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究人员重新定义“过劳”
过劳到底是身体健康问题,还是与职场相关的群集社会现象?瑞士洛桑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一概念提出了全新且涵盖面宽泛的定义。
近年来,无论是在公众群体还是在医学领域从业人员中,围绕“过劳”这一术语的讨论和激辩可谓经久不衰。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究竟什么是“过劳”,各界还始终未能达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来自隶属于洛桑大学的健康研究中心-洛桑大学附属医院(Unisant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与多位语言学家携手合作对全世界各地对“过劳”这一术语共计88种定义进行分析后,最终提出了对于这一症候或现象加以分类界定的建议。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过劳,是一种“情绪疲溃耗竭和身体机能疲惫的状态,它与长期面对工作中的问题相关”。
这一最新定义的分类界定建议论文已于近日发表在《斯堪的纳维亚劳动、环境与卫生杂志》(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and Health,英)外部链接上,并获得了来自29个国家60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的认可。
该论文第一作者-洛桑大学附属医院的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教授Irina Guseva Canu表示,新的定义明确将过劳归于身体健康的范畴之内,而并非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现象。
“新的界定或许能改变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并让公众将其看作是需要由医疗专业人士介入治疗的健康问题,”她在12月8日接受瑞士法语公共广播电台RTS采访时称。
世卫组织(WHO)则采用与洛桑研究人员的界定相似的术语来描述“过劳”,认为(英)外部链接它是一种“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没有得到有效妥善管理而引发的概念化的综合症。”。不过,世卫组织将过劳归类于一种“职业性现象”。
“(过劳)并未被归类于医疗健康状况,”世卫组织写道。
Canu表示,她进行这项研究的初衷,并不含有要游说全球各界修正对“过劳”定义这一政治因素。但她也补充道,世卫组织针对“过劳”界定分类所作的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篇建议性论文将于近期呈交至世卫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ILO)。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