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內外壓力交加,欲使瑞士對北京冬奧會做外交抵制

人權運動人士正不斷向西方國家政府施壓,要求其放棄參加北京冬奧會,以抗議中國的人權記錄。
人權運動人士正不斷向西方國家政府施壓,要求其放棄參加北京冬奧會,以抗議中國的人權記錄。 Copyright 2021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其他民主國家決定(與美國一起)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瑞士恐怕難以違背日益高漲的棄賽呼聲。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曾說過,任何一屆現代奧運會的開幕式都是一場“非凡的盛會”,是東道國傾盡全力展示其歷史和文化的獨特機會。在看台上,各國總統和總理共同見證東道國元首宣布奧運會開幕。接下來依照傳統,還會放飛象徵和平的白鴿。

然而,如果西方國家越來越多的人權活動者和政界人士成功推行他們的主張,那麼在明年2月的北京冬奧會上,興高采烈的政要觀眾人數很可能會減少。

瑞士國民院及其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法比安·莫利納(Fabian Molina)說:“如果每個人都在那裡為奧運會的舉辦拍手叫好,而不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提出任何關切,會產生何種影響?依我看,在一個正在上演反人類罪行的國家裡,現在不是慶祝的時候。”

莫利納支持對該賽事進行外交抵制,這意味著國家元首和其他高級官員將不出席本屆冬奧會,但運動員仍然正常參加比賽。人權組織呼籲各國抵制北京冬奧會,以抗議“中國應受譴責的侵犯人權行為”。例如,他們指出新疆維吾爾人遭到拘禁,香港民主人士面臨監禁,藏族人民也身處困境。

克里斯托夫·維德默(Christoph Wiedmer)表示:“如果國際社會保持沉默,中國就會繼續打壓人權。”他所在的伯恩“保護受威脅群體協會”(Society for Threatened Peoples)參與了抵制活動。

到目前為止,瑞士政府尚未公開表明自己的主張,以保持良好的對中關係。瑞士外交部長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希望年底前能與中國外交部長進行了會晤。

瑞士可能會想先看看其他國家的做法。據報導,鑑於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國一直在與盟友商量是否放棄參加北京冬奧會。英國、加拿大和歐盟的大多數議員,以及美國國會的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都支持抵制這項賽事。

面向世界的“擴音器”

人權組織的不滿情緒已經積壓多年。他們在一封致各國政府的公開信中寫道,國際奧委會曾推斷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有助於促進中國的人權事業發展,但事實證明奧委會錯了。

維德默說:“2008年各國仍抱有一些希望,認為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但自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自2012年習近平當選以來,有指控稱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權利和各種自由的壓制日益加劇。

本屆冬奧會在中國人眼中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洛桑大學體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帕特里克·克拉斯特斯(Patrick Clastres)表示,奧運會與足球世界杯一樣,是東道國政府與世界各國和本國人民溝通交流的“擴音器”。他說,東道國可以在開幕式上“盡情展示其獨特的歷史和價值觀”。該賽事通常會吸引全球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

克拉斯特斯的研究重點包括體育外交,他表示:“東道國希望把看台上的官員席安排坐滿,以顯示其在國際關係中的影響力和分量。”這位教授還說,中國在2008年發出的信號是“人權只是西方的發明”,他們還準備在明年2月重申這一觀點。

人權運動人士呼籲國際奧委會取消北京舉辦冬奧會的資格,但未得到回應;他們又呼籲各國國家隊發起退賽抵制,但在全球也似乎得不到支持。總部設在洛桑的國際奧委會的重要成員迪克·龐德(Dick Pound)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阻止運動員參賽“將會無用,不會產生任何正面影響”。

人權運動人士正在向各國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要求他們放棄參加這屆冬奧會。維德默說,瑞士政要拒不出席“是我們的最低要求……,這樣才不會與中共侵犯人權的體制同流合污。”

社會民主黨人莫利納指出,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表明“世界並沒有遺忘遭到中國政府殘酷鎮壓的受害者”。

他補充道:“在外交過程中發出強烈的信號非常重要,而奧運會正是發出這些信號的時機。國際社會應該秉承人權的本質概念,而不應該被中國牽著鼻子走。”

2014年,德國、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國家元首都沒有參加索契冬奧會。美國代表團中的抵制者包括前網球運動員比利·簡·金(Billie Jean King),她是一位傑出的同性戀權利運動者。她這麼做似乎是為了回應俄羅斯政府出台新法律禁止有關同性戀的“宣傳”活動。

