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内里(Ceneri)基线隧道是圣哥达隧道的延续。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位于瑞士南部的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基线隧道,将于2020年9月4日由时任瑞士联邦主席主持竣工典礼。
此内容发布于
这条连接瑞士南部提契诺州的卡莫里诺镇(Camorino)和卢加诺(Lugano)市、长达15.4公里的隧道,隶属于28年前瑞士选民通过公投拍板确定的阿尔卑斯山脉新铁路干线项目的其中一个环节。该隧道通车后将有助于延伸南欧与北欧之间的高速铁路网。
阿尔卑斯山脉新铁路干线项目,还包括已分别于2007年和2016年相继竣工开通、全长为34.6公里和57公里的勒奇山(Lötschberg)基线隧道以及圣哥达(Gotthard)基线隧道。而切内里基线隧道的落成,将标志着整个项目的圆满收尾。
通过钻凿挖掘在切内里山(Mount Ceneri)-随后这条隧道也已此山而命名-开辟出一条通途隧道的艰苦卓绝的工程,已于2016年1月贯通完工。预计到2020年9月4日,将会有650名左右的宾客参加竣工通车仪式。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阿尔卑斯基线隧道打通
此内容发布于
在矿工们不懈的努力下,位于瑞士南部的切内里(Ceneri)基线隧道已经成功地贯通。这条长达15.4公里的隧道无…
更多阅览 阿尔卑斯基线隧道打通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州那些曾经遭遇强迫劳动措施的受害者很快就能够申请索赔2.5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一次性社会支持补偿金(solidarity compensation)。为此,苏黎世州政府向州议会提出了总计2’000万瑞郎的框架信贷额度建议。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相关内容
瑞士新生儿偏爱周五出生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5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在瑞士,周五是最受青睐的新生儿出生日,而周日最不受欢迎。
更多阅览 瑞士新生儿偏爱周五出生
相关内容
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瑞士议会新进展
此内容发布于
5月7日,瑞士国民院在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问题上取得进展,并提出一项折中方案以应对联邦税收损失。
更多阅览 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瑞士议会新进展
相关内容
2025年欧洲歌唱大赛:今天在巴塞尔正式开赛
此内容发布于
五月的巴塞尔春光明媚,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 Song Contest, ESC)伴随着热闹的巡游活动拉开帷幕。数万人聚集到从市政厅一路绵延1.3公里到展览中心的绿松石色地毯两旁观看巡游。
更多阅览 2025年欧洲歌唱大赛:今天在巴塞尔正式开赛
相关内容
日内瓦磋商成功:中美同意下调关税!
此内容发布于
上周末(5月10-11日)于日内瓦举行的高级别贸易会谈之后,中国与美国达成一致,同意暂时下调彼此之间的关税。根据一份联合声明,该协议将临时适用90天。
更多阅览 日内瓦磋商成功:中美同意下调关税!
相关内容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此内容发布于
从下个学年开始,瑞士下瓦尔登州(canton of Nidwalden)的小学生除教学需求或紧急联络需要外,将不得在校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更多阅览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相关内容
瑞士采取行动禁止掌掴儿童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国民院就非暴力育儿原则正式写入瑞士法律进行了投票。
更多阅览 瑞士采取行动禁止掌掴儿童
相关内容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此内容发布于
5月6日,一位68岁的瑞士老妇人站在了苏黎世法庭上,被指控系统性喂养领居家的猫“里奥”(Leo),致使其不再返回主人家中。该行为在瑞士属于犯罪行为。
更多阅览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相关内容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与中国计划于本周六(5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关税磋商。
更多阅览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相关内容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的一项调研,四分之三的瑞士员工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AI),其中半数的使用方式违反了公司指令。
更多阅览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我看好阿尔卑斯动议的实效”
此内容发布于
25年前,即1994年2月20日,瑞士人民通过了阿尔卑斯动议。该动议旨在将通过阿尔卑斯山中隧道的货运交通从公路移至铁路,具体执行十分复杂,尽管既定目标尚未达到,但是动议协会主席Jon Pult仍十分乐观。
更多阅览 “我看好阿尔卑斯动议的实效”
相关内容
圣哥达铁路隧道开通一周年
此内容发布于
“我们坚守了诺言,火车在隧道中的运行非常安全、稳定和准时,”瑞士联邦铁路的上层建筑负责人Philippe Ga…
更多阅览 圣哥达铁路隧道开通一周年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