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暗藏危险的“中国进口”假大麻引发瑞士不安

自2020年初以来,苏黎世法医研究所已累计查获逾50批制假大麻,且涉案大麻数量极大。
自2020年初以来,苏黎世法医研究所已累计查获逾50批制假大麻,且涉案大麻数量极大。 Copyright 2019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数月以来,经瑞士警方查获的搀兑了“中国进口”合成大麻素的假大麻数量显著增加。这些经合成处理过的产品,有可能会致使吸食者心悸气短、迅速丧失意识、引发癫痫或心肌梗塞,甚至导致死亡。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在接受瑞士纸媒《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采访(德)外部链接时,Felix(化名)讲述了他接触大麻以来一段前所未有的糟糕经历。

某周六下午,他和两个朋友在苏黎世Platzspitz公园分享吸食大麻。“这种大麻看上去不错,也挺好闻的。我猜测它可能是某一类特殊品种。”他猛吸了几口,随手递给了朋友们。但他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不得不跌坐下来缓一缓。他的朋友们也陆续出现了同样的感觉。“我们站不起来,就好像被封印、捆缚住了。”最终,他们成功站了起来,跌跌撞撞挣扎着走到了距离不远处的中央火车站。Felix的脉搏开始激烈加速,“我以为我会虚脱,然后被途经车辆碾倒。”两个小时之后,他依然浑身发抖,直到当天深夜才慢慢恢复正常。

随后经检测证实:他们吸食的并非普通大麻,而是一种掺杂了合成大麻素的 “升级版”大麻。

警方假大麻缉获量高得令人焦虑

经销商们从中国将经化学合成并处理成粉末状的大麻,以小包分装的形式进口到瑞士。“制作过程简单如儿戏。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台在任何园艺店都能买到的那种喷雾器,”据苏黎世法医研究所(Forensischen Institut Zürich)的化学家Christian Bissig在接受SRF采访(德)外部链接时介绍,制作者将粉末溶解成溶液,喷洒在大麻花朵表面。溶剂一旦蒸发,大麻素就会以细微到肉眼无法识别的薄膜形式附着在花朵表面。

“这种混合物,堪称由各种合成物调制而成的‘致命鸡尾酒’,” Bissig表示:“我们都了解其中的原始物质,它们具有精神活性特性,所以能和大麻中富含的四氢大麻酚(THC)产生相似的陶醉效果。”但问题在于,由于喷洒难以做到溶剂在花朵表面均匀分布,因此很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在吸食时因附着物质浓度过高而摄入过量。

自2020年初以来,苏黎世法医研究所已累计查获逾50批制假大麻,且涉案大麻数量极大。期间在圣加仑州和苏黎世地区,调查人员也分别查获收缴了一批用于制假的简易喷枪装置和手动喷雾器。

谁在散布和交易“升级版大麻”?

调查人员的怀疑目标是低浓度大麻(或称“大麻二酚”,即CBD)生产商。

《瑞士联邦毒品法》(多语)外部链接新法自2011年生效以来,出售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1%的大麻在瑞士已经合法化。每个人都想投身到这个利润丰厚的领域:自2016年瑞士第一家销售低浓度大麻产品的商店开业以来,截至2019年底,瑞士低浓度大麻制造商已拓展到650家。

但与此同时,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回顾2016年,1公斤低浓度大麻的价格高达6500瑞郎;而到了2019年底,同样分量却滑落至1000瑞郎。

因此,掺假大麻成了生产商们为快速敛财而选择的一种简单且低风险的“致富之道”。法医研究所为犯罪分子从制假中获取的利润算了一笔账:在中国,1公斤纯粹经合成处理的假大麻粉在黑市的流通价格为2500瑞郎;运到瑞士后,倘若操作得当,那么这些粉末足以喷洒在2500公斤的大麻花朵表面,随后便将其作为真大麻在黑市出售,这或许能给制造商带来高达1000万瑞郎的潜在利润。

4年致61人死亡

作为由多种非大麻植物制作的合成化学毒品,合成大麻素因对人体伤害极大,因此在瑞士被界定为非法。

据欧洲毒品与药物成瘾监测中心(European Monitoring Centre for Drugs and Drug Addiction)统计,在过去4年间,全球共有61人因使用合成大麻素而死亡。

苏黎世法医研究所今年已调查4起涉及大麻素的死亡病例。但由于大麻素检测非常复杂,因此截至目前,还难以确定合成大麻是否为致死原因。

尽管如此,据专家估测,未报告的实际死亡病例数要比上述数字高出很多倍。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一到月底,钱包见底。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比价平台Comparis的一项调研,国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自己2025年的个人财务状况将比2024年更糟。而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难以应对所有开支。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苏黎世州不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一项研究显示,瑞士对“移民”一词的理解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建筑密度不一定是城市升温的原因。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