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中國跨國鎮壓下的藏人和維吾爾人:「瑞士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2016年9月16日,藏族和維吾爾族民眾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歐洲總部前的萬國宮舉行集會。如今,他們除了為中國境內的藏人和維吾爾人發聲外,還敦促瑞士政府採取行動保護自己免於跨國鎮壓。
2016年9月16日,藏族和維吾爾族民眾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歐洲總部前的萬國宮舉行集會。如今,他們除了為中國境內的藏人和維吾爾人發聲外,還敦促瑞士政府採取行動保護自己免於跨國鎮壓。 Keystone / Salvatore Di Nolfi

瑞士政府委託進行的全球首項關於藏人和維吾爾人社群遭受中國政府恐嚇威脅的研究,揭露了中國實施跨國鎮壓的殘酷現狀。那麼,包括瑞士在內的許多國家是否採取足夠措施,以保護其居民免於跨國迫害?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由於許多國際組織常駐於此,瑞士因此往往被譽為「世界人權之都」。然而,對於生活在該國的藏人和維吾爾人來說,他們依然感覺無法逃脫中國政府的嚴密監視、恐嚇和威脅,而瑞士這個安全無憂的國度,也被他們視為屢屢被迫直面跨境壓迫者的地方。

「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我們受到監視,尤其是在互聯網上,「生活在瑞士的歐洲西藏青年協會(Tibetan Youth Association in Europe)聯合主席Arya Amipa告訴瑞士資訊SWI swissinfo.ch,」我們不斷收到可疑的電子郵件,要求我們發送個人隱私資料,例如更改郵件信箱的密碼,地址會自動改變。

Amipa堅信,中國政府是這些針對海外藏人僑民社群所實施的網路釣魚行動的幕後黑手。因此,「我們必須透過使用端對端加密通訊程式(譯者註:即發送者在其電子設備上加密訊息,接收者在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上解密訊息)、雙因素認證(譯者註:即需要透過兩種形式的身分驗證才能存取資源與資料)以及VPN客戶端(譯者註:VPN用戶端服務是透過安全服務器對互聯網流量進行重新路由,保護用戶的在線活動不被窺探)來保護自己」,即便是在與瑞士其他人通訊往來時也是如此。

歐洲西藏青年協會(Tibetan Youth Association in Europe)聯合主席Arya Amipa
歐洲西藏青年協會(Tibetan Youth Association in Europe)聯合主席Arya Amipa Arya Amipa

第二代藏裔瑞士人、系統工程師Jigme Adotsang也在網路上分享了自己遭受中方監視的經驗。他表示,在藏人社群組織或參與的公開活動和遊行示威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注意到,在這類活動的角落裡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亞裔人士攜帶著大型照相機」,有時還配備著長焦鏡頭,以便更好地捕捉到遊行參與者的面部特徵。「他們並不介意被(我們)看到,所以看起來這更像是一種恐嚇戰術。」

結果就是,“(在藏人社區裡)恐懼感增加了,尤其是在年輕的藏人中”,Adotsang介紹稱,鑑於此,許多藏人已不再參加抗議活動。他在瑞士非政府組織「保護受威脅群體協會」(Gesellschaft für Bedrohte Völker)的網站上分享了他遭受中國政府監視的經歷外部链接

Amipa和Adotsang的說法,得到了最近發布的題為“瑞士藏人和維吾爾人的情況調查”(Situation von tibetischen und uigurischen Personen in der Schweiz)報告的支持與佐證,該報告基於瑞士政府委託巴塞爾大學歐洲研究所的中國事務專家拉爾夫·韋伯研究所 (Ralph Weber)教授的團隊撰寫研究所的結論專家。報告詳細描述了中國當局對居住在瑞士的藏人和維吾爾人社群所實施的大規模監視和施壓策略。

研究報告的結論是,瑞士藏人和維吾爾人社群的成員「極有可能」受到來自中方人員的「系統性監視、威脅和拉攏收買」。瑞士政府補充稱,「本研究報告中確定的施壓方式的程度和強度,更有可能是被隱瞞和低估-而非誇大、高估了」。部分原因在於,實施跨國鎮壓行為的一方通常在暗中行動,而受害者則往往擔心一旦公開談論自己的經歷,勢必會遭到報復。

了解更多關於瑞士藏人和維吾爾人社群受到中國政府監視和恐嚇的研究報告內容:

相关内容

面對中國實施的跨國鎮壓,其他國家如何因應?