不過,瑞士總統出席了索契冬奧會。

權衡風險

今年莫利納兩度在議會發言,詢問瑞士政府是否準備放棄派出官方代表團參加2022年冬奧會,因為許多學者認為中國對新疆的維吾爾人犯下了反人類罪。

對此,聯邦委員會拒絕做出任何承諾,但承認中國少數民族和維權人士的處境“已經惡化”。委員會還表示,將在晚些時候決定是否派遣政要前往北京。面對瑞士資訊swissinfo.ch的詢問,瑞士外交部以電子郵件做出類似的答覆。

2021年初,瑞士在首份對華外交戰略中表達了對人權問題的關切,中國為此猛烈抨擊瑞士。瑞士後來決定不追隨美國和歐盟,因中國政府在新疆的行動對其實施制裁。中國官員否認存在針對維吾爾族穆斯林的鎮壓行為,並表示在新疆設立拘留營是為了關押極端分子。

相关内容
以中國萬里長城為背景,王大使通過線上通話回答了各位記者上週就須先行提交的問題。

相关内容

中國斥責瑞士的外交戰略

此内容发布于 中國駐瑞士大使對瑞士針對中國人權發展狀況發出的責難表示堅決反對。並呼籲瑞士“多做有利於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的事,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更多阅览 中國斥責瑞士的外交戰略

“瑞士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外交部長卡西斯近期告訴《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我們希望另闢蹊徑,我們才能在日內瓦舉行類似於喬·拜登和弗拉基米爾·普丁之間的峰會。”

今年秋季,瑞士還拒絕在聯合國簽署一份關於維吾爾人待遇的聯合聲明,當時蘇黎世市正在主辦中美官員高級別會議。瑞士在前幾年曾簽署過類似的聲明。

莫利納說,儘管發揮斡旋調節作用並促進各方舉行談判是瑞士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應以在他國違反國際規範時保持沉默為代價。他說:“作為一個小國,一個穩定的國際秩序是我們的生存之本。”

卡西斯還暗示,瑞士希望避免採取任何會惹惱這個超級大國的行動,從而保持與中國的良好經濟關係。這位部長告訴《新蘇黎世報》,向瑞士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提出人權問題猶如“走在鋼索上”。

眾所周知,當其他國家違背其意願時,中國會進行報復。近期,由於台灣在立陶宛設立外交代表處,中國宣布與該波羅的海國家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澳洲也因呼籲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調查而遭中國政府施加貿易限制。

但是,帕特里克·克拉斯特斯認為,外交抵制的代價可能並不高。

他認為:“外交抵制是一個程度較輕的打擊行為,不會對國家之間的貿易或日常政治關係造成影響。但外交抵制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

避免體育政治化

然而,批評人士對這種呼籲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這種行動無助於改善維吾爾人或藏人的處境。俄羅斯已經宣布其總統將出席本屆冬奧會,並稱抵制言論純屬“無稽之談”。

中國外交部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出於政治動機,試圖干擾、阻礙、破壞北京奧運會的籌辦和舉行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相信這樣的舉動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也注定不會得逞。”

10月,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約翰·科茨(John Coates)反駁了所謂的抵制言論,稱國際奧委會無權干涉各國內政。

他告訴記者:“我們不是個世界政府。”

當西方國家糾結於是否對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時,中國網球運動員彭帥的安危受到眾人的關切。彭帥是前奧運選手,在她指控被一名前中國政府高官性侵後,她即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國際社會對她的失踪義憤填膺,而近期中國官方媒體發布影片,聲稱她平安無事。

不久之後,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與彭帥進行了視訊通話。據國際奧委會發言人稱,這位網球明星一切安好,但希望個人隱私得到尊重。女子網球協會(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曾多次呼籲全面調查彭帥性侵案,並威脅取消未來在中國舉行的比賽,不過該協會並未得到滿意的回應。與此同時,人權組織批評國際奧委會不作為,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指責國際奧委會未能保障運動員的權利與安全,並與中國政府沆瀣一氣、削弱自由。

瑞士國家奧委會表示,“我們很難–甚至不可能–影響中國的政治局勢。”

發言人亞歷山大·韋弗勒(Alexander Wäfler)在給瑞士資訊的電子郵件中寫道:“中國的政治體制可能會引起爭議,這點我們可以理解。在我們看來,奧運會有助於保持國家之間的民間交流渠道暢通,……不與政治扯上關係。”

對瑞士來說,若想完全避開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背後的政治博弈肯定十分困難。莫利納認為,如果其他民主國家抵制本屆冬奧會,瑞士可能不得不跟隨。

這位議員說:“在沒有任何其他西方國家元首出席的情況下,很難想像瑞士總統或體育部長會前往北京參加開幕式。”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