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仅是瑞士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其全球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Keystone / Alex Plavevski
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在近日接受《新苏黎世报周日版》(NZZamSonntag)采访时表示,假如瑞士采纳欧盟针对中国的制裁措施,则中瑞两国关系将受到损害。
此内容发布于
一年多前,欧盟对某些中国共产党高官及组织实施了制裁,因他们被指控侵犯了新疆的维吾尔及其他少数族裔的人权。瑞士尚未决定是否仿效欧盟做法,但不少议员及民间社会在不断施压,要求政府采纳制裁。
在《新苏黎世报周日版》登载的采访中,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警告说,此举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任何一位真正关心两国友好关系的人和负责任的政治家,都不会赞同制裁,”王世先廷说道,“如果瑞士照搬制裁措施,那么局势会向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而中瑞关系将受到损害。”
9月初,驻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表了一份等待已久的报告,报告发现了针对新疆维吾尔少数族裔实施酷刑和性暴力的“可信证据”。王大使驳斥了报告的结论,称其以“虚假信息和谎言作为主要信息来源”,还指出这“完全是美西方国家和反华势力策划的闹剧”。
瑞士与中国有着强大的政治与经济纽带。早在1950年,瑞士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批西方国家之一,也是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首批欧洲国家之一。自2010年起,中国还成为瑞士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以及继欧盟与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
不过,近年来瑞士政府在人权状况方面更加敢于发声。去年在公布新的对华战略时,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将以更尖锐的态度对待人权问题,这代表了一种政策的转变。
今年5月瑞士媒体报道说,由于瑞士政府对中国人权记录采取更为尖锐的看法,瑞士为升级与华自贸协定而做的努力遭遇中方拖延。王大使否认了谈判进入僵局的说法,称两国在继续就协定修订的范围展开深入讨论。
这位大使告诉《新苏黎世报》:“自贸协定是以经济为导向,人权不是问题。”
其他敏感话题
瑞士议会还在讨论各种办法以减轻对中国的依赖,例如把中国科技企业华为排除在5G移动通信网之外。王世廷称,这类提案纯粹出于政治动机,他强烈反对“动用国家力量来遏制中国企业”。
瑞中紧张局面的另一个根源涉及对台关系。瑞士虽未正式承认台湾的地位,但通过复杂的渠道保持与台湾的关系。近年来一直有呼声要求与台湾签订自贸协定,议会中也有一项动议,意欲加深与台湾在各个领域的纽带。对此王大使指出:“我只能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交的政治基础。”
相关内容
棕熊回归瑞士已经20年
此内容发布于
棕熊这种掠食动物曾在瑞士遭遇过灭绝,但在2005年7月25日,也就是整整20年前,有人在瑞士目击到一头熊,这是它们在101年之后首次现身瑞士。
更多阅览 棕熊回归瑞士已经20年
相关内容
逾万家酒店起诉Booking.com
此内容发布于
欧洲酒店业正将Booking.com告上法庭。1万多家酒店参与了一项集体诉讼,要求这家旅游平台赔偿其多年来强迫实施价格限制所造成的损失。
更多阅览 逾万家酒店起诉Booking.com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动物当“领导”,压力也爆表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动物在群体中担任决策角色时,它们的心跳会加快。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动物当“领导”,压力也爆表
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过敏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7月29日发布消息称,欧洲过敏登记数据分析显示,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出现过敏反应。而成年人则极少受到影响。
更多阅览 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过敏
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此内容发布于
土拨鼠如今生活的位置平均比40年前上移了86米。不过,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它们的生存“天花板”并未改变,它们至今仍无法越过海拔2700米的界限,而这一限制早在1982年就已存在。
更多阅览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相关内容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中小企业正面临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而员工议价能力增强与缺勤率上升使这一难题愈发棘手。
更多阅览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相关内容
瑞士民众:中毒急救热线不能停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逾十万民众正在签署联名请愿书,呼吁挽救全天候提供中毒咨询的热线服务Tox Info Suisse。
更多阅览 瑞士民众:中毒急救热线不能停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发现,常见物种对食物网稳定至关重要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瑞士研究表明,常见动植物物种的流失可能导致食物网变得不稳定,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后果。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发现,常见物种对食物网稳定至关重要
相关内容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储蓄账户的利率已大幅下滑。据线上比价平台Moneyland发布的一项研究,短暂的高利率时期已经结束。
更多阅览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相关内容
在瑞士小心使用“18”或“88”:或将引来“纳粹”之嫌
此内容发布于
约25名男子身穿纳粹德国国防军(Wehrmacht)的制服于上周六(7月19日)徒步穿越威尔德峰山脉(Wildhorn massif),这群人因此被伯尔尼州警方问话。
更多阅览 在瑞士小心使用“18”或“88”:或将引来“纳粹”之嫌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台湾与瑞士:在贸易上靠近,政治上保持距离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官方并不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但却通过各种途径与台湾维持着关系。佩洛西访问台湾,令世界各国-包括瑞士-都要面对一个选择:在这场危机中要站在哪一边?
更多阅览 台湾与瑞士:在贸易上靠近,政治上保持距离
相关内容
瑞士纺织机械制造业遭遇“中国困境”
此内容发布于
在多方指控中国施压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成衣供应链中从事强迫劳动的同时,瑞士纺织机械制造业也面临着与中国的联系和对中国的依赖等棘手问题。
更多阅览 瑞士纺织机械制造业遭遇“中国困境”
相关内容
联合国新疆问题报告指出可能存在反人类罪行
此内容发布于
驻日内瓦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现了针对中国西部维吾尔少数民族动用酷刑及性暴力的“可信证据”。而中国政府驳回这些调查结果,并称其为一场“闹剧”。
更多阅览 联合国新疆问题报告指出可能存在反人类罪行
相关内容
瑞外长称瑞士欲在对华关系上“另辟蹊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淡化了他所代表的中立国追随西方国家以中国人权纪录为由对其进行制裁的可能性。他还表示,瑞士不会急于与欧盟一道作出“草率决定”。
更多阅览 瑞外长称瑞士欲在对华关系上“另辟蹊径”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