瑞士政府發布的這份報告,是全球首例經一國政府委託、針對其領土上藏人和維吾爾人社群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中方監視和恐嚇展開調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執行副總裁妮可·比賓斯·塞達卡(Nicole Bibbins Sedaca)表示外部链接,中國在跨國鎮壓國家名單中名列前茅,並「實施了世界上最複雜、最全面的跨國鎮壓運動,中國跨國鎮壓案件佔據記錄在冊總數的30%」。

中國實施的跨國鎮壓,在過去的一年迅速登上各大報章,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但這現象並不新鮮。部分西方國家政府近年來已相繼採取了措施,力求更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政府於2023年首次正式面對此問題。由美國國會多位跨黨派參議員組成的小組提出了「跨國鎮壓政策法案」(Transnational Repression Policy Act),該法案旨在」針對他國政府和個人在美國境內及海外對美國公民進行跟踪、恐嚇或襲擊的行徑追究責任」。美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在各級政府投入大量資源來深入了解這一問題、並提出有意義的行動要點的國家,例如為遭受跨國鎮壓的群體設立熱線電話,並與受影響的社區進行磋商。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告訴瑞士資訊SWI swissinfo.ch,加拿大和德國也付諸了類似的努力,「我們希望能夠與志同道合的政府一起共同努力應對這一切。」

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同時也證實,維吾爾人在海外面臨的跨國鎮壓正日漸升級。這些跨國鎮壓,主要透過包括微信、「一體化聯合作戰平台」(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s Platform,是中國政府推出的一套基於大數據的監控系統和警務APP,主要應用於新疆地區)在內的多項監控技術、視訊和電話騷擾、網路釣魚與軟體攻擊、間諜軟體、駭客入侵、間諜活動等多種管道進行。

但「我們沒有發現在瑞士有任何可用的資源或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該組織向瑞士資訊SWI swissinfo.ch坦言。

所謂跨國鎮壓,是各國政府為了對移居海外的公民或海外僑民進行管制、施加影響所採取的手段。

它不僅包括暴力威脅、從定居國驅逐出境以及對其家人實施傷害,同時也包括提供金錢利誘收買、或提供與國內家人聯繫的機會,以換取對方對在其所處國社群的監視、改變行為以及脫離交往的社群。

期待已久的報告三度延期發布

據估計,目前約有8,000名藏人生活在瑞士,這也使得瑞士成為除印度以外全球最大的藏人流亡社區東道國和西藏難民聚落之一。而維吾爾人社群的人數僅維持在兩位數。數年來,這兩大群體一直對瑞士官方這份報告的出爐翹首以待。

該報告源起於2018年。當時,「保護受威脅群體協會」向瑞士政府提交了一份請願書,敦促官方採取措施保護瑞士的藏人群體免受中國政府的監視、恐嚇和威脅,並在必要時與中國當局進行交涉。據此,瑞士聯邦議會國民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於2020年提出質詢,要求聯邦委員會提交一份關於瑞士藏人狀況的詳細報告,「尤其是關於言論自由和[中國政府的]監視」。隔年,聯邦委員會決定將瑞士維吾爾人群體的情況也納入其中。

通常情況下,面對由議會提出的質詢,聯邦委員會應在兩年內回應。因此,根據負責提交該質詢的國民院議員兼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尼古拉斯·瓦爾德(Nicolas Walder)的說法,這份報告本應在兩年前就發布。

然而,據瓦爾德稱,這份報告先後被推遲三次才面世,且「每次[聯邦委員會]都沒有[給予]充分的理由」。

代表聯邦委員會委託外部專家展開研究和撰寫報告的瑞士聯邦移民事務秘書處,將原因歸結為該報告的處理和審閱工作,就優先級而言,需讓位於2022年2月爆發的俄烏戰爭和處理烏克蘭難民S類保護性居留身份。「針對這份報告結論的處理時間,比原計劃的要長,」它向瑞士資訊坦承。

瑞士當局的優柔寡斷、猶疑不定

在歐洲西藏青年協主席Amipa看來,報告之所以遲遲未公佈,是因為瑞士不想激怒其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他認為「在這些問題上保持沉默和不作為,就等同於主動選擇了允許暴行繼續發生」。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瑞士在對華問題上始終採取「透過貿易實現變革」的方針。換而言之,瑞士曾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認為,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將為中國帶來積極變化,其中也包括隨著中國逐步開放,該國會越來越重視人權。然而過去十年的事實則表明,情況恰恰相反,藏人和維吾爾人(包括中國境內和流亡海外的僑民)的處境急劇惡化。

