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大美瑞士,爱你没商量

来到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同名姊妹小镇劳芬堡(Laufenburg),莱茵河一段狭窄处的Rhein石桥让这两座姊妹城市牵起手来。在两国交界的桥上,还目睹了德瑞联姻的一场婚礼。
来到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同名姊妹小镇劳芬堡(Laufenburg),莱茵河一段狭窄处的Rhein石桥让这两座姊妹城市牵起手来。在两国交界的桥上,还目睹了德瑞联姻的一场婚礼。 刘燕霞

放飞瑞士,缘于一场跨越万水千山的恋爱。

在刚刚过去的9月1日,我只身来到瑞士相亲。恋人在苏黎世工作,是经他在国内的亲戚介绍的。此前我们已交往一年,这次飞往瑞士,是来看看他在瑞士的家。

中国人称的习大大今年新年伊始来到瑞士首都伯尔尼,继而中瑞旅游年启动,因此我的个人赴瑞自由行通签十分顺利。

瑞士给我的印象,不是简单的一幅画,只有丰富的色彩映入眼帘。它的美,如镌刻在脑海和心上,不仅是立体的,而且是多维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凡一切感官能够体会到的,均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只想说:大美瑞士,任何一个人爱你都没商量!

我住在阿尔高州美丽的阿勒河畔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小镇上。整个小镇似乎只有我一个中国访客,周边居民对我这个从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情,擦肩而过时无论认识与否都会微笑地打着招呼,尽管语言不通,但彼此的笑脸足以说明一切。

每天映入眼帘的,都是天蓝、地绿、水清、花艳、云白……空气新鲜得令人醉氧,让我这个在北京体会过雾霾天气的人感到呼吸的畅快和甘醇。
每天映入眼帘的,都是天蓝、地绿、水清、花艳、云白……空气新鲜得令人醉氧,让我这个在北京体会过雾霾天气的人感到呼吸的畅快和甘醇。 刘燕霞

我在这里享受着深呼吸、慢生活。每天映入眼帘的,都是天蓝、地绿、水清、花艳、云白……空气新鲜得令人醉氧,让我这个在北京体会过雾霾天气的人感到呼吸的畅快和甘醇。在瑞士生活的一个月里,我的脚步也几乎遍及瑞士各大景点,每一处景点,都如镶嵌在瑞士这块宝石上的亮钻一般,闪烁着煜煜的光芒。

来到瑞士最大的城市苏黎世。这里没有地铁,因为银行林立,栉比鳞次,传说地下全是金库。走在班霍夫大街上,感觉脚下踩着的都是堆积如山的金币。

来到瑞士首都伯尔尼老城,从绿意盎然鲜花吐艳的玫瑰园依山远眺,这座熊城既有传统的历史感,又赋现代首都的时代气息。空气中弥漫着爱因斯坦传播科学的浓重气息。清澈的河水与中国“九寨归来不看水”的九寨沟五彩池的美十分相似。漫步在伯尔尼的街上,听着教堂的钟声响起,坐在阳光下摆有鲜花的餐桌上,吃着滑嫩的煎小牛肝,恍如世外桃园。

来到日内瓦万国宫,瞻仰了一把联合国身残志坚的椅子,有和蔼可亲却严防死守大门的警察,有飘扬着各国国旗的两排旗阵。湖畔围栏鲜花点缀,湖水波光鳞鳞。岸边有著名的花钟,路边、窗台、庭院、拐角处……处处能看到鲜花绽放,这真是一个人间度假的天堂。

来到洛桑莱蒙湖畔建于1988年的奥林匹克博物馆,这里收藏和记录了全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此前体育运动对我而言好比兔子撞见一盘孜然烤羊腿般毫无兴趣,参观后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洗礼,于是徜徉于莱蒙湖畔,在欣赏湖光山色、把远山近草收入眼底的同时,围绕湖畔开始了我的慢跑行动。

来到瑞士弗里堡州的一座中世纪小镇格吕耶尔,它以生产闻名于世的格吕耶尔奶酪著称,瑞士国肴之一的奶酪火锅就是以此地奶酪为主要材料。小镇不大但那天却格外人潮涌动,原来正赶上在此举办世界滑翔伞大赛。人们穿着民族服装,乐队一路鼓乐之声迈着整齐的步伐穿过小镇直奔山顶的教堂而去。镇里有家著名的外星人酒吧生意超火,可以花6~7个瑞郎坐在布满外星人雕塑和骨骼上喝一小杯红葡萄酒。我因怕晚上梦见来自外星的妖精,便躲开它进入了一家小店铺,买了一件有当地特色图案的短袖T恤用以纪念这一天。

