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假新聞的問題被過分誇大了”

Nick Lüthi beim Interview
“在數字媒體世界裡,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媒體工作者Nick Lüthi說。 Ester Unterfinger/swissinfo.ch

作為最了解瑞士媒體狀況的人之一,Nick Lüthi接受了瑞士資訊的採訪。媒體數字化的進步在瑞士的民主體系中實現政治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他還與啤酒市場進行了對比。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本文是親愛的民主#DearDemocracy的一部分, 瑞士資訊swissinfo.ch直接民主特刊。在這個特刊中,有一些外邀記者的撰稿,他們的言論並不代表瑞士資訊。

瑞士資訊swissinfo.ch:Nick Lüthi先生,瑞士媒體目前狀況如何?

Nick Lüthi:人們可能會說:“不怎麼樣”;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還是會說:“還可以吧”。雖然近幾年來,編輯部一再縮編,因為廣告收入銳減;但與此同時,大型媒體集團為了加強數字化,做出了許多努力。一方面,編輯部為了更好地滿足年輕的目標群體,增添了許多新內容;另一方面,也一直在努力,鼓勵用戶為網絡內容而付費。

swissinfo.ch:瑞士媒體應不應該學習那些成功的國外理念呢?

最大的挑戰在於,要為一個小的市場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N.L.:如果與模式和結構相關,那麼瑞士理當向國際上的優秀案例學習,例如如何增強與讀者的互動和如何組織流程等方面。但我們一定要顧及到市場的規模,因為適用於《紐約時報》的模式,不一定能成功地照搬到瑞士德語區,因為這裡的媒體潛力最多也就是500萬人。

最大的挑戰在於,要為一個小的市場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

Nick Lüthi其人

45歲的Nick Lüthi是瑞士傳媒的專業雜誌《每週媒體》(Medienwoche)的負責人。他自1995年進入新聞業,在印刷、廣播、網絡等多家媒體工作過。 Lüthi任教於盧塞恩記者培訓學校和伯爾尼媒體及媒體管理高等專業學校。並就任網絡瑞士媒體獎(德)外部链接評審團主席。

swissinfo.ch:一些瑞士出版社,認為停印報紙、改由網絡版刊發,是種不錯的解決方式。這種趨勢會對大眾傳媒的政治功效產生何種影響呢?

N.L.:一旦停印,就會令媒體喪失“存在感”。具體以《晨報》(Le Matin)為例吧。這曾是一份很受歡迎的報紙,在法語區的咖啡廳、餐廳裡隨處可見。但如今《晨報》已數碼化,網絡版可不能擺得到處都是。這就產生了區別,可能對某一代人,例如大於40歲的人就產生了影響,因為他們是通過這份報紙走向社會化的。

swissinfo.ch: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記者令報紙失去了重要性。因為報紙的空間有限,而網絡空間無限。這會影響政治輿論的形成嗎?

N.L.:報紙的封閉狀態在持續被打破,這是一定的。然而也有跡象顯示,網絡媒體也同樣有其侷限性。讀者必須學會如何看待和使用網絡新聞。這既是家庭、學校和專業機構的任務,也是政治家和我們所有人的責任。有一點很明確:時代巨輪不可能倒轉,我們只能與時俱進,並儘力創造一個充滿責任感的環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數字化媒體實現“政見的形成”。

swissinfo.ch:數碼原住民宣稱,重要信息總是會被人接收到,無論以何種途徑。然而社交媒體越來越將記者所提供的內容,與未經證實的內容、小道消息和有意傳播的假新聞混在一起。這會危及信息的民主化嗎?

Nick Lüthi beim Interview
“忽然間那些斷言和陰謀論變得與高質量的世界新聞一樣受重視。” Ester Unterfinger/swissinfo.ch

N.L.:所謂假新聞的問題,其實被高估了。這實際上是過於誇大了。無可爭辯的是,確實有虛假消息,有人背後操縱故意放出來。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總統選舉時,馬其頓的假新聞工廠試圖將公民朝某個既定方向指引。但從對媒體角色理解上來看,這類陰謀在瑞士並不常見。

swissinfo.ch:這只是編輯部一方的態度,但讀者總是會混淆信息來源的。

N.L.:是這樣的。社交媒體平台的資料來源總是被人詬病,這也是它的難處之一。人們總認為臉書(Facebook)就是信息的發布者,而不去關注資料的原始來源。然後突然之間,具有高品質的世界新聞,與不知出處的斷言和陰謀論就混在了一起,受到同樣的重視。因此我們還要持續完善媒體的職能。瑞士已出現了相關建議。

swissinfo.ch:一個媒體要對其發布的所有內容負責。然而社交媒體只負責推送,不對內容負責。應該規定這些平台承擔起更多的義務嗎?

N.L.:最近幾年的批評之聲讓社交平台有了這方面的意識。例如臉書就找了近40家合作組織,幫其區辨虛假新聞。近期有消息稱,德國新聞社和集體調查(Correctiv,德)外部链接組織都將與之合作。但由此又掀起了另一場討論:什麼消息會被過濾掉?會不會有相應的政治傾向隱藏其後?

這是現實投射在數碼媒體世界裡的典型症候群:第一眼看上去會覺得理性、有意義和可執行性,然後很快就會陷入下一個問題的泥沼。永遠都沒有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

swissinfo.ch:社交媒體同時也拓寬了大眾傳媒的傳播範圍。那些總部位於國外的平台對瑞士媒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許多瑞士的媒體機構已經陷入對大型平台的巨大依賴之中。

Nahaufnahme der Hände von Nick Lüthi während des Interviews
Nick Lüthi認為,新媒體法大約將於2025年頒布。 Ester Unterfinger/swissinfo.ch

N.L.:許多瑞士的媒體機構,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就已經陷入對大型網絡平台的巨大依賴之中。顯然,社交媒體自有其運行規則,不會顧及民主的功能和新聞的作用。臉書一直在調整推算公式,來決定信息流(Newsfeed)會顯示何種內容。

那些過度依靠臉書的傳播量而存活的媒體企業,就會很容易陷入到財務危機當中。即使是谷歌,在搜索引擎的操縱上也存在不透明的地方。

swissinfo.ch:那麼下一步會怎樣?瑞士的啤酒市場在經歷過大合併之後,迎來了具有創造性的小釀造廠用特色產品贏得固定客戶的局面。在媒體行業中,目前還有許多小型和極小型企業,他們能夠平行發展嗎?

一個像“Republik”這樣的起步企業,永遠不能取代像《每日報》(Tagesanzeiger)這樣的傳統報紙。

N.L.:這還是相當具有可比性的。目前新的東西很多,但大多是在利基市場,是為了滿足粉絲的需求。一個像“Republik”這樣的起步企業,永遠不能取代像《每日報》(Tagesanzeiger)這樣的傳統報紙。

一個媒體體系的基本職能應該是陪伴人們的日常生活,告訴人們一些局部地區發生的事宜,鼓勵公民參與政治等,這需要很多資源投入,不是那些“值得誇讚”的動議發起者所能做得到的。

(翻譯:宋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