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联邦副总统光临世博

联邦副总统洛伊恩贝尔格来到瑞士馆 swissinfo.ch

9月13日,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气氛与往日不同,忙碌的气氛中透着一丝紧张和期盼。这是因为瑞士联邦副总统、环境部长莫里茨·洛伊恩贝尔格(Moritz Leuenberger)将来到瑞士馆。

洛伊恩贝尔格此次前来是为了在中瑞建交60周年前夕与中国水利部长陈雷一同为一个名为《未来城市》的研讨会拉开序幕。并在瑞士馆就瑞中环境问题接受了瑞士资讯的采访。

研讨会为期三天,每天都将有近百名中瑞环保科研人员参加讨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设计的可持续性环保小屋-新蒙特雷莎小屋的模型作为研讨会的主要话题矗立在瑞士馆门前。

新闻发布会之前的空隙中,瑞士资讯采访了远道而来的环境部长洛伊恩贝尔格。

swissinfo.ch:您认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洛伊恩贝尔格:我认为是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中国的经济正在腾飞,经济在不断增长,这就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能源需求。仅看上海,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辆,然而电又从哪里来呢,中国平均每天要修建一个发电站,这就带来了二氧化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swissinfo.ch:全世界都在渐渐城市化,这一趋势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洛伊恩贝尔格:对于我来说是居民的流动性。首先是城市内部的流动,公共交通必须得到促进和发展,城市居民不应该只能开车上路,这不只是出于环保的原因,还因为会造成堵车,而堵车也会为经济带来负荷。

扩大到全国范围,公民的流动性也很重要,乡村的人们不应该过多地涌向城市,因为城市中有经济和文化的优势。但是公民应该能够在自己居住地就能享受到这些优势。像在瑞士这样一个小国,以前想要从格劳宾登州去苏黎世需要走上好几天,而今住在瓦莱州的马特宏峰脚下,却可以在伯尔尼上班。

由此可见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高速铁路,是针对城市化蔓延的一个重要对策。

swissinfo.ch:瑞士在环境问题上世界领先,瑞士能为中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瑞士又能从中国学到些什么?

洛伊恩贝尔格:我们应该保持谦虚,我们在环保问题上已不是世界第一。在能源领域我们曾是世界最好,但是大约12年前我们失去了顶尖地位,现在我们差不多排在第三位。

我们在防洪和抗灾问题上,与中国有很多合作,因为这一问题无论国家大小都类似,瑞士与中国之间已经有过多次合作关系。

swissinfo.ch:中国在蓬勃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负荷也很大,如果您是中国的环境部长,您会怎么做?

洛伊恩贝尔格:我不想在这里给出什么建议(笑)。但是我可能会像我现在一样,将交通、能源和环境放在一起,这样环保就能直接影响基础建设。在我执政期间,我的手下负责基础建设的人,比如负责修建铁路、公路或者能源站的人员都会考虑到环保问题,因为他们常常要与环保部门打交道。

在其他国家总是左翼支持环保,右翼维护基础建设,而最后总是基础建设占上风。

swissinfo.ch:您对瑞士馆和中国的整体印象如何?

洛伊恩贝尔格: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很高兴瑞士馆能够贴切这个主题。进入瑞士馆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大屏幕上的阿尔卑斯雪山,我们就是想用这些美景吸引人们的到来。

对于中国的印象,我去过很多大城市,上海给人的印象是‘纽约乘以15’,在气候会议上,中国坚持了‘发展中国家’地位,得到一些环境补助,几乎令人不能相信。但从统计数字上来看,中国确实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来去匆匆

新闻发布会后,洛伊恩贝尔格与中国水利部长在瑞士馆贵宾厅中会晤,就接下来的研讨会等事宜进行洽谈。

在下午的研讨开幕典礼上,陈雷部长在发言中肯定了中瑞在环境问题上的友好合作关系。修筑鸟巢体育馆的著名瑞士建筑师杰克·赫尔佐克(Herzog)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校长Ralph Eichler分别讲话。

晚上洛伊恩贝尔格观看了瑞士灯光艺术大师Gerry Hofstetter为庆祝中瑞建交60周年在世博园卢浦大桥上的灯光艺术。

最后由联邦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和瑞士科技文化中心共同在瑞士馆外举办鸡尾酒会晚宴,瑞士副总统洛伊恩贝尔格陈雷部长和瑞士驻经大使顾博礼及近百名中瑞各界人士参加了这个带有瑞士风味的晚宴。

瑞中建交60周年庆典

就建交60周年的庆典,瑞士资讯询问了瑞士驻北京大使顾博礼(Godet Blaise)先生,他说9月14日,中瑞两国将分别从北京和伯尔尼举办一个名为“Happy 60”庆典,届时,北京和伯尔尼将各自邀请60位60岁的老人,由摄影师为他们拍摄照片。

伯尔尼的活动由瑞士外交部长米什琳·卡尔弥-瑞(Micheline Calmy-Rey)和中国驻瑞新大使吴恳主持。顾大使表示遗憾,联邦副总统洛伊恩贝尔格先生不能参加北京的庆典,因为他要赶回伯尔尼参加一个重要国会会议。

瑞士于1950年1月17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早承认并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

同年9月14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公使。

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曾顺访瑞士,拜会了当时的瑞士总统和外长。

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双方分别将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升至大使级。

近10年来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双方领导人互访次数频繁。

中国自2002年以来成为瑞士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国是欧盟和美国之后,瑞士第三大进口国。

中国也是继欧盟、美国、日本之后瑞士第四大出口国。

中国对瑞士人的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大。

2009年3352瑞士人生活在中国。

2010年9月14日,中瑞建交60周年。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