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低调的费德勒故乡

在费德勒长大的地方,想找到关于他的标志可不容易。 swissinfo.ch

为什么瑞士最伟大的体育英雄在自己的故乡,竟要让位给一座翻修过的仓库和一个公园?

答案没那么简单,可是大多数Münchenstein的居民总是会把巴塞尔郊区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长大的地方,与一个大型公园和一间被改建为现代美术馆的旧仓库联想到一起。

或许瑞士人习惯于保持低调:他们置身于战事之外;对银行账目守口如瓶;甚至拒绝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直到几年前,才总算提出申请,正式成为联合国成员。

或许这能够解释,为什么这个只有瑞士人才念得准名字、默默无闻的小镇,即使有能力,也不会在自己最出名的儿子身上大作文章。

在通往小区的路上,根本看不到为这位网球运动员而立的纪念碑或标志;他住过的房屋墙壁上,找不到任何铭牌;连马路对面费德勒念过的小学里,也完全找不到即使是最小的证据。

实际上,如果问当地人费德勒在该镇的哪个区长大时,得到的答案也常是摇头和耸肩。

舒拉格现代美术馆(Schaulager)却是另外一番光景。这座建筑本是间旧仓库,可是在巴塞尔(Basel)-或者说瑞士-最出名的建筑师赫尔佐格(Herzog)和德・穆隆(de Meuron)把它改建成现代美术馆后,它就在地图上被明确地标志出来。

im Grünen公园也有同样善遇。如果要问Münchenstein哪里最出名,那么肯定非这片广受欢迎的休闲区莫属-公园里装点着安静美丽的池塘、栩栩如生的雕塑,和供大家玩耍的操场。

老男孩网球俱乐部

“我们应当多做些事(来纪念费德勒),但我认为瑞士太小,而(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这样一位超级明星,”巴塞尔老男孩网球俱乐部(Tennis Club Old Boys Basel)会长尼克・冯・维尔瑞(Nick von Vary)这样说道。费德勒就是在这里开始领悟到网球的真谛。

“瑞士人喜欢和名人保持一定距离。我们不象美国人那样追星。”

如果要找出一处与费德勒有关的“圣地”,那就是巴塞尔城郊这座树荫掩映下的网球俱乐部。俱乐部墙上挂满放大的费德勒击球照片,还有一块场地以他的名字命名。

几个年轻运动员正在排队等候马可・齐特内里(Marco Chiudinelli)的亲笔签名。这位老男孩俱乐部会员的世界ATP排名比费德勒低135位,他俩从小在Münchenstein一起长大。

齐特内里说,罗杰是这里人的骄傲,只是大家并不轻易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新加入俱乐部的会员在30个左右,这比以往增加了一倍。

象费德勒那样打球

“他们中有些人相信,只要他们开始干,就能学会象费德勒那样打球,” 玛德琳・巴洛赫尔(Madeleine Bärlocher)表示。费德勒在这里开始学球时,她已是俱乐部青少年网球项目负责人,现在她仍在给最年轻的会员传授球艺。

有潜力成为俱乐部下任巨星的并不是个男孩,而是薇薇安・汉德欣(Viviane Handschin),一位年仅6岁的小女孩。她每周训练4次,和她训练的是比她年长不少的男孩,即使是和其中最棒的练球,她也能频频截击与扣杀。

但据她的父亲透露,自己女儿对网球的兴趣培养不关费德勒的事。当她被问及放下球拍时都会干什么时,她的回答是“踢足球”。

如果要说费德勒起到的作用,那便是他提高了俱乐部的声誉,使俱乐部对有才华的教练保持了吸引力。目前被俱乐部安排来训练最有希望的年轻选手的教练,是法国人塞巴斯廷・恩多姆贝(Sébastien Ndoumbe)。

恩多姆贝在来巴塞尔之前,曾在佛罗里达著名的尼克・波利泰里网球学校(Nick Bollettieri Tennis Academy)执教。

他指出,在他的祖国法国,人们只重视打球的技巧,而在瑞士,找到打球的“感觉”也同样被认为很重要。

所以说,即使置身于这个在费德勒的成长过程中留下印迹的地方,也很难找到费德勒的“感觉”。

swissinfo,Dale Bechtel于巴塞尔和Münchenstein

通常被视为巴塞尔郊区的Münchenstein在政治上是自治的。

Münchenstein的人口为1.2万人,它是当地重要的工业中心,有8000个工作岗位。

当罗杰・费德勒回到瑞士时,就住在毗邻的Oberwil区。

罗杰・费德勒于1981年出生于一个网球爱好者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巴塞尔老男孩网球俱乐部的高水平选手。他3岁时就开始打球,8岁时加入该网球俱乐部。

接下来的5年,他都在那里接受训练,12岁时他放弃足球以便全身心地投入网球。除了在俱乐部接受教练塞普利・卡考夫斯基(Seppli Kacovsky)的指导外,他在1991至1995年间还得到澳大利亚人皮特・卡特(Peter Carter)的私人辅导。

1995年,年仅14岁的费德勒就成为瑞士青少年网球冠军,并被选送到Ecublens的瑞士国家网球中心受训,直到他于1997年完成学业。此后他开始参加更多的国际性青少年网球锦标赛。

费德勒于1998年7月成为职业选手。

1989年-1994年:塞普利・卡考夫斯基。捷克人卡考夫斯基曾是巴塞尔老男孩网球俱乐部的主教练。

1991年-1995年、1997年-1998年:皮特・卡特。澳大利亚人卡特在费德勒10到14岁期间每周指导他训练。1997年他们在比尔(Biel)的新训练基地重新合作,直到费德勒转为职业选手。

1999年-2003年:皮特・伦德格伦(Peter Lundgren)。当费德勒转入职业网坛后,他选择了在比尔结识的曾排名世界前25位的瑞典网球运动员伦德格伦担任教练。期间他仍不时向皮特讨教。

2005年-2007年5月:托尼・罗切(Tony Roche)。澳大利亚人罗切曾赢得196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他仅在大满贯赛事和ATP大师系列赛前辅导费德勒几个星期。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