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洛迦诺:一座因和平而被铭记的瑞士小城

在瑞士意大利语区,有两座名字颇为相似的湖畔城市:卢加诺(Lugano)和洛迦诺(Locarno),常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头雾水。相比卢加诺的热闹时尚,洛迦诺则更显宁静内敛,以如画的湖畔风光和轻松的度假氛围闻名。然而在1925年,它却意外地成为一项重大外交成就的舞台-这场事件后来成为欧洲和解与和平的象征,并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20世纪20年代,洛迦诺还是一个小镇,钟表业和化工业发展兴旺。旅游业也经营得有声有色,凭借周围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清澈湛蓝的湖水,吸引了大量外国度假游客。

1925年10月,在为期十天的时间里,洛迦诺迎来了一类截然不同的访客。这座小镇成为关系重大的外交谈判的举办地-这类场合通常与瑞士西部的日内瓦(Geneva)联系在一起,当时日内瓦是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所在地。来自七个欧洲国家的代表齐聚于此,旨在巩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大陆的安全局势。

这座位于瑞士南部的小镇被英国代表团成员迈尔斯·兰普森(Miles Lampson)称为“美得无可挑剔”。他指出,这样的环境恰好与与会国家间出人意料的融洽氛围相得益彰-一边是战胜国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另一边则是战败的德国。兰普森在报告中写道,在洛迦诺,与会外交官们以“极高的分寸感与幽默感”讨论分歧。

新设电报线路与时尚酒店

据现任城市档案官Rodolfo Huber介绍,为迎接约100名外交官和200多位记者,洛迦诺当时的6’000位居民粉刷了房屋外立面,还在本地咖啡馆准备了小型音乐会为与会人员助兴。政府架设了新的电话和电报线路,确保媒体可以每天发送关于会议的报道;地方警察则负责安保工作。

Huber解释为何1925年的会谈会选择在洛迦诺举行:

各国代表被安排入住时尚高档的酒店。例如,英国、比利时和法国代表下榻的是大酒店,而德国代表则住在爱斯普拉纳德酒店(Hotel Esplanade)。

会议期间,洛迦诺市长Giovan Battista Rusca担任官方接待人。瑞士作为中立国,未曾参与战争,因此也没有派遣代表参与谈判。

十天会谈结束后,外交官们从官方会议举办地-市政法院中走出,并宣布签署了一系列新的条约。等待在外的人群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延续“洛迦诺精神”

如今,洛迦诺市中心早已不再是工厂密集的地区,但旅游业仍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会议时期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如市政法院和大酒店,目前已破败不堪,当地正在推动修复计划。

不过,洛迦诺一直努力延续“洛迦诺精神”-也就是条约所体现的合作与和平精神,并将这一历史事件作为城市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府在洛迦诺的维斯孔蒂城堡(Castello Visconteo)内设立了一个常设展览,讲述当年会谈的历史;在重要的周年纪念日,还通过揭幕公共艺术等形式加以纪念。据Huber介绍,正是在其中一次周年纪念活动中,“和平之城洛迦诺”这一说法开始广为流传。

相关内容

Huber表示,正是这种和平愿景,帮助洛迦诺面对自身历史上的一些黑暗时刻。2005年,在纪念《洛迦诺公约》签署80周年之际,洛迦诺也回顾了另一段发生在450年前的往事-当时,这座城市驱逐了新教徒。这座城市出版了一本关于这段宗教迫害历史的书籍,Huber介绍说,此外,纪念活动也让洛迦诺重申了当今对所有宗教信仰和所有族群持包容态度的立场。

在即将到来的百年纪念中,洛迦诺计划竭尽所能,通过设置城市信息展板、举办音乐会、课堂讲座、导览活动和主题会议等方式,深入探讨条约的意义。

洛迦诺还将携手该市最具声望的年度文化盛事-洛迦诺电影节,于今年八月起设立一项全新的和平奖(Peace Prize),并计划每两年颁发一次。至于这座“瑞士和平之城”首届和平奖将花落谁家,Huber则保持神秘,未作透露。

(编辑:Tony Barrett/vm/ts,编译自英语:樊桦/gj)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eraldine Wong Sak Hoi

您是否听说过某些关于瑞士外交的信息,且希望我们对其进行核实?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瑞士这个中欧小国有着颇多的对外形象:中立国、和平促进者、人权捍卫者。但说到瑞士与其他国家或机构的关系,并非所有信息都准确无误,我们希望逐一澄清。

6
11 留言
查看讨论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