刘燕霞

来到CHATEAU(西庸城堡)。它位于贝林佐纳莱蒙湖畔的突出岩石上,是一座雄伟的中世纪水上城堡。它依山傍湖,清净沉寂,曾吸引过大仲马、雨果等许多诗人和画家,后因拜伦写过《西庸的囚徒》闻名遐迩。那天我去时正赶上一位美术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岩石上写生,这幅场景让我看得十分投入。我没走入城堡之中参观,因欧洲的许多城堡实则是过去的牢狱,总令人感到阴森恐怖。

来到达沃斯小镇两条主要街道之一的普罗姆纳街(Promenade),这里旅馆、商铺聚集,卖的多是爱马仕,迪奥等名牌商品。一条看起来很一般的方形爱马仕丝巾,折合人民币3600多元。穿名牌,佩戴奢侈品对我而言,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远大于对物质上的追求。

来到因特拉肯,换乘了3次不同的齿轮铁轨火车爬行海拔3700多米高空欣赏瑞士著名的雪山少女峰。那天雨雪交加,又赶上一年一度的马拉松比赛,赛手们都穿着短裤和背心,外加一件透明的雨衣。由于有马拉松比赛,下山时所有选手都挤进了车厢。法国人的浪漫再没人比得了啦,他们放着音乐,扭着胯骨吹着口哨,在狭小逼仄的空间里跳起舞来。我理解他们是冻的,反正也是浑身哆嗦,不如跳舞来得开心。

来到琉森(Lucerne),它位于罗伊斯河出口与四州湖的汇合处。这里湖光山色相互映衬,是大批游客涌入的地方。卡佩尔桥和八角水塔是琉森的地标,狮子纪念碑是瑞士人忠贞坚毅的象征。这里的街头随处可见时代风格的壁画,不乏文艺复兴时期及巴罗克式的建筑物及喷水池。走在老城区内,几乎每面墙上都有壁画,可惜那天没带长焦镜头,许多细微之处难以拍摄下来,这里的建筑没有几天的功夫是不能很好品味的,有些历史,是画在墙上或桥廊里的,就像北京的颐和园长廊绘画,每一幅都有一个故事。初到瑞士,只能走马观花了。

来到欧洲第一大瀑布--莱茵瀑布。它位于瑞士北部的沙夫豪森州境内。周末来此行人如织,舟车满满。瀑布落差虽不很大,与国内的黄果树瀑布相差44米,但宽度却比黄果树瀑布宽阔。乘船来到瀑布根部两块巨大的山石之间,顺陡峭的石阶攀岩而上,耳边是震耳欲聋的瀑布轰鸣声,脚下就是波涛汹涌的巨浪排空,对游客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平衡能力绝对是个考验。

来到巴登(Baden),它是位于瑞士北部的一座从罗马时代就以47°C硫磺温泉闻名的圣地。整个城市依山傍水,安宁而略显神秘,也是世界著名的ABB总部所在地。这里有座古老的木廊桥,横跨在湍急的利马特河上。走在略显黑暗的廊桥里边,有种与历史对话的厚重感。我的恋人曾在这里生活和居住过,于是,我对这里的一切不免带有眷恋之情。

巴登(Baden),有座古老的木廊桥,横跨在湍急的利马特河上。走在略显黑暗的廊桥里边,有种与历史对话的厚重感。
巴登(Baden),有座古老的木廊桥,横跨在湍急的利马特河上。走在略显黑暗的廊桥里边,有种与历史对话的厚重感。 刘燕霞

来到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同名姊妹小镇劳芬堡(Laufenburg),莱茵河一段狭窄处的Rhein石桥让这两座姊妹城市牵起手来。历史上的劳芬堡属奥地利王国,拿破仑征战得胜,推行分而治之策略,便把劳芬堡一分为二。200多年来,两岸人民和平相处。这里虽然一桥连两国,但看不到任何边防哨卡和警察,百姓可随意跨过桥去出境喝杯咖啡或散步。我在瑞士的政府办公楼前拍了个照,又去德国的冰激凌店吃了个开心果味的冰淇淋。在两国交界的桥上,还目睹了德瑞联姻的一场婚礼。

瑞士的景色美不胜收,几乎睁开眼睛所看皆是。在这里,眼睛最是不够用的,忙不过来然而,内心的感受也格外特殊,不吐不快。

来瑞士21天时,我每天穿的黑皮鞋始终没有擦过,标配的白袜穿一天下来也都是干净如新。这里也刮大风,为什么没有尘土?经过半个多月的仔细观察,除了漫山遍野像高尔夫球场那样的绿草如茵外,凡有裸露的土地,一律都铺上了石子。各家各户窗前屋后的土地上,除了栽种花草和树木,就是铺上石子,再装点一些小小的饰物,让朴素无华的石子地顿生情趣。瑞士堪称花园式王国,也真是由里到外的服了。这是改善环境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国人除了羡慕外,更应该学习这种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的好做法!

