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体:中国在台湾海峡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中国在台湾近海举行大规模军演
中国在台湾近海举行大规模军演 KEYSTONE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国近日在台湾近海举行了名为“海峡雷霆”的大规模军演,并称此次演习是对台湾总统赖清德的警告;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已经降温。迫于华盛顿的压力,中国和欧盟可能会走得更近;比亚迪在美国特斯拉深陷危机之际进军瑞士市场,显现出“营销大师”的策略。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最近一周的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在台湾海峡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瑞士公共服务机构-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于4月初报道,中国近日在台湾近海举行了名为“海峡雷霆”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此次演习动用了数十架中国军用飞机和21艘军舰,其中包括“山东”号航空母舰和四艘海岸警卫队船只。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空军、海军和导弹部队的联合封锁和精确攻击训练,地面部队则在东海进行远距离射击训练。

中国称此次演习是对台湾总统赖清德的警告。因为赖清德最近曾发声强调要加强台湾的防御力量,并将中国视为敌对的外国势力,这说明他将台湾看作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明确的挑衅,因为中国视台湾为自己的省份,并希望在必要时采用武力收复台湾。

“除了宣布具体防御措施外,赖清德还明确将中国描述为敌对的外国势力,”

瑞士电视台驻东亚记者塞缪尔·埃姆奇(Samuel Emch)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黑格塞斯(Pete Hegseth)日前访问了日本和菲律宾,在访问中他强调美国会阻止中国的侵略,并会与该地区的伙伴站在一起。最新泄露的美国国防部长文件显示,美国将阻止中国入侵台湾作为首要任务。

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令台湾感到担忧。台湾担心美国可能也会与其保持距离,让台湾独自面对中国的威胁。然而最近几周美国发出的相关信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台湾的担忧。

近年来,中国多次在台湾周边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而且呈现不断升级的趋势。去年,中国进行了名为“亮剑2024A和2024B”的两次演习。因此,今年预计还会有另一场演习。(SRF外部链接/德)

迫于华盛顿的压力,中国和欧盟可能会走得更近。
迫于华盛顿的压力,中国和欧盟可能会走得更近。 Copyright 2023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特朗普会将欧洲推向中国的怀抱吗?

瑞士街头小报《20分钟》4月4日发布的、题为《特朗普会将欧洲推向中国的怀抱吗?》的文章指出,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已经降温。迫于华盛顿的压力,中国和欧盟可能会走得更近。

文章写道,在二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措辞严厉地批评了欧盟,但在同一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却对欧洲赞扬有加,并建议对中欧紧张关系进行重新思考-他在演讲中表达出这样的信息:中国和欧洲都感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中欧关系升温可能成为对上述压力的回应。

据《经济学人》报道,各国外交官们都感受到中国官员的“魅力攻势”,中国正在以一个“有序且可预测国家”的形象,敦促欧盟和其他西方国家与自己深化关系。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Ursula von der Leyen)最近也出人意料地表示,欧盟准备深化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在欧盟贸易专员访华期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有意愿就‘中国补贴商品流入欧洲引起忧虑’的情况做出任何改变。“

一位驻华外交官

据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分析,如果美国关税战进一步升级,对中国来说,欧洲可能成为更重要的贸易伙伴。欧洲企业也或将调整方向,转向中国。该研究所认为,在安全政策方面,美国也并非如特朗普所说的那样独立于欧洲。如果中国入侵台湾,美国政府对也寄希望于欧洲加入其制裁行列-这也是欧洲与讨美国价还价的筹码。

人们对欧盟与中国的“靠近”也并非毫无异议:据《南华早报》报道,欧洲外交官发现很难让中国做出让步,比如关于中国补贴产品涌入欧洲的问题。此外,欧洲对中国贸易和技术(比如,5G电信基础设施和港口运营)的日益依赖也带来了重大的国家安全风险。(20 Minuten外部链接/德)

比亚迪在美国特斯拉深陷危机之际进军瑞士市场,显现出“营销大师”的策略。
比亚迪在美国特斯拉深陷危机之际进军瑞士市场,显现出“营销大师”的策略。 Keystone / Ennio Leanza

多亏马斯克:比亚迪副总裁李柯在瑞士视为“中国救星”,获得热情接待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 (NZZ)4月5日发布题为《多亏马斯克:比亚迪副总裁李柯在瑞士视为“中国救星”,获得热情接待》的文章,分析到,比亚迪在美国特斯拉深陷危机之际进军瑞士市场,显现出“营销大师”的策略。

文章描写道:“比亚迪副总裁、欧美市场负责人李柯在瑞士‘甚为风光’……比亚迪登录瑞士的消息甚至上了瑞士电视台的每日新闻(Tagesschau)节目……李柯和她的公司在瑞士媒体上的表现却令人刮目相看。”

《新苏黎世报》做了一个假设:如果比亚迪在一两年前进入瑞士市场,报道基调可能会以批评中国为主,提出“从伦理、道德和民主的角度来看,购买比亚迪汽车是否合理?”这样的疑问。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落地瑞士。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正式进军瑞士市场。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瑞士建立一个涵盖15个销售点的经销网络。

更多阅览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然而,“2025年的世界不再一如往昔。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已蜕变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助手,他的汽车已从名车变成滞销品……与此同时,比亚迪的李柯把自己定位成‘搭桥人’,她说:‘特斯拉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需要与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内燃机这个共同的敌人。’ ”

文章最后分析到,孰敌孰友的观念似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这成为比亚迪进入瑞士市场的福音。面对马斯克的“官僚电锯”和特朗普的“关税大战 ”,中国的突然不再像之前那样,被视作“大恶魔“。(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一名巴塞尔警察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后被解雇。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此内容发布于 巴塞尔城市州警察局的一名员工因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做出希特勒敬礼,近日被警方解雇。这一丑闻进一步加剧了该警察机构的内部危机。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相关内容
联邦政府希望全民实现健康与可持续的饮食。

相关内容

不良饮食促使瑞士慢性病高发

此内容发布于 据联邦食品安全办公室(OSAV)称,瑞士有220万人受到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其中部分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均衡。

更多阅览 不良饮食促使瑞士慢性病高发
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选择去海外生活。

相关内容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达到82.67万,较上年增长1.6%。多数人拥有多重国籍,尤其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区更为普遍。退休瑞士人偏好定居泰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

更多阅览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eraldine Wong Sak Hoi

你对各国将垃圾“出口”到他国有何看法?

垃圾废物贩运给很多低收入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问题。那么,这些国家是否应该禁止废物进口呢?

3
6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4月17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