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彰显君子风范:小而美的古籍收藏业

珍贵古籍
Thomas Kern/swissinfo.ch

尽管大多数瑞士古籍商已经不复存在,但在这个阿尔卑斯山国,古籍交易依然活跃。通过日内瓦、巴塞尔和苏黎世的古籍交易商,人们得以一睹这一独特行业的风采。这个行业的参与者始终秉承着君子之道。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20年前走在苏黎世市中心的街道上,尤其是在老城区,细心的游客会发现特别多的古籍书店。瑞士古籍和邮票商业协会(Vebuku/Slaces)前主席马库斯·本茨(Marcus Benz)表示,到本世纪初,该市共有36家古籍书店。

他说:“现在仍在经营的古籍商不超过6家。”

在日内瓦,情况也是如此。日内瓦老城区大街(Grand Rue)是一条很热闹的商业街,不久前街上还有多达六家精品书店,而如今只有亚历山大·伊利(Alexandre Illi)开的Illibrarie书店幸存了下来。与许多普通书店的命运相似,不少古籍书店变成了精品店、手机店和办公场所:这反映了消费习惯的转变,也反映出瑞士城市黄金地段租金在不断上涨。

亚历山大·伊利的古籍书店
亚历山大·伊利经营着瑞士图书业为数不多的一家家族企业:他的父亲在1948年开设了第一家书店,而Illibrairie书店自1993年以来一直位于日内瓦老城区大街。 Eduardo Simantob/swissinfo.ch

伊利还指出,瑞士银行业保密制度的终结也影响了书店的客户群。“我注意到,2014年之后,书店的客流量不断下降,特别是那些曾经每年定期来这里两次的客户,他们一般会在日内瓦办理银行账户核查手续时顺便来店里看看。”

互联网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为许多买家选择线上交易,然而幸存的古籍商很少使用互联网。

“这门生意讲究眼缘,”巴塞尔伊拉斯谟书屋(Erasmushaus)的老板蒂穆尔·尤克塞尔(Timur Yüksel)总结道,他或许是瑞士最独树一帜的珍本书商。尤克塞尔表示,近年来巴塞尔的书店数量变化不大,但伊拉斯谟书屋不是一个路人可以随便进入并浏览书籍的地方。客户必须通过预约才能进入书店。尤克塞尔每年都会印制一份书籍目录,寄给他的客户,并亲自办理业务。

巴塞尔伊拉斯谟书屋老板蒂穆尔·尤克塞尔
蒂穆尔·尤克塞尔是巴塞尔伊拉斯谟书屋的老板。他出生于苏黎世,父亲是土耳其人,母亲是瑞士人,他白手起家,成为瑞士最独树一帜的珍本书商之一:“1990年通过找工作,我来到这里。1993年,前任店长辞职,我授命接手他的工作。2007年,我买下了这家书店,而此前我一直从事书店的管理工作。” Thomas Kern/swissinfo.ch

即使是那些将书店开到街边的人,例如苏黎世EOS书店的格楚德(Gertrud)和马库斯·本茨(Marcus Benz),以及彼得·比希塞尔(Peter Bichsel),在柜台旁接待客户也只不过是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已。收购珍本书籍会占用古籍商绝大部分时间,而且古籍的来源往往趋同:拍卖会、私人藏品(通常在主人去世后)和同行转手。尤克塞尔还与重要家族的律师保持联系,如果某位收藏家身故,那么律师会与尤克塞尔联系,请他对这位收藏家的藏书进行价值评估。

圈子不大

在EOS书店内一个汗牛充栋的房间里,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了马库斯·本茨和彼得·比希塞尔,该店位于另一家高档古籍书店Biblion的正对面。本茨和比希塞尔是苏黎世老城区两家主要古籍书店的老板,他们看起来更像是同事而非竞争对手。在我们的采访中,书商都称彼此为“同事”。书商的圈子不大,大家都相互认识,而且大多数严肃的收藏家都有自己青睐的书商。

“我会向世界上大多数重要收藏家发送目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我的客户,”尤克塞尔说,“有的收藏家不从我这里购买,而是从别的同事那里购买,我很清楚(那个人)是谁。因此,如果我想把某本书卖给那个客户,就把它寄给我的同事,由他代我销售。”

格楚德和马库斯·本茨在苏黎世老城区经营EOS书店
格楚德和马库斯·本茨在苏黎世老城区经营EOS书店。尽管珍本书籍交易是个男性主导的行业,但却是格楚德鼓励马库斯进入这个行业。她拥有医学和自然科学专业背景,但他们的主要畅销书为艺术类珍本书籍。马库斯说:“如果我继续从事原来的职业,做一名计算机技术员,我的世界观肯定会更加有限。” Thomas Kern/swissinfo.ch

