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制造的商品均经过严格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假冒“瑞士制造”的商品贸易,在短短一年之内就致使瑞士蒙受1万个工作岗位以及45亿瑞郎的巨额经济损失。
此内容发布于
“2018年,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为仿冒瑞士产品支付了共计逾20亿瑞郎的费用,而他们以为自己掏钱买到的是瑞士制造的原装产品,”委托经合组织开展此次调研的瑞士联邦知识产权局(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介绍称。
倘若这些商品的确为“瑞士制造”,那么它们的实际售价势必会更高。据经合组织估测,在斥资购买冠以“瑞士制造”之名的山寨假货的消费者中,一半的人属于不明真相的上当受骗者,误以为自己购买的是真品。
面对假货横行,瑞士钟表和珠宝行业遭受的冲击最为严重,仅2018年估算损失高达20亿瑞郎-倘若不存在制假造假欺诈行为,那么该行业可增加四成新的工作岗位。其他受山寨假货影响的,还包括瑞士本土机械,电机工程以及服装和鞋履制造业。
绝大多数假借“瑞士制造”之名的仿冒商品都来自中国和香港,其次是新加坡和土耳其。此外,印度也因被指责为假冒瑞士药品的始作俑者。
长期以来,瑞士始终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运动,其中就包括启动在线平台“终结盗版”(STOP PIRACY)。
据瑞士联邦知识产权局介绍,此次经合组织开展的研究项目“为相关决策-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从而便于更有针对性地瓦解造假者的不法行为。为此,瑞士联邦知识产权局未来将更积极地倡导在自由贸易协定中执行知识产权的最低标准。”
相关内容
电动自行车占据瑞士售出自行车半壁江山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间,瑞士自行车市场上每两辆售出自行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助力车。与2023年相比,自行车总销量下滑约14%。
更多阅览 电动自行车占据瑞士售出自行车半壁江山
相关内容
瑞士酝酿针对儿童的社交媒体禁令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联邦院希望保护儿童及青少年免受抖音海外版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的不良影响。
更多阅览 瑞士酝酿针对儿童的社交媒体禁令
相关内容
芬兰稳居全球最幸福国家首位,瑞士位列十三名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联合国3月20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幸福报告》,芬兰连续第八年蝉联世界最幸福的国家;瑞士位列第13位;美国则迎来史上最低排名。
更多阅览 芬兰稳居全球最幸福国家首位,瑞士位列十三名
相关内容
瑞士科研人员改进瘫痪患者的治疗方法
此内容发布于
洛桑研究人员将康复机器人与脊髓植入装置结合,研发出一款新设备,能够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重新行走。
更多阅览 瑞士科研人员改进瘫痪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关内容
邦德电影经典取景地雪朗峰重新开放
此内容发布于
由于新缆车索道施工原因关闭5个月的雪朗峰于3月15日再次对游客开放。
更多阅览 邦德电影经典取景地雪朗峰重新开放
相关内容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2024年的薪水与2023年基本持平,尽管他2024年的任职时间更长(安思杰于2023年4月接过瑞银首席执行官帅印)。
更多阅览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相关内容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3月16日,瑞士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3月17日零时,全国进入半封锁状态。值此新冠封锁五周年纪念之际,瑞士联邦卫生局前流行病办公室负责人Daniel Koch回顾了疫情期间瑞士政府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更多阅览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相关内容
在瑞士,外国人的形象在逐渐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统计局发现,过去几年中,瑞士人越来越不看好外国人。
更多阅览 在瑞士,外国人的形象在逐渐恶化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战争物资的出口减少。根据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签发的许可证统计,瑞士共向60个国家出口了价值6.647亿瑞郎(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军事装备。较2023年下降了5%。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相关内容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苏黎世大学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30岁以上女性是新冠疫情期间推动瑞士婴儿潮的主力选手。
更多阅览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中国法院不给力,瑞士手表打假屡屡受挫
此内容发布于
面对“瑞士高仿钟表”打假,一纸协定竟成空文?一位瑞士政府官员透露,在中国山寨盗版瑞士手表“打假攻坚战”上,中瑞自贸协定(FTA)效力甚微。虽然北京方面多次采取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瑞士手表行动,法院却往往不会强制执行。
更多阅览 中国法院不给力,瑞士手表打假屡屡受挫
相关内容
防止假冒和仿制
此内容发布于
假冒和侵权的行为层出不穷,不仅假冒品牌,模仿款式,而且 还伪造品质证明标记,盗用“瑞士制造”字样等等。根据瑞士…
更多阅览 防止假冒和仿制
相关内容
时装业探索”瑞士制造”的困境
此内容发布于
昂贵的生产成本和谨慎的中间人,成为瑞士时装设计新秀前进路上的障碍。在该行业最紧张的一周即将到来之机,局内人首次齐聚一堂,展开讨论。
更多阅览 时装业探索”瑞士制造”的困境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