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瑞士通胀缩减的主要原因,是该年度受新冠危机影响,旅游套餐、石油产品及航运价格都出现下滑。
Keystone
2020年瑞士的年平均涨价幅度为-0.7%,这意味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
此内容发布于
出现这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危机的冲击下,旅游套餐、石油产品及航运价格都有所下跌。不过,这一年的房租与新车则都涨了价。
联邦统计局在周二(1月5日)发表的声明中指出,2020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注:反映与居民生活相关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得出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比11月下降了0.1%,停留在100.9点。该局解释说,药品与果蔬价格的下降造成了这一微弱降幅。
但与2019年12月相比,2020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降幅则达到了0.8%。
2020年瑞士本国产品的价格仍保持稳定,未受消费价格下降的影响。受其影响的主要是进口产品,降幅为2.9%。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不是瑞士生产的On昂跑鞋,你还会买单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制造”给人的印象是精准、可靠、高品质、带有奢华与传统工艺气质。瑞士的十字自然也就具有非常鲜明的品牌形象。On昂跑鞋近日因为鞋身上这个小小的十字成为舆论焦点,到底怎么回事?
更多阅览 不是瑞士生产的On昂跑鞋,你还会买单吗?
相关内容
研究边界
瑞士邮政试用机器人送包裹
此内容发布于
Swiss Post tests four-legged robots in Zurich to aid parcel delivery.
更多阅览 瑞士邮政试用机器人送包裹
相关内容
农业经济
职场恋情被曝光,雀巢解雇首席执行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食品巨头雀巢公司(Nestlé)紧急解雇了首席执行官洛朗·弗雷克斯(Laurent Freixe),决定立即生效。此前一项调查发现,他与一名直接向其汇报工作的女性员工存在未公开的关系。
更多阅览 职场恋情被曝光,雀巢解雇首席执行官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揭示啤酒泡沫的奥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的科研人员经过七年研究,终于揭示了啤酒泡沫稳定性的秘密。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揭示啤酒泡沫的奥秘
相关内容
冰川和永久冻土
瑞士阿莱奇冰川“将在2100年前消失”
此内容发布于
据意大利环保组织Legambiente称,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瑞士的阿莱奇冰川(Aletsch glacier)很可能将在2100年前消失。该组织致力于监测意大利及海外冰川的健康状况。
更多阅览 瑞士阿莱奇冰川“将在2100年前消失”
相关内容
涉嫌贩运中国籍性工作者,瑞士五人遭起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针对一桩涉及中国性工作者的人口贩运案件进行了三年的调查,现已对五名嫌疑人提起公诉。
更多阅览 涉嫌贩运中国籍性工作者,瑞士五人遭起诉
相关内容
婚姻与育儿使瑞士性别薪资差距加剧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最新报告指出,已婚并都育有子女的男女之间的薪资差距,远大于单身男女之间的薪资差距。
更多阅览 婚姻与育儿使瑞士性别薪资差距加剧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最受欢迎的婴儿名:Emma和Noah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2024年新生男婴中最受欢迎的名字是Noah(诺亚),女婴中最受欢迎的则是Emma(艾玛)。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最受欢迎的婴儿名:Emma和Noah
相关内容
来瑞移民人数下降,服务业仍为主力吸纳
此内容发布于
移居瑞士的人数已出现下降。2025年上半年,净移民令瑞士的外国人口净增34’171人。联邦政府指出,这一数字比2024年同期减少了6792人。
更多阅览 来瑞移民人数下降,服务业仍为主力吸纳
相关内容
患者安全
瑞士药监局警告:警惕危险的减肥产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药品监督管理局(Swissmedic)近日发布警告,称部分减肥产品为假冒、误导性或未经授权产品,可能含有未申报的有害物质,质量低劣或剂量不当,对健康构成威胁。
更多阅览 瑞士药监局警告:警惕危险的减肥产品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调查披露瑞士“高价岛”真实物价水平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通过对网购的1000种商品进行比较性调研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如果瑞士企业和消费者能够从国外搜寻到同类商品的货源并直接跨境采购,那么,他们每年能够节省下逾33亿瑞郎(约合240亿元人民币)的开销。
更多阅览 调查披露瑞士“高价岛”真实物价水平
相关内容
瑞士人反对为进口商品支付“溢价”
此内容发布于
据《晨报·周日版》(Le Matin Dimanche)和《一瞥报·周日版》(SonntagsBlick)登载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瑞士人为自己购买进口品牌商品所支付的“溢价”而怒火中烧。
更多阅览 瑞士人反对为进口商品支付“溢价”
相关内容
国内生产商造就瑞士“高价”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价格比较研究显示,瑞士生产商在国内的产品售价比在海外市场高得多。虽然瑞士和欧盟之间的消费品价格差距已经缩小,但许多瑞士消费者仍觉得受到压榨。
更多阅览 国内生产商造就瑞士“高价”
相关内容
阿里巴巴在瑞士火了
此内容发布于
买件外出穿的新衣服,再来个相配的包包,或者来个手机配件,所有这些都能用不到10瑞郎(约70元人民币)解决,在高…
更多阅览 阿里巴巴在瑞士火了
相关内容
“高价孤岛”上,瑞士人是咋活下来的?
此内容发布于
近期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报章头条让瑞士成为众矢之的: 这里的物价贵得让人hold不住,昂贵的标价更让来瑞士“到此一游”的外国人吓得腿软跪服。但围观群众对瑞士物价过高的怨念与吐槽,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瑞士人对改变抑制性消费习惯的“免疫力”。
更多阅览 “高价孤岛”上,瑞士人是咋活下来的?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