专业书商淡出市场

本茨说,到上个世纪末,这个行业呈现三足鼎立格局:二手书商、专业书商(主要是艺术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商)和能买得起精品书籍与珍本书籍的藏书家。如今,存活下来的书商各种书都卖。彼得·比希塞尔说:“你不能再只靠销售二手书或专业书来谋生了。”其他人也都赞同这种观点。有些主题的书籍仍然比其他主题好卖–例如他们提到了哲学与艺术–但面临市场萎缩,书商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关键抉择。

彼得·比希塞尔
彼得·比希塞尔于2003年在苏黎世老城区中心开设了自己的精品书店。“从大学时代开始,我的兴趣就比较广泛,但却不深入–这意味着我不具备良好的学术资质。于是我决定进入古籍交易市场,毕竟我拥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对许多事情都略知一二。” Thomas Kern/swissinfo.ch

他们都没有提到互联网对销售的积极影响,无论是直销还是通过亚马逊旗下AbeBooks等平台代销,抑或是在开拓新客户方面。网上买家会直接搜索他们感兴趣的书籍,而不会像在实体店那样,耐心地浏览书名和作品,直到突然发现令其眼前一亮的作品。

例如,尤克塞尔从来不在网上投放广告,而是聚焦于高端市场。“两天前,我以400瑞郎的价格卖了一本书”,他说,“我卖出一本400瑞郎的书所需的工作量与我卖出一本40万瑞郎的书所需的工作量相同。那么,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地在互联网平台上架一本低单价的书呢?如果我选择网销,那我就要一直站在包装室内,打包400瑞郎的书籍。这样根本赚不到钱。”

尤克塞尔的伊拉斯谟书屋每年要销售约50本书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他有不少售价6位数的作品存货。其他大多数古籍商的商品都比较一般,比较出众的书籍售价才能达到4万至10万瑞郎之间。

收藏家

大学图书馆等机构曾是重要的买家,特别是来自美国的机构。如今情况已不再如此,但普林斯顿、耶鲁和哈佛等高校是例外。过去,图书馆员每年都会来欧洲大规模收购一次书籍。然而,这块预算一直在减少,与此同时,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占据了很大一块预算。此外,尤克塞尔表示,收购书籍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员想买的许多文献都与当代问题有关,如嘻哈文化和LGBTQ相关作品。

中年白人男子是典型的私人客户。在书商眼中,女性与其说是收藏家,不如说是读者。她们对收藏书籍并不感兴趣。比希塞尔指出:“虽然这种观点没有科学依据,但我注意到,现在的年轻客户群中,女性占了大多数。”

就客户的地区分布而言,瑞士人只占客户的一小部分,不能与“顾客”混为一谈,顾客买了就不再来了,客户则都是回头客。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德国客户才是这些瑞士书店持续经营的根基。一般来说,在古籍市场上,亚洲买家,特别是中国人,还不像在艺术品市场上那么引人注目。亚历山大·伊利说,他向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出售作品,日本买家是他在亚洲的主要客户。但他最大的客户群来自法国和比利时。各个书商都一致指出,巴黎(第一)和伦敦(第二)是主要的国际业务中心。

精品书展每年都会在巴黎、纽约、伦敦、东京和其他许多城市举行,活动主要分布在西半球。这些展览既是机遇,也是风险。书商必须对参加书展的人有客观的认识,并据此选择要带的书。瑞士的古籍商会参加很多展会,但对这些展会并不是特别有兴致。苏黎世每年11月都会举办古籍展,但比希塞尔和本茨都表示,其主要目的是作为古籍爱好者的社交聚会,而不是作为销售活动。

激情与商业

古籍商要在一个以君子准则为交往基础的小圈子中寻找商机。他们既要对书籍保持热爱,又要奉行经商之道。否则,没有一个古籍商能在这个行业中长久生存下去。

亚历山大·伊利的商业天赋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他是唯一一位与蒂穆尔·尤克塞尔偶尔有生意往来的瑞士古籍商,他把对书籍的热情放在第一位。“我从1989年开始与父亲(书屋的创始人)一起工作,从未做过任何其他事情来谋生。这是我的激情所在,做事必须要有激情,否则就不会成功,”他表示。

蒂穆尔·尤克塞尔似乎是头脑最冷静的书商。他强调说,没有什么书是他不会卖的。“当然,如果是我非常喜欢的书,我就会开一个天价。”

(译自英语:瑞士资讯中文部)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