至於瑞士當局的做法,研究報告指出,在受訪的瑞士藏人和維吾爾人看來,[瑞士政府]明顯收緊了對其和平示威和庇護政策的限制,這被視為一種壓力。

例如十年前,瑞士藏人的居留證“國籍”一欄曾標註的是“無國籍”,而現在則一律被自動標註為“中國”-儘管其中部分人出生在瑞士或印度。這項變革迫使這些藏人必須定期與中國大使館或領事館保持聯繫,讓他們暴露於登記報到製度之下,以及不得不接受來自中國官員的進一步監視和恐嚇,後者則會提醒他們不要參與政治活動。

33歲的藏裔瑞士公民Migmar Dolma向瑞士資訊表示,她對瑞士當局在應對瑞士藏人民主權利受到侵犯這一問題上的猶豫不決和碌碌無為深感失望。

在2014年巴塞爾中秋節慶祝活動現場的一次靜默示威中,她被一群亞洲面孔的男子強行揪住、推擠並按倒在地。她對錄影中的不明身份者提起了訴訟,但最終被當地檢察官駁回。她認為,[巴塞爾地方法院的]這項決定是出於政治動機。

2014年,一群瑞士藏人在巴塞爾中秋節慶祝活動現場舉行了靜默示威。一段影片顯示,Dolma被她認為是來自中國大使館官員的不明身份男子強行揪住、推擠並按倒在地:

外部内容

「瑞士當局並沒有履行保護其公民免受中國大使館侵害行為的職責,」她反問道,「難道我們不屬於瑞士嗎?難道我們這些有藏族血統的瑞士人,就因為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曾經獲得瑞士庇護而心存感激,就該自此閉嘴、保持緘默嗎?作為一名瑞士公民和國家難民的女兒,看到瑞士向中國卑躬屈膝,我感到羞愧,」她強調稱,瑞士必須堅守其促進人權的原則。

“害怕中國的反應”

「我們的政府害怕中國政府的反應,」瓦爾德表示。他認為,瑞士政府擔心報告的發布可能會影響其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延長和升級的計畫。這不僅是因為中國政府的反應,也因為報告的面世可能會對瑞士公眾輿論產生影響,因為更新後的自由貿易協定必須得到瑞士選民的首肯。

部分左派政黨希望在新自由貿易協定中納入有關環境和人權保護的強制性規定:

相关内容

瑞士是除冰島和塞爾維亞以外唯一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歐洲國家。在瓦爾德看來,瑞士始終將貿易利益置於人權之上。

「結果就是,自2013年中瑞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以來,我們的貿易額增長了70%,而中國的人權狀況卻急劇惡化。中國針對瑞士藏人和維吾爾人社區的敵對行動,從未如此頻繁,」他表示。

「一個國家對中國投資的依賴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與中國達成合作或對其[實施的跨國鎮壓]置若罔聞、視而不見,」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東亞研究講師大衛·托賓(David Tobin)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評價道。他目前的研究重點是收集維吾爾僑民關於種族滅絕的暴力和創傷的口述。

托賓和他的同僚圍繞著中國實施跨國鎮壓這一主題,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研究之一,他們採訪和調查了散居於多個國家的200多位維吾爾族僑民,並於2023年公佈了他們的研究結論

他研究的國家之一是土耳其,而對於逃離中國的維吾爾人而言,該國一直以來都是他們青睞的避風港。據稱約有5萬名維吾爾人居住在土耳其,這也使得這裡擁有中國境外最大的維吾爾社區。但隨著近年來該國對中國經濟依賴的加深,土耳其對中國跨國鎮壓的容忍度也悄悄發生了巨大變化。

為了避免重蹈土耳其的覆轍,瑞士社會民主黨和綠黨堅持要求將中國政府對瑞士藏人和維吾爾人社群基本權利的侵犯這一議題,納入與中國政府正在進行的自貿協定談判中。儘管將瑞士藏人的狀況以及有關人權和環境保護的強制性規定納入新的自由貿易協定中的提議,已於去年在國民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中以微弱優勢被否決。

雖然瑞士政府已與國內受中國跨國鎮壓影響的社群進行過多次磋商會談,但「藏瑞友好協會」(Swiss-Tibetan Friendship Association)告訴瑞士資訊,它從未意識到」瑞士政府採取了任何具體行動」。

瑞士政府近期公佈的這份報告,無疑在藏人和維吾爾人社群中被視為一個正面訊號。在2月底舉行的中瑞雙邊人權對話中,該報告的結論也被列入了討論議程外部链接

但對Amipa來說,僅僅承認藏人和維吾爾僑民遭受中國跨國鎮壓的現實,是遠遠不夠的。 「瑞士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只要中國不害怕承擔任何後果,這些事情還會一如既往地發生下去。」

(編輯:Benjamin von Wyl/ts,繁體校對:盧品妤)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如果你訂閱了我們的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你會在你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道。 現在就點擊訂閱。

更多阅览 通訊訂閱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