来瑞士21天时,我每天穿的黑皮鞋始终没有擦过,标配的白袜穿一天下来也都是干净如新。
来瑞士21天时,我每天穿的黑皮鞋始终没有擦过,标配的白袜穿一天下来也都是干净如新。 刘燕霞

瑞士湖里的天鹅、岸上的麻雀、水里的游鱼、林间的松鼠是不避人的。因为这里没人会一把逮住它们,回去吃它们的肉。我在瑞士住了一个月,几乎天天沿着见不到人的阿勒河散步,但从未看到有人拿着鱼杆在垂钓,即使四下里无人,也看不到有人在觊觎这些小生灵。

一次散步到一个所谓的动物园,门口有个投币的箱子,游客自觉投币。投不投,投多少没人限制,也没人监管,更没有摄像头在那里跟踪拍摄,但是,没人逃票!什么是素质,什么是教养,在瑞士体现得很是完美。

欧洲人喜欢晒太阳,瑞士人也不例外。看见太阳白花花地在那里灿烂着,说啥也不能浪费。于是,草坪上,座椅上,湖边上,能裸露的皮肤都裸露出来,只戴个墨镜,要么看书,要么假寐,要么是男女之间说着私房话,直到把太阳逼下山去。

而国人喜欢散步,近年来更是流行暴走,就连手机上都附加了走路的计步软件。但暴走这款运动方式,会令歪果仁十分惊悚,因为不在火车站、机场,不在时间紧迫的环境里暴走,会吓到瑞士的乖乖们。有次我出门晨练,沿着路边开满鲜花的小镇马路疾步而行,当时我正走在兴头上,享受着空气的醉美和令人愉快的花香,结果引来两辆轿车都分别停下来,驾车人用惊愕的表情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于是我恍然大悟,冲他们摆摆手道了谢。原来中国式的晨练方式会令瑞士人过于担忧。

瑞士人的热情也没得挑。一次我去MIGROS买虾仁,但我只会说虾这个单词,心想买回去剥了壳也行。一个服务员听懂了我的要求,但她不确定,于是把所有的工作人员找来,确认我要买什么,但遗憾的是超市不卖鲜活海产品,只有虾仁,这下歪打正着,正合我意!但她们先放下手中的工作来照顾我这个异乡人的要求,使我十分感动和万分不好意思!在这里当上帝的感觉实在强烈,因此特别受宠若惊,以致连续几天都不敢再去MIGROS了,恐怕给人家再找麻烦。另外,我去超市通过两次黄色的斑马线,这也使我感触颇深。瑞士不大,我也算城市乡下都转了转,但在行人安全上,是绝对的以人为本!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永远是行人优先。

中国古典单体建筑的亭、台、楼、阁、殿、堂、厅、房、桥、廊、榭、舫、馆、轩、斋、塔、庙等十分华美,彰显华夏建筑的特殊气质。而在瑞士,仅在我生活的一个镇子上,各家各户的房子没有两家是一模一样的。西方鼓励个性的张扬,在房屋建筑上要突出个人的智慧和文化特质的不同,正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即便搭得像个牛棚,那也是“我”的符号。

住在瑞士,消费在别国已经成了当地人的习惯。瑞士物价太贵,COOP里卖的两根裸体玉米要6.4瑞郎,而在国内,1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比它身材硕大的6根玉米,还都穿着里外好几层的绿色外衣,可以保鲜很长时间。瑞士垃圾有着严格的分类,每扔一包垃圾要缴纳3瑞郎,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严格的管理和执法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赏不尽的瑞士风光,道不完的瑞士情怀。我爱瑞士的风光秀丽,爱这里的云卷云舒,爱这里的湖光潋滟,更爱在这里辛勤耕耘的我的恋人!


本文为参加“遇见瑞士”- 瑞士资讯有奖征文、征图、征视频竞赛作品,如果你喜欢,请在下面点赞。


PLACEHOLDER

相关内容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