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執行長薪資:瑞士與美國有得一拼嗎?

去年諾華集團執行長萬思瀚的薪資增加了一倍。
去年諾華集團執行長萬思瀚的薪資增加了一倍。 KEYSTONE/© KEYSTONE / GEORGIOS KEFALAS

瑞士的各位執行長所領到的薪資在歐洲名列前茅,可是與美國同業相比,他們的薪資卻顯得不高。瑞士製藥業的一些人將之視為一個問題。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訂閱我們的時事通訊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您會在您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導。請擊點這裡,現在就訂閱。

日前諾華製藥集團(Novartis)的股東批准了給予執行長萬思瀚(Vas Narasimhan)1’620萬瑞郎(約合美金1830.24萬元)的薪資方案。這幾乎是他2022年薪資的兩倍,使他成為歐洲薪資最高的執行長之一。

但和美國一些最大企業執行長每年的收入相比,這個金額仍然相形見絀。字母表公司(Alphabet)的桑達·皮採(Sundar Pichai)、蘋果公司(Apple)的蒂姆·庫克(Tim Cook)等美國收入最高的十位首席執行官,去年每人至少賺了9000 萬美元。

外部内容

「美國的情況實屬過度。我們試圖在可被人接受的薪資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薪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諾華董事會主席約爾格·萊因哈特(Joerg Reinhardt)3月5日在 巴塞爾對股東們說,「我們必須提供在國際間有競爭力的待遇,因為我們希望有最優秀的人才為我們效力。」

這種平衡之舉一直是瑞士製藥企業的永恆主題,尤其是諾華製藥集團-瑞士少數由美國人掌舵的大企業之一。萬思瀚出生於匹茲堡,在2018年來巴塞爾接任執行長一職之前,在美國度過了大部分的職業生涯。

萬思瀚最新的薪資更接近他的美國同行。15家最大藥廠(其中10家位於美國)的執行長的平均薪資約為1’600萬瑞郎(約合美金1807.65萬元)。美國輝瑞公司(Pfizer)執行長阿爾伯特·布爾拉(Albert Bourla)去年的薪資為3’300萬美元。

「歐洲的期望值與美國不同,」永續投資公司道德觀基金會(Ethos Foundation,其客戶中包含許多退休金基金)總監文森特·考夫曼(Vincent Kaufmann)告訴瑞士資訊swissinfo.ch,「美國股東不像我們歐洲這樣會質疑薪資問題。」

加薪的理由

在3月5日這天的年度會議上,只有少數幾人發聲反對諾華的執行長薪資提案,而考夫曼即是其中之一。萬思瀚的薪資包含基本年薪和浮動薪資,前者較2022年略有增加,達到182萬瑞郎(約合美金205.62元),後者主要基於財務業績以及一些永續發展和創新標準。

諾華年報顯示,該集團2023年的銷售額、營業收入和自由現金流都「大大高於」董事會設定的目標。諾華的銷售額成長了10%,達到450億美元,淨收入為86億美元,高於一些美國同業。該集團還在美國、歐洲、中國和日本獲得了22項藥物批准。

相关内容

萊因哈特告訴各位股東:「我們相信我們的薪資制度適合反映這些業績水準。有時你賺得少,有時你賺得少。」2022年,在經歷了兩年動盪的財務表現後,萬思瀚的薪資曾被削減了61%。

即使2023年財務表現穩健,考夫曼仍認為「浮動薪資成長過快,且不合理」。 目前浮動薪資是基本年薪的7.7倍,而諾華董事會已經提議,從2024年起將最高獎金潛力進一步提高到基本年薪的11倍。

諾華也不是歐洲業績最好的藥廠。由於對其抗肥胖症藥物司美格魯肽(Wegovy和Ozempic兩個品牌)的需求,丹麥製藥商諾和諾德公司(Novo Nordisk)2023年的銷售額飆升了36%。該公司的股價亦創下歷史新高,令其市值於今年初突破5,000億美元,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企業。

諾和諾德執行長拉爾斯·弗勒爾戈德·約根森(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的薪資增長了13%,達到6820萬丹麥克朗(約合美金995.39萬元),還不到萬思瀚年薪的一半。

外部内容

差距擴大化

就在諾華努力追趕美國同行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大眾的看法。

根據股東組織Actares的估算,萬思瀚的收入是諾華普通員工的160倍。瑞士工會聯合會UNIA去年所做的研究發現,並非只有諾華有這種情況。過去十年間,瑞士十大公司的薪資差距不斷拉大。

外部内容

對諾華在瑞士的一些員工來說,宣布給萬思瀚加薪之時也不是理想的時機。諾華剛剛進行了重大重組,包括去年 10 月分拆了其非專利藥(也稱仿製藥)部門山德士(Sandoz),將諾華變成了一家專注於專利療法的所謂「純粹」公司。

這導致大量工作職缺的流失。2022年該集團表示,計畫在未來三年內,將約10.8萬個工作裁減掉8,000個。計畫裁減的職位約1,400個在瑞士,約佔員工總數的10%。而在先前的四年裡,該集團已在瑞士裁員2,000人。

高薪也是瑞士大眾的高度敏感話題。2013年瑞士選民通過了所謂的「明德動議」(Minder Initiative),給予股東對上市公司高階主管及董事會成員薪資的否決權。該動議還禁止各種類型的獎金,如「金色降落傘」離職協議(即對失去工作的高階主管進行補償)等。

就在那次投票之前,知諾華集團時任首席執行官丹尼爾··魏思樂(Daniel Vasella)將獲得價值7200萬瑞郎(當時約合人民幣4.72億元)的離職補償金。而身為美國公民的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前首席執行官布雷迪·道根(Brady Dougan),僅在2010 年就依據兩項薪資計畫領到9000萬瑞郎(當時約合美金1億169萬元),這也引發了民眾對「肥貓」薪資的強烈不滿。

儘管迄今為止瑞士選民數次否決了對高階主管薪資設定上限的嘗試,但高階主管的高薪仍然是一個敏感問題。

高風險策略

身為擁有大量國際員工的瑞士主要經濟引擎,製藥業面臨的兩難可能比國內任何產業都更微妙。

瑞士給予的薪水位居世界最高之列,這一直是吸引海外人才的關鍵賣點。然而各獵人頭公司認為,在涉及高階管理人員,尤其是製藥和金融等全球性產業時,瑞士很難與美國企業競爭。

高階主管招聘機構Page Executive瑞士分公司的負責人斯特凡·蘇貝爾(Stephan Suber)指出:「我們要在國際間爭奪世界上的最優秀人才。你在瑞士永遠看不到高盛(Goldman Sachs )級別的薪水。但我們需要獎勵業績,這樣才能留得住頂級高階主管。」

將美國作為薪資模式是有風險的。在美國,社會大眾對過高薪資的反感日益強烈。 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執行長與員工之間的薪資差距過大,會降低員工的士氣和工作效率。近期的一項研究則發現,2022年,美國350家最大公有企業的執行長的薪資是普通員工的344倍,而 1965 年的平均薪資比僅為21:1。

考夫曼表示:「我仍深信即使沒有如此高的薪資,你也能為一家瑞士公司找到優秀的執行長。薪資不應成為留住人才的主因,否則你吸引到的是只專注於短期 價值創造的人,而這種人的風險就在於,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編按:Marc Leutenegger/sb,編譯自英文:小雷/gj,繁體校對:方常均)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