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中医郎中在瑞士

中医郎中在瑞士
除去抑郁,过敏的,腰腿脖子疼的也不少,这是属于瑞士人的特色病,大冬天的穿那么少,平时几乎没有人穿“秋裤”,更别提毛裤,棉裤了,所以很容易引发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 郭明

叫声尖,伊人骨断雪山巅。

雪山巅,人人神勇,个个争先。


俯冲滑落芳心颤,手潮胆怯腿脚乱。

腿脚乱,喀嚓一声,住进医院。

                     —《忆秦娥.骨折》

此篇想通过一个“骨折”事件,来引出我所知道的在瑞士看医生,尤其是看中医的一些个门道。

话说那是在2008年岁末的一个周末,我去蒙特勒游玩回来的路上突然接到一个“不速”电话,是在某个聚会场合上有过一面之缘的一位女士打来的。那天她带着儿子去滑雪,爬上冲下的,玩的好不热闹。不成想后来从一处较高的山巅向下滑落,突然觉得有些风驰电掣的感觉,听得耳旁是呼呼风响,禁不住心颤神乱,于是妄图用“玉腿”去当“刹车”使,可能一时间以为自己是“变形女金刚”呢。结果呢,呼啸的风声是没了,凄厉的尖叫声响起来了,于是再一睁眼,人已在医院急诊室内。

六神无主之际,这位女士想起了我这个“中医郎中”朋友,电话里哭央着要我过去帮着给看看或者拿个主意。我一听人都这节骨眼儿了,怎么也不能推辞呀,就算去给些鼓励安慰吧。于是眼看快到家了又折返赶到苏黎世大学医院的急诊室,一路还琢磨医院会不会有需要我垫付或者担保之类的事情。

过去有过无数次在国内三甲医院接触急诊的经历,急诊室留给人的印象永远是嘈杂、忙乱的景象,有点像春运的候车室。到了苏黎世大学医院我惊奇的发现,原来急诊室也可以宁静祥和的像个商务会所啊!而且我一路上的“担心”也是多余的,在瑞士看急诊只需要凭借一张个人的医疗卡,便可以完全不用操心费用问题。不仅如此,饿了渴了医院还会免费提供吃喝,“鱼香肉丝”虽然提供不了,面包香肠还是保障供给的。而所有产生的费用将来都由医院去和保险公司交涉,也就是说,在瑞士如果你遇上类似的意外,那就是身无分文也不会有一点麻烦,这在国内看病是无法想象的。

后来了解到,在瑞士每个人都会有一张医疗卡,而且一般都是随身携带,和身份证一样。只需要将卡号一输入,那么你每个月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等项目便会一目了然。平时看病的时候,除非意外急诊,一般都是先找所谓的“家庭医生”电话预约好,小病小灾的到他这儿就给处理了。这“家庭医生”解决不了的,他再给转到专科医院去。看病的费用要根据你缴纳的保险额度来决定,有时就算换个肝儿换个肾的也不用自己花多少钱,比换个老婆要便宜很多。

我在瑞士的时候是在中医诊所工作,在这个古板,保守的国家,中医能够被接受认可并受欢迎,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的疗效。目前在瑞士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规模不同的中医诊所,政府卫生部门也认可中医的治病方法。但是他们认“死理”,你若想拿到从事中医的工作签证,必须向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实习的“时数”,就象招机长,没有足够的飞行小时是通不过的。你光说你是国内的知名老中医,或者是某某的亲传弟子,即便是来一个“怪病”你就给治好一个,那也不管用。

瑞士的每个中医诊所都装扮的特别“中国化”,墙上挂个字画,整个经络图,摆个瓷瓶,最不济的也糊弄个“中国结”给挂上,个别的还弄尊“佛爷”供在堂上,反正是弄的越传统好象就越正宗。但干净,整洁,幽静是最基本的,上门的人不仅叫患者而且是客户,治着病,放着音乐,再备着咖啡点心,伺候的跟大爷似的。

看病的习惯流程和国内不一样,都是严格的预约制度,临时跑上门来看病的基本没有。每天有几个病人,叫什么名字,几点来,我在头一天都会知道的清请楚楚。瑞士人守规则,遵时间,迟到1分钟的都不常见,并且瑞士人依从性特别好,都以医生马首是瞻,特别听话,你让他一周来几次就来几次,让他趴着躺决不会仰着躺。

中医治疗通常一个病人的时间是一个小时,每次来无非就是先简单问个诊,基本都是针灸,另外加上按摩,拔罐什么的。在瑞士类似中医这些“非主流”疗法,保险公司也能管,需要再缴一份“附加险”,很便宜,每月也就20多瑞郎的样子,这样每年在一定的额度内,保险公司也会支付你大部分的费用。甚至我有一个朋友说,她隐形眼镜的钱都是保险公司给出的,也不知道她缴纳的是哪一种。

瑞士人喜欢“独乐乐”,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个工作间,里面电钻,焊头什么的一应俱全,没事就自己一头扎里面捣鼓点什么,恨不得住的房子都自己盖起来。我发现他们平时不善于交流,在火车,公交车上很少人有相互攀谈,聊天,就那么正襟危坐的听个音乐或者看张报纸,互相之间连个眼神的交换都没有,偶尔上来个可爱的小婴儿,也没有人张罗着给做个“鬼脸”逗一逗,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以在我的患者当中,情志方面的病排在第一位,以“抑郁症”为主,程度轻点的就主诉自己有精神压力,西医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于是这帮不苟言笑的瑞士人都希望能够通过中医来解决,指望到我这里几针下去就把她们扎的“花枝乱颤”了。我心的话:就你们这种“独闷”的性格,怎么扎也没戏,凑点人“斗斗地主”,“搓搓麻将”就好了。话虽这样说,还是要摆出一脸同情的样子来,一本正经认认真真地给号号脉,看看舌头。

除去情志方面的问题,瑞士人“过敏症”的患者也很多,而且大多数是春季对花粉过敏,还在冬季呢,就都跑我这预防来了。当然还是那一系列,望闻问切后就给扎针,反正还没到季节,疗效也还不知道呢。那我也可以吹牛说:看,扎了几次,你的“肺气”明显较以前充盈了,一搭你脉能把我指头弹飞了!听的他们也笑逐言开的。要按我的理论,这类病除了他们本身先天禀赋不足外,怪就怪瑞士政府,把他们国家绿化的那么好,到处花团锦簇的,不过敏才怪呢。

除去抑郁,过敏的,腰腿脖子疼的也不少。这也是属于他们的特色病,大冬天的穿那么少,瑞士人平时几乎没有人穿“秋裤”,更别提毛裤,棉裤了。所以很容易引发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  

本文为参加“遇见瑞士”- 瑞士资讯有奖征文、征图、征视频竞赛作品,如果你喜欢,请在下面点赞。


PLACEHOLDER


相关内容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