斷與歐盟雙邊框架協議的決定將對移民問題有何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

德爾德向瑞士資訊表示:“我們需要努力奮鬥來保持領先地位,我們無法保證瑞士將永遠富裕,我們應該張開雙臂歡迎來自國外的人才。我們應該說,忘了以色列和矽谷吧,請來瑞士工作。”

相关内容
等车的人们

相关内容

瑞士依然是外国人向往的工作圣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在这次劳工市场排名中,瑞士排名第八,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之后。与2014年相比下滑了三个名次,瑞士的吸引力…

更多阅览 瑞士依然是外国人向往的工作圣地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